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一一--Yi yi

一一/Yiyi:A One and a Two

8.1 / 15,971人    173分鐘

導演: 楊德昌
編劇: 楊德昌
演員: 吳念真 金燕玲 張洋洋 李凱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明子鉅

2007-08-03 00:59:28

一加一等於二 --- 談電影《一一》及楊德昌


[img]http://www.haiguinet.com/bbs/files/yiyi_poster_france_719.jpg[/img]法國版《一一》電影海報

罈子裡談論楊德昌的帖子不多,前些天他過世的時候夜叉同學轉了一個新聞稿,QMM說到楊是她最喜歡的導演之一,並認為楊較之李侯更得中國文化三昧,後面ferncrest 同學問了個很大的問題,中國文化是什麼,中國文化三味是什麼。這裡先小跑一個題,聊兩句三昧和三味,因為後面要用得上。三昧原本是佛學用語,指得是修持中得「正定」,後期的禪宗對它賦予了更寬泛的含義,而延伸到生活中的使用如「個中三昧」「得其三昧」「人生三昧」則是「訣竅」「精義」「深刻道理」。「三味」呢,最常見於「三味書屋」,因為魯迅的緣故,這所紹興的私塾變成了許多書店的代名詞。何為「三味」?私塾的祖訓說的很清楚,「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另有說法是《李淑書目》的「詩書為太羹,史為雜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當然也無不可。而中國文化三昧這問題,還是留著各人各回答吧。

為什麼要提起這些呢,因為我們談的這部電影《一一》就是關於這個人生三昧的。先交個底,省的童鞋們看到這裡就開始砸俺了。楊德昌在這個片子中並沒有講什麼大道理,但是內容卻這樣的豐富,以致於許多影評說,在這三個小時裡,你經歷了一場完整的生命。我們一一看過來吧。

首先,這是一部藝術電影,如果以一般popcorn movie的娛樂目的去看,它很長,173分鐘講述一家台北中產家庭的日常生活的油鹽醬醋茶,不難想像,會有很多觀眾看不下去。但是,如果你用心來看,這173分鐘幾乎沒有一個拖沓的鏡頭,沒有一句多餘的對白。我自己的經驗是,上個週末兩天內看了兩遍,週一開始看第三遍,並一邊take notes,記錄一些細節,對白,和自己的想法,一共記錄了155個notes。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片子揉合了楊德昌的自傳,提醒一個,楊是該片的director And writer。

小洋洋身上就帶著楊德昌幼年的影子。楊自小酷愛漫畫,經常在牆壁上塗鴉亂畫,他接觸的漫畫從本省漫畫家到手冢冶蟲的日本漫畫系列,並嘗試自己編畫,中學時他自編自畫的漫畫故事已經在班上傳閱(From CineWiki)。而洋洋呢,通過照相機拍蚊子和後腦勺,為得是讓人家看見他所看見。。。在早年的感情生活里,楊德昌常被女生認為不實際,活在電影裡,活在幻想世界裡,這在婷婷的初戀愛情中也有著清晰的脈絡。

[img]http://www.haiguinet.com/bbs/files/200112072253_14497_128.jpg[/img]楊德昌與洋洋拍的後腦勺照片

楊德昌和簡南峻(NJ,吳念真飾)大學念的同是電子/電機工程系,同樣是畢業後在業內工作了一段時間(楊7年),而很明顯這也同樣的不是他們喜歡的工作,楊後來回國從影,而NJ呢,我們其實也很容易看到,在電影的延伸他很可能重新定位自己的事業。

片子中NJ和舊女友經歷了一場柏拉圖式的婚外戀,楊有過三段婚姻,其中蔡琴和彭鎧立都是音樂家(和蔡琴的無性婚姻則廣為人知),同樣,正如大田對阿瑞說「You are his (NJ’s) music」,音樂就是NJ生命的一部份,片中除了許多出色的鋼琴曲背景(彭鎧立彈奏),關於NJ和他的音樂的細節還很明顯的出現過兩次,不明顯的出現過一次,明顯的兩次分別是在和同事午餐回來的車上NJ塞上耳機置物事於身外,和在辦公室中戴著耳機輕聲哼唱,不明顯的那次是在婚禮後回家途中,NJ一手握方向盤,一手戴上了耳機,而當敏敏回身追車喊停時,車子是向前開出了一段再停下來的。

為什麼首先談這個片子和楊德昌自己的關係呢?這樣看,如果楊德昌這樣善于思辨的導演把自己的生活,事業和愛情都揉進去的這部影片,它所要表述的能還僅僅是一場婚外戀,一段中年困惑,或者一家平淡無奇的都市生活嗎?

