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玩偶--Dolls

玩偶/偶断丝连/Dolls

7.5 / 17,370人    114分鐘

導演: 北野武
編劇: 北野武
演員: 菅野美穗 深田恭子 西島秀俊 松原智惠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lackeyes

2007-11-22 21:16:30

北野武的童話詩——《玩偶》



這一次,56歲的北野武,放下了手中的刀,編織了三個現代愛情童話。舞慣刀的手繡起花來難免有種稚拙的感覺。視覺的盛宴,唯美的音樂加之華美的服裝,使我覺得,這個歷經滄桑的硬漢在經歷過《大家都在幹什麼》的戲謔與《花火》的深邃與沉重後,開始執迷於尋找一種年少時候的執著。
在這個物質化的時代,什麼都不是永恆如一的,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中,堅持又有什麼意義?愛情是速食的,夢想是短瞬的,信念是空洞的,眾多的人可以混混碌碌的終了一生,有誰還去選擇堅持,讓自己生活的那麼艱苦呢?
於是,《玩偶》中那三個情節老舊的愛情故事,便在這個時代成為了一個關於「執著」的童話。無論是在家庭壓力下私奔而永生相許的少男少女,還是那個為了一個承諾而等待了半輩子的忠貞女人,以及為了偶像而自我犧牲的痴情男子,他們的執著對於還在愛情中做夢的少女來說太沒有創意,對於歷經了愛的受難的現代人又太過矯情和虛假。但是我們到底還是被感動了,因為北野武並不是在給我們講故事。他既不是像昆庭.塔侖帝諾一樣把一個簡單的故事講的你個暈頭轉向;也不像楊德昌用格言般的句子去剖析生活的殘忍與現實。北野武的電影更多的是一種感慨,對於生存之苦的無奈或是暴力世界的淒嘆,是在菊花和劍的精神下抒發著「諸事無常,盛級必衰」的感悟。因而他的影片是詩,散文,童話,在那些華麗的色彩下透著北野武獨特的冷峻,那漫長的靜止長鏡頭加之突如其來的跳切,彷彿是色彩斑斕的油畫,他以色塊來表達詩意與感動。你很少在北野武的影片中聽到喋喋不休的對話或是諄諄教誨,他力求最乾淨簡潔的語言,而把「說話」的權力交給鏡頭。

