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The Wild Blue Yonder

蓝星人怀乡曲/浩淼的蓝色远方/荷索之蓝色狂想

6.1 / 3,895人    80分鐘

導演: 韋納荷索
編劇: 韋納荷索
演員: 布萊德杜瑞夫 Donald Williams Ellen Baker (III) Franklin Chang-Diaz Shannon Lucid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pyl2002

2007-01-14 06:25:55

紀錄形式的科幻寓言電影(未修改)


   乍看到這部電影的簡介,還以為是科幻形式的紀錄片電影。結果發現在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才明白電影簡介是某位從事文字流水線工作的仁兄手下速裝產品。這樣的沒有從電影的角度作出的文字寫,失掉了赫爾佐戈在電影中滿含的寓言性和電影中包含的憂慮情懷。
    一位來自安德拉米達外圍星系的中年男人,作為整個事件的旁觀者和整部電影的敘述者。千萬不要忽略這個男人那乾燥誤區的囈語廢話,隨著電影的推進,所有的事件的發展完全按照中年男人的預見實現了。中年男人用以一種類似於告誡的話語告訴我們,就好像他是掌握著人類發展的天神。電影有中年男人的話為契機轉折點,揭示這清潔一步步向前推進,如同時希區柯克的懸念電影一部,一步步的走向幕後的真相。原因就在電影的結尾處。雖然中年男人的話在電影的進行當中,並沒有十足的吊住觀眾的胃口,可是結尾處的,才會讓人明白,這是電影的一個包袱所在,導演做的是那樣的平淡無奇,以致於讓觀眾沉浸其中,而毫無感覺被牽著走的強迫。
    到最後觀眾恍然大悟,原來人類將要在地球上滅亡之際,前往外星系尋求一塊安息之地,將是安德蘭米大星系人前來地球尋求棲息之地的同性質的相反的活動。中年男人的先祖是安德拉米大星系前往地球尋求新設區的開拓者,先祖們在外天空經過長時間的旅行,甚至在宇宙太空飛行器的飛行中,完成了他們的種族延續,經過不知多少代的繁衍,到了中年男人這裡,終於到達了地球。
    整個電影分為九個部份,每一部份就是電影組成的過場戲。九個部份組合就是電影的情節的推進過程了。
    第一部份,中年男人介紹了藍色星球的面臨的困境如同地球上的冰川期。他們的祖先分組出來找生存之地,有的來到了地球。這是電影的開頭,也是整個事件的基礎,明明看似無奇,確是蘊含著導演的智慧。藍色星球面臨的困境如同地球的冰川期,冰川的作用是自然的,但是藍色星球的窘狀卻不是自然引起的,在電影的最後,我們知道,人類的所謂文明,讓地球的具名沾沾自喜的同時也掘好了人類滅亡的墳墓。我們人類所為文明對地球的傷寒雖然不能和自然力相比,但是作用的效果是一樣的,都是讓人類滅亡。藍色星球的居民也是在他們的文明的虛幻外向下走向了滅亡。這部份是整個寓言產生的基礎,是整個電影反思人類最終存在意義的反問。
    第二部份,藍色星球探索者,在宇宙的旅行中,極短的時間相當於地球上的幾百年。這部份是寓言實現的鋪墊,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兩個時間存在著不等量的兌換,當人類的探索著回到地球時,地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很久。地球已經不是當初的模樣,地球經過了人類文明的洗禮,又回到了原始的狀態。回來的人在地球上是寥寥可數的倖存者,因為有著時間的不等量置換,所以,他們能夠倖存,當然他們的倖存不是類似於藍色星球探索者中年男人那樣,他們不用經過多代人的繁衍,而是本人興村,正是這樣,才會讓人類文明毀掉地球有著最直接的當事人。
    藍色星球探索者的後代能夠到達地球後,發現想要蓋一座超過華盛頓的城市,是不理想的,而且技術上的先進性並不如科幻電影來的炫目,這正是人類存在的現實,沒有什麼文明程度能夠滿足人類或是藍色星球上探索者的慾望。
