電影訊息
此處與彼處--Here and Elsewhere

此处与彼处/HereandElsewhere/此处与彼处

7 / 806人    53分鐘

導演: 尚盧高達 尚‧皮耶‧高林
編劇: 尚盧高達 尚‧皮耶‧高林
演員: 尚盧高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amouse

2006-10-10 02:45:35

彼處的故事在此處講不清


每當戈達爾不會講故事或不想講故事時,他就躲到政治影像和革命宣言後面。在那裡,他可以大肆地談論影像與聲音、攝影與錄音等技術問題或者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製作與發行等經濟問題,反正不用講故事,至於那些看似澎湃的政治畫面和革命聲音與電影工藝和生產體制有多大聯繫,這樣的問題就全留給分析家去了。

**與**,戈達爾喜歡這般的對立分析。看錶皮,可能覺得語意不詳、甚至廢話連篇;看進去,可能還是語意不詳;再刻意點認真點,就似乎能透徹了。這像是一個宗教過程,信者則靈,信者得救。而我是願意信任老戈的,比如他這個《此處與彼處》。我信那些畫外音所言:巴勒斯坦革命是彼處,法國消費社會是此處。

由此,此處只能旁觀彼處,彼處的畫面傳到此處,被此處的意識形態和觀點所言說和放大。

而我也全當裝逼或者求知地相信英國文化學者戈林.麥凱波所言:連接此處「和」彼處的這個連接助詞「和」才是本片探索的焦點所在:我們在這裡的生活、存在(法國)與那裡的鬥爭(巴勒斯坦)兩者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呢?一個電影工作者又如何創造出能夠銜接二者的聲音和影像呢?

藉著這種怪異的信仰,進一步聯想麥凱波的話,就發現在這部「影片」里(因為早在1968年,他就從傳統電影體制撤出來後,所以也就不生產傳統影片),這個連接詞「和」也可用影像畫面甚至聲響來呼應了。其中很長的篇幅里,照片和圖畫都替代了每秒24幀的運動畫面,可以說影像是這幅圖「和」那幅圖前後著組成的,藉著那些shot(等同於shoot)來的衝突畫面,戈達爾又去強調那每秒24格的電影真理了,但這裡幾乎是24秒才一格!聲響方面,從音節上來說當然是連續的,並不至於做聲音試驗,從邏輯上看,就也是這個觀點「和」那段音樂的即興排列。

至於結果,它究竟是讓人在迷惑中正視巴以問題,還是會深入到消費社會旁觀他方戰場的錯位認知,或者乾脆如老戈所希望的,和他一道探討影響和聲音的生產及分配方式,如何徹底脫離開傳統電影業的生產關係。總之,他和瑪麗.密耶維爾在他們位於格勒諾勃城的聲影製作室(Sonimage)的確實踐了新型生產力一段時間。

1974年的《此處與彼處》延續了1970年那部未完成的於約旦實地拍攝關於巴勒斯坦解放運動的《直至勝利》。聯想點數字上的趣味,這四年,在《此處與彼處》「和」《直至勝利》間,戈達爾與世人一道旁觀了時間中段的「黑九月」游擊隊血洗慕尼黑奧運、殺戮以色列運動員。《直至勝利》里一面倒的巴解政治宣言在4年後還有強力的正當性和鼓動力嗎?

《直至勝利》往前三年,是第三次中東戰爭,《此處與彼處》往後三年,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探討影音和生產方式在爆炸性的中東問題前顯得很無聊,因為焦點永遠不在戈達爾所真正關注的那裡。和平只是例外,戰爭才是規則。

反正他不講故事、不說人話,但我同樣欣賞他。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