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粉红色的一生(港)/

7.6 / 90,788人    140分鐘

導演: 奧利維爾達昂
編劇: 奧利維爾達昂
演員: 瑪莉詠柯蒂亞 希薇泰絲特 克洛蒂爾德高倫 帕斯卡葛雷果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公園仔

2007-09-10 01:37:26

玫瑰並非粉紅色


近月來上「電影市場學」課,對起外語片中文戲名多了點注意。電影《La Vie en Rose》(La Mome)在香港譯作《粉紅色的一生》,而沒有跟台灣譯成《玫瑰人生》,除了因為rose在法文可譯作粉紅色外,更大的原因,很可能是香港人對Edith Piaf這位法國歌后其實認識不多。僅有的認識,可能只聽過陳百強唱她作曲的〈La Vie en Rose〉,廣東版由鄭國江填詞,歌名正是〈粉紅色的一生〉。

台灣譯名《玫瑰人生》其實比香港的《粉紅色的一生》更貼切,因為玫瑰不一定是粉紅色的,更多是鮮紅、血紅色的。玫瑰珣爛,卻容易凋謝,而且帶刺,這都是Edith Piaf的特質,電影的海報也是鮮紅色的,而不是哈囉 Kitty的粉紅色。鄭國江可能覺得粉紅色更適合陳百強(其實他最愛紫色),但怎樣也好,Edith Piaf一點都不粉紅色。

雖然有過Edith Piaf幾張精選唱片,我對她的一生其實也所知不多。看著電影,我直覺她跟我們的梅艷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她們都在戲班長大(梅艷芳在荔園),都在龍蛇混雜的酒廊歌廳打滾過,都喜歡硬漢型男人,最後感情都沒有著落,還未步入老年就病逝,很明顯是年青時操勞加上放任,弄壞了身體。她們在舞台上是萬人祟拜的女王,在台下則風趣豪爽、大情大性、不拘小節,有時像個頑皮小孩,有時又霸氣十足。稍為不同的是,梅艷芳比較多豪爽包裝,追求聲色藝,Edith Piaf則完全以唱功取勝。她在美國大發脾氣,認為庸俗的美國人期望她是法國艷星,不會欣賞好聽不好看的她。

電影要說動人故事,難免要將主角的人生戲劇化,但我總相信,出色的藝人(或曰藝術家)把最大的心力都投入了技藝和事業,人生的其他環節就恐怕比較差勁,作為他們身邊的家人、朋友、情人,一定不好過。可能因為這個原因,我向來對名人少有幻想,也不想成為他們的朋友。欣賞偶像,買票捧場貨銀兩訖最實惠。

電影用了時空交錯的敘事手法,是兵行險著,不算非常出色,但也算合格。我在豆瓣給了電影五粒星,有超過一粒是純粹給Edith Piaf的歌聲。

一曲〈La Vie en Rose〉,代代都有名人翻唱過(新近的如有小野麗莎),Youtube就收藏了多個不同版本。其中較經典的,有柯德莉夏萍(Audrey Hepburn)在《Sabrina》唱給堪富利保加(Humphrey Bogart)聽的,有Louis Armstrong吹著小號唱的英文版,還有瑪蓮德烈治(MarleneDietrich)的現場版。最意外的收穫,是發現了一個劉別謙(Ernst Lubitsch)愛將Maurice Chevalier上電視台節目的片段:他向美國觀眾介紹和獻唱〈La Vie en Rose〉這首法蘭西名曲。

原文(附影片及照片)刊於:
http://blog.age.com.hk/archives/69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