A:北野武的長鏡頭
北野武的電影節奏緩慢,拍手手法特點鮮明,最愛出現沉靜的靜止鏡頭。長鏡頭具有很深沉的感動力,它是東方人思維方式的體現。我們習慣對事物保持一定的距離感,鏡頭的組接往往破壞了情緒的直接而自然的表露;東方人是含蓄的,更容易被那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所感染,在本片中有幾個代表性的長鏡頭正是如此:
1, 近景別的長鏡頭
貢田竭力吹破碎的小球的一場戲中,長達2分鐘的固定鏡頭對準了女主角的面部:這是張沒有生氣卻依然執著的臉,她一次又一次的用力去吹那個不可能再飛起的小球,一次又一次蒼白而絕望的嗚咽聲讓人聽著窒悶而痛苦,由於靜止不動的展現了這個全過程,使得觀眾覺得這短短的2分鐘似乎是一段又長又難熬的時間。時間的延沓,讓人們擁有了感情的共鳴,彷彿你也在努力吹著那再無法飛翔的小球。生命中有多少事情是這樣的,我們明明知道無法挽回,卻依然聲嘶竭力的去努力爭取著。對於執著的人來說,愛情恐怕一輩子只有一次,但那一次卻終究要有完結的時候,眼睜睜目睹著這一生的唯一而去,是一種多麼辛酸無奈的滋味。
2, 遠景別的長鏡頭
這種鏡頭大量的出現在松本和貢田行走的段落。
第一次是在岸堤邊,倆人與故事2中的殘疾男人擦肩而過,春日的傍晚,火紅的天邊,四個人的剪影是如此的渺小。
第二次是在水邊,倆人與故事3中的男女主角擦身而過,夏天的午後,翠綠的水和碧綠的山之間是4個小小的人。
第三次是在鐵軌邊,倆人穿過山丘
最後是在黑夜中穿過小橋
首先,遠景別的鏡頭帶有濃重的抒情色彩,這幾個美麗如畫的鏡頭如同交響樂中的主旋律,在2,3樂章中穿行如雲。松本與貢田倆人作為故事的主要線索以優美的行走連接起3個故事。
其次,遠景別的鏡頭帶有一種很客觀的色彩,這種遠距離的視角讓人體會出冥冥之中,有一雙眼睛在注視著蒼生,他冷靜的欣賞著人間的悲歡離合,眾生的掙扎與絢爛,只是一時的火花,人類在茫茫人生與自然之中是如此的孤獨而無力。
這些鏡頭中出現的事物如流水,小橋,鐵軌,山丘,都具有線條延伸的特徵,人生亦如這個風景變遷的流線,我們只是邊走邊唱。從黃昏到黎明到黑夜到午後,從春天到夏天到秋冬,「行走」便作為一種生存的狀態的意想符號貫穿在影片的各個角落。
B.北野武的色彩盛宴
不知道今年的導演是否都共同迷上了色彩。張藝謀在《英雄》中大過其癮之後,北野武又在《玩偶》中炫了一把。
1,四季的顏色
《玩偶》裡的一對男女行走在四季之中,無論是櫻花爛漫的春,水墨般清爽的夏,絢麗火紅的秋,還是潔白寧靜的冬,四季就像是一塊美麗的調色板,繪出聚散離合。
回憶段落的顏色處理上多以冷色調為主,往往到是比較現實客觀的,而行走的段落中其顏色開始成為一種語言,鏡頭中的主角,它不是真實的,更多是寫意的,所以這些段落更像是詩歌敘述,而不是再具體講一個故事,剛剛已經提到,行走只是一種生存的狀態,那麼絢麗的色彩其實也是我們人生的寫照,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風景,變幻無常的大自然其實也就如同諸事無常的命運。
另一方面,大自然和人類的命運也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繫:大自然妖嬈而偉大,人類卻渺小而迷茫,但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的時候,人的心境就可以像自然一樣偉大,大自然的聲音也就是心的聲音,大自然的色彩也就是心的色彩,我們同自然一起歡喜和惆悵,也順其自然的去面對生活。
2 局部色相
《玩偶》中對於局部色相的處理也是很講究的,這裡以「粉色」為例分析局部色相的表意功能——
自從她失去愛情,她便開始痴迷於一切粉色的東西:粉色的花,粉色的蝴蝶,粉色的玩具,粉色的霓虹燈……
粉色可以是愛情,更寬泛的說它是一種快樂,一種絢麗。對於粉色的迷痴,其實也是對於生命中那些流逝的美麗的迷戀,所有美麗的東西,都是脆弱的,幸福是不可能被享受的,我們只有在慢慢追求幸福的長路上去感悟幸福的真諦。
C,關於死亡的處理
愛與死向來是日本電影最愛討論的主題。對於西方人來說,死亡是恐怖的,這恐怕是源於西方人的「原罪」信仰,作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份的生死觀在世界上更是獨特。世阿彌說:「花兒雖然凋謝,但是生命還在,今天的凋謝是為了來世的重新絢麗。」由於這種理論,日本人便形成了「生如櫻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的生死觀。這種思想在《玩偶》中就有著非常典型的表達。
