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切安好[1972]--Everything's All Right

一切安好/万事快调/All'sWell

6.5 / 3,718人    USA:95分鐘

導演: 尚盧高達 尚‧皮耶‧高林
編劇: 尚盧高達 尚‧皮耶‧高林
演員: 尤蒙頓 珍芳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imidao

2007-01-30 22:28:33

知識分子個人生活和時代社會整體狀況的雙重書寫


這部影片的收看完全是衝著左派的題材去收看的。只是沒想到這部電影的內涵如此之豐富,以致於每個演員、導演、時間點都需要在仔細的琢磨一下。讓我們從導演開始吧:

戈達爾

讓-呂克·戈達爾1930年12月3日在巴黎出生,他的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則出身於瑞士的銀行世家。他少年時代在瑞士度過,10歲時成為瑞士公民,而後返回法國在里昂接受教育,1949年回到巴黎,在索邦大學學習人種學,不久他活躍於在拉丁區的電影俱樂部中。在那裡他和安德烈·巴贊成為朋友,經其介紹,陸續結識了《電影手冊》編輯部的弗朗索瓦·特呂弗、雅克·里維特和埃里克·侯麥,戈達爾進入了《電影手冊》,以漢斯·盧卡斯的筆名開始發表評論文章。
在《電影手冊》幾位主要的編輯中,不僅在之後的進程中產生了「作者論」這樣重要的電影理論,而且也促動和催生了在世界範圍內影響極大和極廣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同時印證了該運動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一個轉折(「新浪潮」一詞是弗朗索瓦·吉魯在《快報》上首先提出的:用來指1957年到1958年間的年輕導演,後專指1959年興起的法國導演,這其中的作品包括較早的《死刑台與電梯》、《上帝創造女人》、《廣島之戀》,也包括《表兄弟》、《四百下》、《精疲力盡》等一批同時獲得國際聲譽的影片)。早在亞歷山大·阿斯特呂克在其《攝影機——自來水筆,新先鋒派的誕生》的一文中提出「電影將慢慢地從視覺的、為圖像而圖像的、直接的、故事的、具體的專制統治下擺脫出來,以便成為一種與書面語言同樣靈活、同樣精細的書寫方法。」與上述觀念等同的是《電影手冊》的作者們的觀點,如戈達爾所說的,「過去在當影評人的時候,我自認為是一個電影工作者,今天我仍然自認為是影評人,某方面來說,我的確是的,而且比過去還像,我雖然以拍電影替代了寫影評,但是卻在影片中包含著批評的方向……」1951年,戈達爾中斷了與其富裕家庭的關係,被迫自謀生計。兩年後,戈達爾旅行南美之後回到瑞士,曾做過建築工人和其他工作,他的首部短片《混凝土效果》便以他曾參與修建一座水壩的實際經歷而拍攝製作的。1957年,他製作了他第一部法語短片《所有的男孩都叫派屈克》,又和特呂弗一起製作了向美國導演馬克·塞納特致意的短片《洪水的故事》,又製作了向法國導演讓·考克多致意的短片《夏洛特和她的朱爾斯》,直至影片《精疲力盡》一舉聞名世界。


當戈達爾以法國新浪潮一員的身份出現時,誰也沒有料到這場提倡"作者導演"的革命最終只剩下一位不斷標新立異的鬥士。"我不會拍符合大眾口味的電影",戈達爾的確如他所說,從來沒有成功地從頭到尾說完整一個故事。在那些影片本身不斷地被引證的敘述模式中,那些隨意發表時論又將記錄片與故事乃至社會學思考拼貼在一起的"寫實"的鏡頭裡,戈達爾引領著觀眾(在大多數情況下被混亂的敘述折磨得惱羞成怒的那些人)去尋找問題所在,而不是觀看人物的內在邏輯性與事件的合理性。如果說電影還有什麼沒探索過,那麼由於戈達爾的存在而結論註定是否定的。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朗格洛瓦認為整個電影史應該用"戈達爾前"和"戈達爾後"來劃分。阿拉貢乾脆地評價戈達爾的電影為"今天的藝術就是讓.呂克.戈達爾的藝術,因為除了戈達爾就再也無人能夠更好地描寫混亂的社會了 ……"

