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ggie

2007-06-15 17:35:13

我的校園生活


日日奔波,很多情緒來不及醞釀就散去了。


前天晚上打開電視,電影頻道正在放一部英文原版片,。


想起了自己的教學生涯。


隨便對比一下,紀念我奉獻給校園的青春。


(一) 教什麼

 ——Go beyond the curriculum


Catherine在Wellesley上的第一課是個徹底的失敗,準備好的每一句話都被學生搶去說了,因為:她們全部通讀了課本,不屑於再聽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


比之Catherine,我算是有些先驗性的認識?第一次備課時就不斷自問:三尺講台,九十分鐘,教給他們什麼?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教學內容都寫在課本上;參考書,學生拿的版本比我的還全——我的意義究竟何在?


終於在站到講台上的一刻坦然承認:我能傳授給你們的,實在有限;大學,已是自學的天堂;我唯一的希望是可以激發你們的學習興趣,並和你們一起享受學習的快樂。自此,我的課堂總在課本的邊緣,哲學、宗教、文化、人生、人性……才是不變的議題。


(Catherine也毅然將自己的課堂變成了討論的天地:What is art? Is it good or bad? What criteria can be used to decide these questions?……)



(二)熱情從哪裡來

——投入地傾訴,其實只為說服自己


Bill對Catherine說:You think you came to Wellesley to help the girls find their way. I think you came to help the girls find your way.


身處上世紀中葉的美國,Catherine是少見的大齡未婚女性。相遇,相愛,又疏離;並非玩世不恭,只是婚姻也非棲息之地。她積極推行著自己的人生觀,不斷向女孩子們傳達這樣一種觀念:婚姻之外,世界還很大。或者說:「女兒當自強」。

類似地,我努力想讓我的學生們相信:「把人與人最大限度分開的,並非財富,地位,而是境界。」「很多問題,其實靜下心來問自己,都有答案,要相信並不斷挖掘自己內心的智慧。」


信念驅動著我們熱情地傾訴,說給人聽,說給自己聽;甚至渴望在年輕一代的身上證實我們自己的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