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陷索--The Dead Girl

死亡女孩/死去的女孩/谜样女孩死亡事件薄

6.6 / 15,681人    USA:85分鐘 | Netherlands:93分鐘 (theatrical version) | Argentina:110分鐘

導演: 凱倫孟可芙
編劇: 凱倫孟可芙
演員: 東妮克莉蒂 琵琶羅莉 蘿絲拜恩 詹姆斯法蘭科 瑪麗史汀柏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曉禾

2008-01-04 17:58:58

Women醒來 陽光燦爛


有沒有注意到,敲拼音「我們」的時候,會經常誤敲成「women」。寫下上面那個標題的時候,我本來就是想寫「我們」的,不小心又敲錯成「women」,忽然覺得這麼將錯就錯倒也和這部下面要說的電影十分貼切。

《The Dead Girl》,一開始只知道它的中文名《謎樣女孩死亡事件薄》,害我以為是一部連環殺手懸疑片,而且影片開頭,荒野上那具爬滿螻蟻的女屍,和灰暗陰冷的氛圍,也一直引導我往懸疑驚悚類型上想像。如果不是接下來出現第一個小標題「The Stranger」,或許我還會一直鬱悶地錯下去,最終也找不到懸疑片該有的答案。

其實,《The Dead Girl》就是《死亡女孩》,當然,第一個把它叫做《謎樣女孩死亡事件薄》的人,肯定學過大眾心理學。影片也不是什麼懸疑驚悚商業片,而是不折不扣的獨立電影。充斥全片的灰藍影調,不緊不慢的敘事節奏,細膩的鏡頭角色表現,充滿張力與個性的表演,壓抑的性愛場面,共同造就了一部頗具實驗氣質的小眾電影。

影片由一具女屍的發現,引出了5段相對獨立而又同時與屍體相關聯的5個女人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在壓抑困頓的過往承受了太多的痛苦。不管是受母親牽制的女人,為姐姐的死患上抑鬱症的女孩,還是多年被丈夫冷落的妻子,被女兒拋棄的母親,以及最後死在女兒生日那天的妓女,他們都在期望著新生。

結構上《Dead Girl》與我們熟悉的《Crash》、《Babel》相似,但那樣的片子,看一部還行,看多了,你會覺得怎麼都那麼大主題,部部都想搞得深刻,搞得龐大,於是難免出現類似《Babel》里日本人那段的牽強。《Dead Girl》不一樣,它很平常,很生活,但同時,痛的時候你會很痛,醒的時候你會很超脫。它給你的撞擊,不像crash那般需要巨大的偶然來完成,它只是靜默地流過你的傷口,深深刺痛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愈發地清醒了。

長時間的壓抑過後,我很驚喜的發現,這部影片留給我最清晰的記憶卻是這些話:

「你吻我的時候,我就不疼了」

「清晨我們醒來,陽光燦爛」

「她眼中最後留下的景像會是什麼?」「樹,還有天空」

mtime上,女性觀眾對於此部電影的評分大大超過男性觀眾,這也正好說明這是一部女性電影,其對於女性內心痛苦來源的探討贏得了眾多女性觀眾的共鳴,這種探討也是影片實驗性所在。

影片裡有若干熟悉的面孔,其中我們可以發現《陽光小美女》裡的小美女媽媽Toni Collette,《罪惡之城》裡的Shellie,我個人很喜歡她的嗓音,另外還有《太陽浩劫》裡的Cassie. 女導演Karen Moncrieff同時也是本片的編劇,目前只拍過兩部電影,很值得期待。該片曾被美國媒體譽為2007年奧斯卡的最大遺珠,同時也獲得了聖地牙哥影展最佳劇本獎、 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影片3項大獎提名和法國多維爾美國電影節最高獎。

http://www.coletree.cn/weblog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