讓 皮埃爾·高蘭 吉加·維爾托夫小組

戈達爾與法國青年中的毛派分子開始過從甚密,並與青年領袖讓-皮埃爾·高蘭合作,組建名為"吉加·維爾托夫小組"的製片團體,以《電影傳單》直接參與了對五月鬥爭的表現和傳播;在風暴平息後,又以《一部平淡無奇的影片》回顧評論五月事件。隨後,小組製作了一系列以毛派立場干預政治的影片,以聲音和影像的對抗和互析關係為武器,在虛構與真實、劇情與記錄、直接表態與影像組織之間形成一條事關文化政治的獨特線路。然而到七十年代初,西方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建構日趨穩定,革命成為遭放逐的神話,解放成為物質豐饒的代稱,在一個失去基礎的環境中,法共日益關心如何進入政府,青年造反的毛派運動分崩離析。至此,"吉加·維爾托夫小組"不得不宣告解散,1972年戈達爾和高蘭合作了一部商業性的電影,這就是由當時的國際影星伊夫·蒙當和簡·方達主演的這部電影。

1968年 法國 五月風暴

1968年5月13日 法國學生、工人舉行總罷工總罷課

  戴高樂任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總統後,推行了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使法國經濟發展,國際地位獲得提高。但獨立發展核力量耗資巨大,遭到左翼和右翼的反對,總統的獨斷專行引起人們的不滿,政府反對罷工的立法導致工人的反抗,削減小農戶的政策也激起農民的抗爭。由於經濟情況不好,失業人數多達50萬,青年學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威脅。1968年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以青年學生為前導,法國掀起了五月風暴。 ..

  3月,巴黎大學農泰爾分院出現了學生運動,要求改革學校的教育制度。5月3日,為抗議大學當局開除學生運動領導人,巴黎大學學生罷課並佔領了大學校舍。警察封閉了農泰爾分院,驅散了巴黎大學的群眾集會。為抗議警察的暴行,全國各地學生紛紛罷課遊行。在巴黎,學生築起街壘同警察對峙。5月中旬鬥爭進入高潮。5月12日,工人舉行罷工,聲援學生的鬥爭,要求每週40小時工作制,保證每月200美元的工資。5月13日,學生、工人聯合舉行總罷工總罷課,巴黎20多萬人湧上街頭,高呼反政府的口號,進行大規模的示威遊行。5月14日至18日戴高樂訪問羅馬尼亞期間局勢大大惡化,學生佔領學校,工人佔領工廠,水陸空交通停頓,工廠停工,商店關門,整個巴黎陷於癱瘓。罷課罷工還席捲了法國90多個省,農民也要求提高農產品收購價和降低稅收。 ..

  戴高樂匆匆回國,以軍隊為後盾,同工會和企業主代表談判,於5月25日達成協議。政府基本上滿足了工人和職員提高工資的要求,要求工人復工。政府允諾改組,國民教育部長辭職,實行教育改革。5月30日,戴高樂宣佈解散議會進行新的選舉。此日,幾十萬人在巴黎街頭遊行示威支持總統的政策。次日,戴高樂改組了政府。6月12日,政府宣佈禁止遊行示威。6月16日,警察進駐巴黎大學,拘捕了學生運動的骨幹分子。五月風暴逐漸平息。6月舉行議會選舉,戴高樂派獲勝。戴高樂為了避免「五月危機」的重演而進行了改革。國民議會於10月10日通過了建立大學自治和安排大學生參與高等教學方面的法律。局面逐漸恢復正常。


關於這部電影

一對從事傳媒業的知識分子的感情生活和發生在1972年五月的一家香腸製造廠的罷工事件,他們和工廠經理一起被工人堵在辦公室裡兩天兩夜。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和聽到經理、共產黨工會代表、"新左翼"領導人、普通工人講述他們的見解;看到工廠的作業流程;看到蒙當拍攝廣告的工作,聽到他講述自己從68年起的經歷和失落;看到方達作為美國廣播公司駐法國代表的播音工作,也聽到她的失敗和煩躁;看到青年激進分子的一次超市搶劫和警察的暴力鎮壓;看到法國社會各階層的"標準像";也看到蒙當和方達共同生活中的爭吵與困境。甚至他們的愛情生活也構成了時代的轉喻:二人相識相愛於68年五月時對一次罷工的參與,又在72年五月的這次罷工中發現個人生活的破裂。總的來說,這是在"六十年代之終結"之後的西方社會中,對知識分子的個人生活和時代社會的整體狀況的一次雙重書寫,是對參與的無能和表達與再現的失敗的一次痛苦反省。對戈達爾,這是他對自己此前電影實踐的總結,也是為此後新的探索所設立的可能起點。

立場

我始終不能很好的理解戈達爾的立場,如果按照一般論述他是一個左派導演的話,那麼它影像中的革命是那麼的脆弱和不可理喻。我甚至懷疑所謂的革命闡述者的動機,當這位革命闡述者在家樂福叫賣著他的書籍時,人民要他解釋他的革命主張時他說「你只需帶回去閱讀,無須分析」難道左派的革命論述竟是這樣的不可分析?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