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藏屍樓--Loft

藏尸楼/阁楼/藏尸楼

5.5 / 1,228人    Argentina:115分鐘 (Buenos Aires 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Cine Independiente)

導演: 黑澤清
編劇: 黑澤清
演員: 中谷美紀 豐川悅司 安達祐實 西島秀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07-10-10 01:46:37

《LOFT》:屍體的迷戀 記憶的分線


中秋前和RAI君看了一遍,直接省了一次找人交流的機會。顯然的,他是第二次看《LOFT》。這麼說把,第一次可以是為方露影后像的中古美紀,第二次則是年紀顯大的黑澤清。

過程可能是這樣的,對話從中谷美紀的長相開始。那天有個人說分不清《松子》裡的中谷美紀和柴崎幸,無法容忍的主次不分。但疑問之所有為疑問,它的奇妙之處在於很多人並沒看出片裡頭有個柴崎幸,而發問者竟知有這號小配角,卻認不清她與女主角中谷的長相差異。事實上,許多人立馬跟帖回答說,中谷阿姨的左唇角有一粒淡小的痣點。前提是她們兩個人確實蠻像的,再可區分一點是柴大姐在某些造型和角度上看,會有點兇相。

廢話完畢,《LOFT》已經不慌不忙地開始了故事進入。獨身女作家,沒創作靈感,標誌性的荒宅。這三者之間,黑澤清無疑在荒宅選擇上做的出色。那幢老舊閣樓的外觀,粉白中帶著風雨洗禮的黑跡,完整保持著神秘色彩。至於所謂黑澤清第一次以女性為主角,在後半段故事,很快就給否定背離,《LOFT》的講述在春名禮子(女主人公)解除危險之後,變換為另一方的吉岡誠來牽動故事。折磨記憶的根源並不是存在於美貌女主角身上,而是外形頎瘦、沉默不語的中年男子。插說句,早在日劇時代,本人就對豐川的外形大表不滿。

一個更加萬能的解釋在於,其實女性主角是那具神乎其乎的綠沼乾屍。乾屍之所以不腐壞,似乎只是充滿某種物質的效果。黑暗記憶的不會消除,同樣是自我的填灌。屍體存在於自然界,無疑是應該歸於泥土的。但水澤中的屍體,卻持久地不會腐爛。這是一個要點,也是一個線索。片中必然地不是為了科研探討,如同《CURE》中帶出奧地利人和早期影像(《LOFT》中同樣有類似段落)。黑澤清的理性其實只是需要一個文本記載的充實,而不是刨根問底的自我解析。

另一邊,三個女性,一個存在、一個死去、一個千年不壞(KTV提供的一老外說法,這是恐怖片中的三種符號,女英雄、受害者和怪物),她們具有的共性是圍繞於荒宅與池沼(湖泊)。假設需要一個容器,那荒宅與池沼的作用是一致的。掛著研究女屍之名,遲遲不肯下刀的吉岡,有著難以理解的佔有慾,避免其他人的觀察碰觸。不以「戀屍癖」為名,常年與屍體(過去的記憶)相伴,他的佔有如同他對記憶入侵的強調肯定,遲遲不肯掃除混淆,頑固地拒絕被影響同化。而禮子的存在似乎就是女屍的現實生活版,她要給吉岡解套。基於這點,深入講解的黑澤清想法是清晰的,他需要通過禮子和閣樓帶出吉岡和乾屍,然後是共同遇見的黑衣女,神秘地躲在樹下或角落面,無表情的陰鬱。黑衣女的主動出現(圖左下),再次誘導故事進入脫節的後半部份。

前半部份,所有的交集都是以「凝視」或「注視」作為基礎(洞穿髮膚之下的內心世界),避免直接的肢體接觸。禮子發現吉岡,禮子夢見吊索,吉岡看見兇案,吉岡對著幹屍,黑衣女的逼視,構成人物關係的特殊體驗。在他們中間,是不算明顯的障礙物,猶為明顯的是那層暗黃的窗戶、光滑的裹屍布(圖右上)以及埋藏屍體表面的一層薄土,意圖明顯的還有背後隔窗自上而下伸出的手(圖右下)。但在《LOFT》後半段,沒有任何關於兩個女性視覺的關聯,除去她們一致的寫作身份,以及超現實的嘔吐物。影片完全成為黑澤清傳統的記憶干擾,編劇混淆。他拒絕直接的接觸,卻對牆興嘆,在現實與虛擬中穿過,沒有任何提醒,彷彿依此能更為理性而客觀地抽離情緒。這種方式可以拋置於人物吉岡身上,他並不願意去主動剔除記憶的沙礫,而是放任堵塞。《LOFT》的根源還是記憶背叛,而不是愛情雜余。

萬能的符號學面前,《LOFT》遺留下無數,如荒宅、乾屍,埋藏、拉吊的舉動,以及「LOFT」的片名,RAI說應該是動詞「吊」的意思,深表贊同。破水面而出鐵鏈,掛著不知名的事物(圖左上)。林間不起眼的草地,埋藏著黑衣女的軀體,偶然的窺秘者,預謀的兇殺案。《LOFT》突然插入的警察偵探部份,如有神助的出現都過份的冷幽默,冷到有些失水準(如同室內拍攝完成的駕駛場景,太低成本了罷)。因為他們在後來就此失蹤,彷彿從頭到尾不曾存在過,只是為了消除掉一個該死的配角角色。

說到結局,如同個冷笑話,喜感的音樂,圓滿的對白,戛然而止。解嘲的結尾,在《自視性幻覺》中有所表述,但那是始終輕快的筆調。而《LOFT》的記憶線卻顯得無味,在前後重疊時失去了完整組合的可能,伴隨著的是痕跡明顯的斷裂,縱橫交叉。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617940/(圖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