[img]http://www.haiguinet.com/bbs/files/yang2000_956.jpg[/img]2000年楊德昌的漫畫自畫像

註:不要理我,去找這部電影看!看完了回來砸我磚。。。以下有plot spoilers


「Yi Yi」 Trailer

好了,接著說第二吧,有許多的影評說到「you will feel better being alive」,那麼這是一部勵志片嗎?是不是像Trailer開始大田的這段話說的呢,「Everyday in life is a first time. Every morning is new. We never live the same day twice.」?這話一點也沒錯,可是,楊德昌很快在兩個鏡頭後,就又給了生活的另外一個現實,當NJ鼓起勇氣給阿瑞留了電話祝福回到家的時候,發現敏敏was having a breakdown,「怎麼跟媽講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我一連跟她講了幾天,我每天講的一模一樣,早上做什麼,下午做什麼,晚上做什麼,幾分鐘就講完了。我受不了了,我怎麼只有這麼少?怎麼這麼少?我覺得我好像白活了。我每天,每天,我每天像個傻子一樣!我每天在幹什麼?」。。。

同樣的,楊德昌也沒有故意的要讓片子有一種勵志的傾向,相反,片子自婚禮起到喪葬終,一直瀰漫的是一種淡淡的無奈的情緒,從婆婆提前離開婚宴在車裡的表情,NJ對公司的自我放逐,對阿瑞的情感牽掛,敏敏對每天生活的乏味失落,到婷婷對真實愛情與想像的落差徬徨。。。NJ對昏迷中婆婆的一段話把這種情緒明白的告訴了觀眾,「原本自己很有把握的一些事,現在看一看好像覺得少的可憐。有時候覺得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都覺得一點把握也沒有,都會覺得說好不容易睡著了,幹嘛又要把我弄醒?然後再去面對那些煩惱,一次又一次。如果你是我,你會希望再醒過來嗎?」(片子中唯一的樂觀向上的就是天真的洋洋,被女生欺負,就給於恰當有力的回擊;當意外地對「小老婆」產生好感時,勇敢的獨自跳進了游泳池學游泳;在產生了想給別人看他們自己看不到的「另一半世界」的想法後,開始學照相,甚至午休偷跑出學校去買膠捲。)

如果不是勵志,那麼楊德昌在這部電影裡到底想說的什麼呢?

我們從影片的名字入手。片名《一一》,網上流行的說法有三種,「一般認為它暗指老子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當然它也有『把事情一一道來』的意思,正暗合這部影片的復繁的結構、細緻的敘事風格」,和「A one and a two則指西方爵士樂在JAM SESSION開始前所說的話,象徵其形式的自由,即興」。

來看看楊自己在一次訪談中的解釋,「起初拍戲時想用個簡單的片名,於是用了這個最簡單的《一一》,而且由一開始,再加上一就是二,也就是影片由最簡單的開始發展。」

事實上在影片中從一開始,楊就強調了這麼一點,在喜宴還在佈置,敏敏拉開鬧場的云云的時候,在畫外音就說了第一遍,「事情沒有那麼複雜啦!」,然後影片名字,出品公司開始上幕。第二次是大田和NJ東京的那次晚飯第一句話,緊接著NJ的表白和阿瑞的泣不成聲,也是在畫外音大田說「It is not so complicated. It is really very simple…」。第三次是在片尾,婆婆去世,敏敏從山上回來,對NJ說到,「其實真的是沒什麼不一樣。。。每天輪流講著同樣的東西,重複幾遍。。。覺得這一大堆,真的是沒那麼複雜,哪有那麼複雜!」NJ輕聲應到「對啊!」

就像前面說到的(在大田很憨厚的感嘆「Everyday in life is a first time」後馬上就接著敏敏的「怎麼我每天講的都是一模一樣」),楊在這部影片中其實沒有取任何立場。原原本本,也真真切切的給展示的就是生命的原生態,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先說NJ的感情世界,他愛阿瑞,這毋庸置疑,從小鎮回來,他對阿瑞說「我從來沒愛過另外一個人」,然而在年輕的時候,他逃離阿瑞,阿瑞哭著問為什麼,「我知道如果我等不到你,我全都完了。。。等,變成了我的唯一希望。。。我第一天等沒,第二天就再繼續在那等。。。」,NJ:「當時。。。我會不告而別,除了一堆沒用的藉口之外。。。我不知道能跟你說什麼。。。那時候,我有多生氣,你知道嗎?你一直希望我去念電機系,去讀博士,但是你問過我心理真正想做什麼嗎?我考上電機系那天,我老爸真開心,老媽真開心,你也真開心,而我呢?。。。我是最悲哀的人。。。人啊,是不可能讓另一個人去教他怎麼活下去,怎麼過日子,那有夠悲哀的,你知道嗎?。。。但偏偏這個人是我最愛,最愛的人。。。」,「想起來也真好笑,我電機繫念完了,做的也是當初你希望我做的。。。但是,身邊沒有了你。。。」

這裡有對錯關係嗎,有勵志,有批判嗎? NJ剛說完一段道理(感受),緊接著就以生活的twist and turns嘲諷了自己。

[img]http://www.haiguinet.com/bbs/files/1242492_h_370.jpg[/img]《一一》劇照 簡南峻(吳念真飾)和阿瑞(柯素雲飾)