    第三部份,人類打開了掩埋在地下的達五十年之久的飛船,釋放了飛船中的小生物,人類面臨著滅亡的現狀。人類那種產生文明的所謂的求知慾最終要回到人類的存在。
    第四部份,正是這一部份的展示了電影紀錄的那部份。電影用大部份的鏡頭展現了人類在太空船裡的生活實景。在這部份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在科普讀物里看到的太空生活的畫面。人如何在失重的太空船里行走,如何刷牙、吃飯和洗頭。電影用長鏡頭和類似於自然光的條件下展示了,體現了紀錄片的特點——長鏡頭+說明性的鏡頭並列蒙太奇。人在失重的失重的情況下,腿部容易萎縮,於是有了人被固定在跑步機上跑步的鏡頭,還有女探險員用測量男探員的腿部,這都是紀錄片中才會出現的鏡頭。
    在這部份,導演還接見了庫布里克在《2001:漫遊太空》裡面的對於時空的表現。這種主要由黃和綠組成的畫面里,有著高深莫測的表現技巧,不是任何一個導演就幹應用的。
    第四部份的一部份加上第五部份的全部,對於人類探索宇宙中宜居地提出了困難。一時傳回的照片顯示,在太陽系裡面不可能會有人類的宜居地。如果想要人類的探索飛船出太陽系,就需要一個推助力將飛船推出太陽系。就算是人類射發的伽利略探險器能夠飛出太陽系,按照中年男人的介紹,人類向要到達最近的一個恆星是4.5光年,人類利用上宇宙中所用的能源也只能達到光速的30%。要是按照人類現有的技術力量,起碼追溯到2萬年前,經過人類的500代人生、人類的文明史,才能道大,但是這顆恆星表面的溫度高,人類不可能生存,而是以生存的恆星要20萬年。人類要想找到這樣的宜居地,就要進行中年男人到達地球旅行的尼方向運動。更何況狹小的的空間,疾病和精神狀況的困擾,飛船裡的人已經產生混亂。
    第六部份,在這部份力解決了星系航行的時間問題。人類的數學家發現了星際間的高速公路——混沌理論,人類可以利用混沌通道快速到達目的星系。這是電影當中最具有科學幻想成份的部份了。電影用一個新的「科學發現「解決了人類在星系旅行中所面臨的時間的困局。
    第七、八部份,藍色星球,在原住文明退去後是一片寂靜,人類切開冰層,在其中自由的游弋。藍色星球上的生物願意交往,卻被孤獨的留下。探索成員的冷漠,拒絕了和他們的交往,傷害了它們。探索人員捉能原住生物,他們發出了北愛得叫聲。
    人類要在藍色星球建立殖民地,這才是人類不停的探索宇宙的目的,人類的腳步走到哪裡,就把代表是人類文明的商店、醫院、健身房等帶到哪裡,鋪下水管道、電線和天然氣管道。人類文明的最後的結果是水泥地的無限擴張。「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自然界是人類文明的戰利品,當然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用我們自己的標準求要求自然,並且認為是理之所在,人類的自我慾望的膨脹,建立自己的主觀上所謂的真理世界。我們不敢承認世界萬物的平等,我們有著不可遏止的自大行為,甚至於有時候我們把自己當成了救物主,我們可以隨意的支配其他的生物和能源,我們隨意改造者日然原有的面貌。者兩部份是電影的高潮所在,前面所有的努力,按照人類的想法達到了目的。
    第九部份,人類通過混沌通道旅行,自身份解,變成純白色,到達目的後,在自我重組。但是人類忽略了再分解-重組中的時間。人類在混沌的通道里旅行,只是空間一種平行的方式,通道裡的時間短暫,但是外面已經是歲月如梭,幾百年已過。
    第十部份,地球恢復到了原來的目的,就如同藍色星球一半。藍色星球上的居民以為,主要到達了地球就可以建設一個超過華盛頓的生活社區,結果證明是妄想的,甚至於不久之後地球也要毀滅人類。地球上的人類在尋求避難所的同時,看到了藍色星球在擺脫援助居民的文明後,回歸了原始的狀態,當回到地球後,地球也回到了原始狀態,人類成為了地球的過客。
    電影提出了,人在地球上的存在意義究竟是什麼?是存在還是過客,是維護自然還是利用自然,我們所謂的文明是真的人類的進步嗎?電影給出了答案。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