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汪汪

2007-10-31 00:27:31

讓《水果硬糖》去《抓住弗雷德曼一家》




               --------------WHO DO YOU BELIEVE?
我習慣於把同一時期看得電影聯繫到一起,總會有一些有趣的地方。
這次,《水果硬糖》為劇情片,而《抓住弗雷德曼一家》是紀錄片。
體裁的不同,並不會影響到它們之間微妙的聯繫。
因為題材實在有太多相似。他們也都是在美國的大背景下產生的作品。


關鍵詞: 戀童癖 WHO DO YOU BELIEVE 真實與虛假參半
兩部電影都涉及到敏感和嚴肅的話題——戀童癖,這個使得和麥克叔叔一樣有著相同癖好的
人都會有一些畏懼的字眼。
 
兩部電影都有一個帶有污點的男主角,他們都在極力辯護自己。然而幾乎是沒有作用。
如果說《抓住弗雷德曼一家》只是讓你看到迷惘,《水果硬糖》則會讓你徹底絕望。
兩部電影,所有人的語言,沒有任何一個,是編劇,或者導演所導向的。誰是你可以完全相信的?
 
包括《水果硬糖》的封面上對於整個劇目的簡介,都不能讓我相信,傑夫自殺前也沒有說自己就是兇手,只是說自己,只是一個旁觀者,只是承認自己的確只是喜歡這種類型的圖片,他只是相信自己也許可能有海莉描述中的自己的那一面。
 
而《抓住弗雷德曼一家》,儘管裡面有很多家庭的當年的真實影響紀錄這一個整個家庭從溫馨到破裂,儘管裡面每一個人都各執一詞,儘管父親確實有收集兒童色情圖片的癖好,也不能說明他真的就對他自己電腦培訓班的學生做了什麼。可是父親,卻不知出於何種原因,卻認了罪,很多人看完電影,都會呈現各種迷惘狀態,有一些人則喜歡以自己的推斷去證明的論點,但是請記住,這些僅僅都只是推斷,沒有任何證據。
就像《水果硬糖》裡面一樣,海莉沒有任何證據,卻用她極其縝密的推斷,將傑夫送往另一個世界。而傑夫的眼神複雜,複雜到什麼都有,什麼也都沒有。什麼我們都不得而知。

Hard candy,據說是美國網路的俚語,表示未成年的少女的意思。這個地方,hard一次準確無誤的表現出海莉的性格,candy說明她的身份,她是一個性格堅硬到無法想像的少女,抑或是個瘋子?或者她是一個智者。
 
我把他們倆放在一起討論了這麼久,那麼讓我來分開說。
《水果硬糖》 2006
海莉絕對不算漂亮,但是她絕對聰明絕頂。她在網路上憑藉三個星期對於傑夫以及有了深刻的剖析,在約定見面的時候,她知道她要呈現在她面前呈現出一個幼稚的少女。而她採用的方法絕對不是簡單得說些無離頭,或者故作可愛的話,她在和這個男人的討論著深刻的話題。

少女的幼稚絕對不是對於事物的不認識,而是在一個年齡中顯現出一個與年齡極為不符合的成熟,這種成熟,在成人的眼裡就變了一種無比可愛的幼稚。因為小女孩,永遠希望自己表現的無比成熟,而女人則喜歡讓自己更像小孩。海莉絕對把握住了成年男女的內心,所以他和傑夫的談話,顯得遊刃有餘。時常還會賣弄一些小小的,在成人眼裡不足為奇的才情。當她成功進入傑夫的房間,當她拒絕了傑夫的白水,當她讓傑夫喝下她配製的飲料,傑夫一輩子也沒有想到的噩夢就這樣開始了。

海莉有著敏銳地觀察能力,每一個細節,她都會充分利用,以致於讓坐在螢幕前的我都對傑夫說的話深信不疑的時候,海莉尖銳的諷刺,讓我的內心一次又一次離開傑夫。
不知道應該說導演還客氣,還是應該說,導演殘忍,把裡面血腥的場面都沒有直接表現,而是通過14歲海莉對傑夫進行閹割時平靜的神情,偶爾還看看醫學書,然後再進行手術,居然手術還成功了,還成了海莉口中的想不到這麼簡單。

海莉一邊在躲避傑夫逃脫後對自己的追擊,一邊還清理了現場,使得現場並沒有留下,她的痕跡,看到這裡的時候,你被一個年僅14歲的女孩弄得後背發涼。
當傑夫找到海莉的時候,我們都知道,當一個男人被折磨到此地步的時候,哪怕不是一個變態,現在也有可能做出非理性的事情了,可是海莉早已防備,拿著傑夫的手槍,熟練的扣扳,無懈可擊的言語,最終讓傑夫自殺了。
海莉到底是一個為消滅戀童癖而存在的復仇女戰士,抑或只是一個聰明的神經病?
傑夫到底是一個骯髒變態的有著戀童癖的罪人,或者只是一個無辜的攝影師?或者只是一個目睹案發過程的旁觀者?

