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

为所应为/循规蹈矩/不作亏心事

8 / 112,982人    120分鐘

導演: 史派克李
編劇: 史派克李
演員: 丹尼艾羅 奧塞‧戴維斯 Ruby Dee 史派克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頊豐影藝

2007-11-25 06:35:50

DO THE RIGHT THING & FIGHT THE POWER


這部由美國著名黑人導演spike lee於1989年自導自編自演的「Do the Right Thing」的片名本身就是一個曖昧卻也理直氣壯的口號,直接翻譯就是做正確的事或做應該做的事,但如同影片最後出現馬丁路德金和Malcom X的合影照片般耐人尋味的地方在於,馬丁路德金譴責暴力,Markem X卻鼓吹以暴制暴的方式尋求自我防衛,這也正是影片刻意製造讓人困惑的地方。到底站在怎樣的立場才是所謂的「Do the Right Thing」?spike lee在此片可說是用心良苦,因為影片除了質疑和控訴黑人在美國的不平等待遇與族群地位,也希望讓黑人族群從電影中自我意識到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行為或才是聰明的舉動,可說是部同時提出自我族群覺醒的電影,導演拋出的正是如片名「Do the Right Thing」同義的內在命題。

影片描繪在紐約布魯克林黑人街區異常酷熱的某一天,在當地一家由義大利裔美國白人開的比薩店中如何與一群非洲裔的黑人發生族群的爭執,另外也穿插進對面街由韓國人開的零售店。這些形形色色不同種族在這小街區內最終由一些看似芝麻綠豆的小事引發的種族衝突正是影射當代美國所暗藏種族歧視的矛盾危機。影片色彩強烈,如同沸騰的電影主題,人物對話常用傾斜的攝影角度更是顯得內在的浮躁不安。

故事開始一直在描述黑人生活的瑣碎小事,可說是導演聰明的把激進的政治主張用軟性的手段放在日常生活的表現中隱隱的透露出來。所以片中一些獨特的黑人角色如一個叫斯邁裡的傻子,不斷在接上兜售一張馬丁 Luther King Jr.和Markem X的合影照片,不斷拿著巨型手提唱機播放著影片主題曲「fight the power」到處行走的拉恩,三個在街角閒聊話題黑色反諷的黑人,忠厚善良的流浪漢「大市長」,穿著喬丹鞋過度種族情緒激進的ML,當然少不了由spike lee自演的主角比薩店外送員穆奇,這些角色生活化的同時也是具有符號性的典型象徵。因此雖然影片人物眾多,但所有零碎的支線都是支撐全片主題和引發最後衝突的重要引線,且人物形象細節內在紮實,意義深遠,使得全片繁而不亂。全片情節都只發生在同一天內,從早晨到夜晚,從溫馨酷熱到狂躁冷暴,除了影片具可觀性,更是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據知Spike Lee正是憑此片從此在美國電影業佔有一席地位。除了成功的影片主題,即對暴力與仇恨的反對,渴望社會的包容性與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反思自我黑裔族群弱勢的主因外,也不得不提到影片的主題曲《fight the power》。這首由黑人組合public enemy特別為本片而作的歌曲意識特彆強烈,是首為遭到不平等待遇的黑裔族群發出的控訴聲音,想必1989當年必然盛傳一時。這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前些時候我國留學台灣的黃明志也同樣因國家族群不平等待遇和社會問題而做的歌曲發出聲音。不同的是,在美國通過正確的途徑發出不滿的聲音能夠得到國家人民的正視與得到法律的保障,但在我國,政府似乎就是法律,人民的權利毫無保障,發出不滿的聲音控訴的事件人物無論是否存在還是正不正確,只要是威脅到政府和馬來族群地位的,你頓時就會形同罪犯,即使你控訴的是事實或途徑是正確的甚至是溫和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