在快片尾的時候,NJ對敏敏說起在日本和阿瑞的這段情感經歷的時候是這麼說的,「我這樣說好了,你不在的時候,我有個機會去過了一段年輕時候的日子。。。本來以為我再活一次的話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結果,還是差不多,沒什麼不同。。。只是突然覺得再活一次的話。。。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真的沒那個必要。。。」

在這裡,楊德昌有兩個很有意思的鏡頭處理,敏敏在作出上山決定的那個晚上,在公司,鏡頭是透過玻璃對著台北夜景,故事的交代是在玻璃的反射中完成,而阿瑞在NJ的表白後在東京的房間裡泣不成聲的那段,鏡頭也是這麼處理的,對著的是鐵塔的燈火和東京的夜色。這樣拍攝有什麼意思,大家自己看著琢磨吧。

要呈堂證供般的說明楊在這部片子中的這種感受,並不容易,但是它卻瀰漫,滲透在每個細節,每個twist and turn里。簡單說幾個。

1. 阿弟舅舅痴信命理,為了全年唯一所謂的「好日子」而讓老婆大著肚子等了大半年才辦婚禮,信誓旦旦「我流年大利」,卻被「老豬」騙走了幾乎所有的錢財,而認為剛出生的BB八字太差,卻沒想到,云云隨手遞給他「留個教訓」的「破石頭」倒是古董,因此要回了他所失去了;
2. 婷婷想通過「第一次」拴住胖子,卻被落跑,並失去了胖子;
3. 洋洋用灌水的氣球一心想回擊「小老婆」,卻落在訓導主任頭上,兩分鐘之後,竟然意外地喜歡上了這個小女生。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明顯的證據的話,也有,就是婷婷的那盆小花,當婷婷開始放下心裡的包袱,睡得著覺的時候,它有了第一個花蕾,這個鏡頭是不容忽視的。

[img]http://www.haiguinet.com/bbs/files/1242494_h_146.jpg[/img]《一一》劇照 洋洋和婷婷

羅里囉唆婆婆媽媽的說了那麼一大堆,俺都要覺得自己煩了,可能大家也認為我把原本簡單的複雜化了,可能吧,只是這部片子173分鐘每一個鏡頭的構圖,發展,承接,楊德昌都用足了心思,留滿了細節,其中有許多更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上面的有一個評語說這部電影形式自由即興,這可是個大誤會,片子從婚禮起,喪葬終,中段以小生命的誕生為標誌,其人生三步曲的結構是非常嚴謹完整的,多執行緒的發展也是嚴格的在楊的安排和控制中,尤其在每一個(強調一下,沒錯,是每一個)鏡頭的承接,都有著或明或暗的過渡,在我看第二遍的時候,這些承接確然給我一個一氣呵成,酣暢淋漓的感覺。

我再舉些個小例子:
1. 在開始的時候,婷婷扶著婆婆回來,在進大樓的時候,鏡頭是對了警衛系統的監控電視的,在他們後面有一個人過來推了推大樓入口的玻璃門,推不開,就走開了,這個人是胖子;
2. 在婷婷回家換衣服準備和胖子去第一次約會時,在電梯口碰見從蔣家出來的那個英文老師,他喃喃自語了四個「對不起」,而婷婷下樓推大門出來時,在大門邊上窄窄的玻璃鏡中反射的是蔣媽媽踱步回來,刷卡開大門,背影;
3. 婷婷問莉莉,他那麼瘦,為什麼叫胖子啊,莉莉沒有反應,隨口說:「我也不知道」,最後新聞中報導胖子姓龐,這個一個小對話小細節就足可以給出莉莉對胖子的態度。
4. 片中的那段雲雨和生命起源的科教短片也不是偶然的,同樣,在NJ從東京回來的那個藍天長鏡頭和新聞報導中的「這道鋒面通過本省,未來幾天都會是好天氣」也都是相對應的值得留意的細節安排。

當然了,這樣一部很純粹的電影,每個用心看的人大概都會因為各自不同的生命經歷而得出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以上當然是自己的一點淺見,楊德昌在電影中也沒有明確給出他想要說的什麼,他把生命的本來面目展現給你,能看出點什麼人生三昧,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引一段禪機來結束吧:
有人問一位禪師他如何修禪,
禪師回答飢了吃飯困了睡覺,
問者驚訝:莫非別人不吃飯睡覺?
禪師說:那些人吃飯時千般計較,睡覺時百般須索。

簽名:
回頭看,自己這篇雜談稀里嘩啦的寫得真夠亂,或者修改一下吧?或者。。。真的沒有那個必要了。。。 :D

[img]http://www.haiguinet.com/bbs/files/1242489_h_178.jpg[/img]《一一》劇照 簡南峻(吳念真飾)和洋洋(張洋洋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