電影並沒有直接給出有力的證明。
電影據說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然而,導演並沒有告訴我什麼是真實?什麼是答案?
 
《抓住弗雷德曼一家》 2003
電影從一首歡快的歌曲開始,影像全是家庭錄影帶,歌曲的旋律輕快,畫面溫馨,歌詞卻在說著,現在要開始講述一個孤獨的老男人的故事……
 
電影一開始就用很多家庭影像交待了這個家庭的人物關係,就當我們沉浸在這個溫馨的家庭時,警方繳獲了一批兒童色情圖片,開始闖入了這個家庭,並且開展了一系列他們的調查,忽然之間,父親,一個受人尊敬的教師形象,毀於一旦,變成了一個,喜歡收集男孩子色情圖片,並且涉及同性戀,同性交的角色之中,在美國社會,這三個罪名,讓你蹲半輩子監獄是絕對可能的,可是警方還在調查,他們的一個兒子成了比爸爸更齷齪的人。

電影整個前半部份,讓我相信,犯罪人,就是他們了,他們就是十惡不赦的人了,儘管父親的弟弟,兒子,都在為自己辯護。但是無濟於事。然後父親自己的一封信,承認自己是喜歡同性,並且很小的時候,就和自己弟弟發生過關係。而對於這一點,弟弟給予全盤否定,說自己完全不記得。父親還承認,是有過幾個小男孩,使得自己有過性衝動。

然而這些真的能說明,父親對於自己的學生真地做過了什麼不可告人的勾當嗎?電影的前半部份說道,當時被調查的小學生,都說過自己有著怎麼怎麼樣的經歷。可是突然,有一個心理學家說道,對於小孩子的提問應該是你記不記得他們對你做過什麼事?而不是他們是不是對你做過哪些哪些這樣的問句形式?小孩子,因為通常希望自己的答案能夠取悅大人,常常都會說,yes .說出大人心中的那個答案。

然後電影回到若干年後的時空,開始採訪那些已經長大的學生,他們說到,自己完全不記得有過那樣的經歷。當時警察過來,他們只是覺得很煩,便隨便回答了,而有的人是因為實在不記得,警方給他們催眠,之後他們可能想起來一些東西說了,自己也不太記得自己說了什麼?那麼並沒有受害人,如何來的被告?

父親背了200多項罪名,而兒子蹲了15年監獄。父親當年的認罪,是想幫助兒子逃脫,還是真的心甘情願?而兒子是真的受到過父親的虐待?還是只是為了減輕罪名,而演給法庭的一場戲?既然受了如此的侮辱?為什麼他們都十分尊重他們的父親?

如果那些學生,都受到過不好的待遇.為什麼還要一次次回到這個電腦培訓班?難道他們是被虐待狂?
 
我們帶著諸多疑問,看著電影,等著導演給我答案,然而這個導演並沒有給我一個標準的好萊塢的影片,他給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影像完全真實,沒有任何編者的主觀色彩,導演的觀點沒有導向任何一方,最後,父親離開人世,留給兒子一份不錯的保險金,兒子出獄後,就可以很好的生活。

電影的溫馨的開頭,溫馨的結尾。
然而同樣給人深深的疑問,同樣讓觀眾的內心糾結。
 
《抓住弗雷德曼》和《水果硬糖》有著那麼多的相似之處,但是他們又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個體。至少,弗雷德曼一家除了父親,他們還在生活。而在硬糖中,唯一的男主人公卻被一個小女孩逼上了自殺之路。他們都有一定的真實性,但是卻又沒有告訴你什麼是事實?
 
也許,這就是事實,當你再看片的時候,也不自然的變成其中一員,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也許,你並沒有必要知道什麼是事實?
只是讓你知道,在某個時空裡面,發生過了這麼一件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