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粉红色的一生(港)/

7.6 / 90,915人    140分鐘

導演: 奧利維爾達昂
編劇: 奧利維爾達昂
演員: 瑪莉詠柯蒂亞 希薇泰絲特 克洛蒂爾德高倫 帕斯卡葛雷果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有志

2007-09-23 20:27:07

《玫瑰人生》:紀念那逝去的時光


讓我們回到Edith Piaf 的最後一個夜晚,是那安靜的夜晚,透不進一絲月光的漆黑房間,生命垂危的Edith捲縮在床上,說著臨死前最後的話。47歲的Edith呈現出了不同於這個年齡段女人的蒼老,從年輕時就開始的對酒精與藥物毒品的依賴,摧殘著這朵嬌艷的玫瑰,不得不面對提前的凋零頹敗。

影片用整整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回顧了Edith Piaf短暫且命運坎坷的一生。Edith Piaf 法國曆史上最著名的流行女歌手,法國國寶級人物,被喻為「小雲雀」。其演唱的《玫瑰人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普通老百姓家的留聲機中一直流傳到硝煙瀰漫的二戰戰場,至今仍被廣為流傳受人喜愛,是法國流行歌曲中的經典之作。

這些簡單的介紹,並不能足以讓觀眾更多的去了解這個傳奇的女歌手。尤其是作為中國觀眾,或許我們也只是聽過那首《玫瑰人生》,對它的演唱者Edith Piaf卻知之甚少。抒情的音樂,美妙的法語歌詞,渾厚有力憂傷的女聲,帶來了最濃烈的上世紀五十年代巴黎的本土氣息,更多的卻是那歌聲中無盡的憂傷。

一個女人的一生,要如何才能被稱作玫瑰般的人生呢?看到Edith Piaf,我想起那麼那麼多這個世界上早逝的美麗女人們,她們是人們心中的天使,是戰士們心中的女神,擁有美麗面容或是擁有動人歌喉的她們,卻都有一個相同的結局。她們是嬌艷的玫瑰,短暫的絢麗盛放後卻迎來了迅速的凋零,只留給愛她們的人無限的心痛和遺憾。

兩個小時的時間裡迴蕩著Edith Piaf歌唱生涯中最經典的歌曲,非線性的故事推進方式,插敘的手法零碎地展現Edith Piaf一生中的生活片段和重要事件。隨性搖擺的鏡頭,用最隨意的方式捕捉著這個如「小雲雀」般生性桀驁好強的女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她嬌艷性感靈活的嘴唇,她湛藍色的眼睛,她每一個開心心碎憤怒的瞬間。在其經典歌曲的鋪墊下,生動真實地展開來。管她是誰,有那麼一刻,我忽然忘記了她是那個著名的法國女歌手,而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女人,為愛而生為愛而死,最純粹最簡單的女人。

我是多麼喜歡這部電影,並不是因為我是Edith Piaf的狂熱追隨者,之前我並不知道Edith Piaf是誰,也只是聽過《玫瑰人生》這首歌。可我就是這樣瘋狂地愛上了這部電影,愛上了它插敘的講述方式,愛上了跟隨人物走來走去的鏡頭,愛上了導演極致殘酷的表現方式,愛上了那些美妙的歌曲,最終愛上了Edith Piaf這個古怪勇敢的女人。

所以,我想故事從Edith Piaf臨死前的那個夜晚開始。或許有太多的人不喜歡本片凌亂的故事講述方式。十分鐘前還是一個少言寡語的九歲小女孩,轉瞬間就是一個佝僂著身子躺在躺椅裡的老女人。還迴蕩著Edith Piaf出登台時美妙的音樂,接下來看到卻是她注射毒品的針管和棉花上的血。這些非合理時間的連接方式,多少會讓人一時間難以適應。畢竟,大部份的人物傳記片,都採用直敘或是倒敘的方式,人們喜歡看名人們從生到死的完整過程,而不是零碎的片段。

就是這樣凌亂的敘述方式,使得影片非常的真實,與其說是客觀地在講述Edith Piaf的一生,不如說我們看到是Edith Piaf臨死前那晚,是她已經接近生命終點,無數個白天躺在花園躺椅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如玻璃碎片般零碎的記憶,Edith Piaf努力地回憶著,最幸福的時刻,最絕望的時刻。隨意撿起的記憶碎片,因太鋒利而割破了Edith Piaf回憶的心。再也無法拼合完整的整整47年的記憶,成為了最零碎的片段。

所以,我更願意相信,我們看到的是Edith Piaf大腦中的回憶。一會是兒時照顧她的妓女,一會是父親馬戲團里會用嘴巴噴火的雜耍藝人,一會是人生中第一次演唱時的緊張……逐漸回憶起來的是,那最忠誠摯愛的好友,是巴黎街頭的小酒館,是年輕青春時的無法無天,是遇到最愛的那個男人那晚紐約城的夜空……是無數次演出的現場演出和那些所唱的歌曲,是成名之路的辛酸和努力……是第一個孩子的意外早逝,是最愛的男人飛機墜毀的那一天。

47年的人生,有太多是這個女人最後不想去回憶和想起的。所以,從Edith Piaf小時候流浪街頭的生活,慢慢地看到是她人生中最絕望的兩個時刻,愛人的離去和孩子的早逝。最痛的回憶,總是不願意想起,每一次的想起就是心如刀割般的疼痛。所以,在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Edith Piaf年輕時還有一個孩子。

「沒有愛,我們什麼也不是。」Edith Piaf這樣說過,的確拋下歌手的身份,她只是一個簡單的女人。深愛過一個男人,為他充滿希望過,為他開心地編織一件毛衣,是那個因為男人的意外死亡而心灰意冷墜入絕望谷底的女人。清晨醒來時是男人的到來和熱吻,為他端來早就準備好的熱咖啡,是等不及的擁抱,為他準備了一塊手錶作為禮物,卻怎麼也找不到。她開始焦急,然後得知他以死於一場飛機墜毀事故,再也不能來見她,回到臥室男人卻不在床上。原來男人的到來只是因為太過想念的一場夢,而飛機墜毀男人已死才是最殘酷的現實。對這場戲的安排,是如此的殘酷,Edith Piaf開始嚎叫悲痛使得她面部嚴重扭曲。只是一瞬間 ,眼淚就流下來,有誰還可以有勇氣承受這樣的悲傷呢。

Edith Piaf的早逝,大部份原因是因為男人的死去。沒有了希望,沒有了愛,Edith Piaf真的什麼也不是。失去了戀愛時的美麗,留下的是更嚴重的對酒精毒品的依賴。絢麗綻放的玫瑰,最終凋零。只留下那一首又一首經典的歌曲,讓人們去回味這個女人的歌聲,回憶紀念那段已然逝去的時光。

『TOM影評人協會授權稿件,嚴禁轉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