1, 盲人的死
在盲人與自己心愛的偶像共同走過繁花似錦的花園後,他獨自吹奏著那首愛的旋律倒在血泊中。北野武對死亡的處理永遠是突然的,沒有絲毫的心理準備,他讓他的人物們在最幸福燦爛的時候死去,不知道這是一種殘忍或是一種幸運。貢田手中把玩著秋葉,沒有任何過度,便是盲人倒在血泊中的身影,血紅的地面被水洗淨,一個小人物就這樣在世界上消失乾淨了,他用失去了一雙眼睛的代價換到了片刻的幸福然後便離開,這真讓人感受到世事無常,生命的脆弱,人的渺小。
2 黑幫老大的死
在實現了半輩子的盟約後,他終於了卻了心願。這個黑幫老大經歷了多少血雨腥風,曾經輝煌燦爛,而年老的他在體驗到真正的幸福真諦的時候被自己的親信所殺,鏡頭沒有描繪他的死,而是轉向順水漂流的一片秋葉——這便是日本人的死——一種透著禪意的死。
3 情侶之死
愛情是一場漫無目的的行走,愛就是那條紅繩,把兩個人束縛在一起,他們走過了春夏秋冬,終於在愛情盟約的地方,她想起來他,然後兩個人從白茫茫的雪山上滾下去,愛情一經求證,已經走到了終點,他們被懸掛在半山的樹枝間,太陽升起,新的一天開始,地球還在運轉,但他們卻被永恆的懸置在那裡了。
懸掛是一種最尷尬的生存境地,在我們的人生中許多時候我們都會被置身於這種上不去,下不來,死不了,活不下去的境遇,愛情與生存也是一種糾結,這根「紅繩」束縛了彼此,一個倒下另一個也要倒下,同時它也將兩個人的生命連在一起,即使走到了盡頭,我們仍然可以不分開。
3個故事在秋天的時候開始向死亡邁進,在完成了心願後大家都紛紛離開這個世界,北野武以死成全了愛,或許愛與死本就是無法分離的兩個概念。
D,詩意的空鏡頭
北野武的電影中有著大量的空鏡頭。一般來說,我們總喜歡給空鏡頭牽強附會的加上很多寓意和象徵,其實很多時候空鏡頭就像是詩歌中的抑揚頓挫之處,音樂中的休止符,沒有必要一定要一一對應著去解釋。
斷翅的蝴蝶——愛情讓我飛翔,愛情偷走我的翅膀,你讓我變成蝴蝶,卻不讓我再飛翔
微笑的天使——我曾經潔白,有天使的翅膀和心腸,可是黑黑的世界裡我忘記了哪裡是我的家鄉
破碎的小球——呼——吸——我用生命去維持愛情,不用力,飛不起;太用力,卻有失去你,愛情是一種精確的技術,一生唯一一次的玩具
穿著禮服的魚——我是一隻被遺棄在岸邊的魚,美麗的衣服是我的嫁妝也是我的喪衣。
…………
北野武,不要言語,不要闡述,只要你能聽懂,詩的韻律。
F,玩偶人生——開篇和結尾,關於主題
開篇是玩偶的戲劇落幕,結尾是愛情落幕,人生如戲,總有戲散之時,影片的開始和結尾很切合的呼應在一起:當看了2個小時電影的你注視著螢幕上的玩偶像你謝幕時,你恍然明白,戲已經結束了,不過自己的人生還在繼續著戲劇。
人生求幸在枷中——玩偶是被人控制的,我們的人生雖然是我們自己的,但我們一生其實被各種東西所牽絆,靈魂永恆被困於枷鎖,完全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我們總是叫囂著去把握自己的人生,但許多時候我們是無法選擇命運的,在掙扎與叛逆中,最後發覺自己竟然被自己所束縛,人本生而自由,但我們自從走上戲台的那一天起,就忘記了自己本是一個沒有主人的「娃娃」。追求構成了人的一生,所以完結的時候即使實現追求的時候。當冥冥中那跟束縛著我們的力量消失的時候,我們便從人生的舞台上撤離了,在茫茫的空虛中,獲得了永生,死即是生,另一齣戲劇又要上演……

結語:
坦率的說,《玩偶》沒有《花火》那樣的深邃和完美,更華麗矯情了些,初看有點像新手的作品。黑則明晚年的時候拍了《夢》,畫面一樣是華麗精美,但已沒了前期作品深刻的見地。也許,這是一種純熟後的回歸,男人在中年的時候開始最深刻的去思考人生和命運,快到60的時候,又恢復了一種純真和一種寬容。每個人都有夢,當一個老道的高手將他的夢娓娓到來的時候,你會體會到一種感動,並不是對一部巨作的那種崇拜感動,而是潛藏在影片背後的一個電影人的電影人生所感動。
這個年代有時候真的讓人悲傷,到處都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在一種莫名的躁動中,太多曾經堅持的信仰頃刻灰飛煙滅。在這個否定一切,看輕一切的社會,一個導演無法改變人們的精神,但不管怎麼樣,這個溫柔又冷血的硬漢,帶給了我們一種感動,這也就足夠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