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我不在那儿/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身不在此

6.8 / 61,168人    135分鐘

導演: 陶德海恩斯
編劇: 陶德海恩斯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凱特布蘭琪 李察吉爾 希斯萊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Fancy

2008-01-06 05:53:01

感覺Bob Dylan


   看這部片子之前並不知道Bob Dylan是誰,只是被劇情簡介中的六個主角給嚇到了——一個人物居然需要六個人來分飾他的不同面。華麗的表現手法,誇張的思維方式,錯綜交錯的回憶片段(是的,我願意叫它回憶,彷彿只有回憶才可以這樣鮮活、跳躍)。很多人說,如果你不了解Bob Dylan,那麼就會很難看懂這部片子,但是你一定會愛上他。是的,正是如此,我沒有看懂這部人物傳記般的電影(是的,仿若傳記,但絕對不是傳記)——即使短短的兩小時就講述了一段人生,恍錯之餘,我無法了解一個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家庭背景、性傾向(這在一般電影中是幾乎是顯而易見的出現的),知道的只是他喜歡抽菸,習慣用簡短的措辭,似乎不大尊重女性,但還是通過導演高超的藝術手法悉獲了絲微他內心的想法。
   一、「我接受這場面裡的混亂,但我不知道它是否接受我。」
   感:通常,我們說,不要等環境適應你,需要做的是主動去適應環境,這種說法無疑是正確的,但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即使接受了環境,那麼環境是否能接受我。放在現實的生存法則中,答案是肯定的,但我想,Bob說的可能不是一個結果或答案,而是,我是以何種方式去適應的,這一方式,過程。
   是隨著這場面亂而亂嗎?抑或是亂中求靜,出污泥而不染,達到心中無我之境?倘若選擇了前者,那麼你即成為「場面」所遺棄的人,因為你永遠都是尾隨於它的,永遠都無法揣測它;如若選擇了後者,你就是那個掌握了主動權的人,「場面」仿若為你而形成。
   二、天使懸樑。
   感:這個詞給我一種特別的感覺,忘記當時出現在電影的哪個片段了,亦即不清當時說話的氛圍場景了,只是那種殘酷的感覺久久未曾消退,眼前湧現的是Bob去「祭奠」耶穌的畫面,嘲諷輕浮的笑容掛在他輕狂不羈的臉上——惡魔之子。
   信奉上帝之人必信自己為上帝之子民,上帝始終是關注著自己的。其實信不信上帝無關緊要——畢竟只是不同方式的精神寄託。我自己不信奉上帝,因為我堅信的是,不論境遇多麼糟糕,是否會有好轉,始終會有愛我的人注視著我,不離不棄。
   三、對於隱藏的生活來說:1 永遠不要相信穿著雨衣的警察;
                           2 對於愛情充滿熱情(這樣是很快速的方式);
感:不僅僅是對愛情充滿熱情,Bob想表達的只是一種理念——當你覺得生活空虛無味時,那就試試對你感興趣、符合你價值觀的事注以更多的熱情,這樣,必有時光飛逝之感。
                           3 是否對社會問題關心(在那些詢問人的口氣中探尋一下,他不會再問你第二遍)
                           4、5 永遠不要說出你的真名
                           當有人看著你時,永遠不要看
                           最忠實的拚搏,有著不同的背景;
                           6 永遠不要說,或做任何事,對你來說無法理解的事,這是無法理解的現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個謎;
   感:對於有些事,我們確實沒有必要探個究竟。即便是這樣,我們依然無法抑制好奇心,不去探個究竟。
   對於普通人來說,人性怎樣,道德準則究竟是如何規範的,人類進程究竟會怎樣,似乎都無關緊要,我們只要照著大多數人做的那樣去做就夠了,考慮太多可能會使我們更痛苦;我們能夠認識到世界的不完美,太多的思考可能會使我們處於卑微羞愧的境地。
   人在不同階段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人生觀價值觀亦會發生改變,我們的思想卻不能因此而止步——及時它會變,我們需要做的是思考先於變化,不是為了,控制發展的趨勢,而是為了在變化發生時更早更好的適應它,引導它。
   有人問,有沒有必要考慮人生意義。當然是有必要的,而且是伴隨著每一階段的,不論思想先進與否,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思維趨於成熟的過程。
                        7 永遠不要創造任何東西,它會背叛你、跟著你,一直到你餘下的生活。任何人從來都不會改變。
   感:創造是一件可怕的是,它像魔鬼一樣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魅惑人的思想。
   有些時候人們懼怕改變,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達爾文進化論解釋的就是一個創新、改變、進步之說,由此,我們可以這麼說,懼怕改變只是表面的,內心追求刺激、冒險、激情才是實質的,即便是佛陀,也在追求精神上的更深層次的昇華。
   至於「任何人從來都不會改變」一說,我想,指的可能是人的本質。
   四、最古老的生物在這裡被發現,不管你願意與否,它確實的存在。
   感:存在學說,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議。我不想就唯物論,唯心論,人本主義,存在主義討論什麼,因為這本來就是沒有答案的——思想的差異導致意見的分歧是理所當然的。
   這裡僅僅擺出的是Bob的個人觀點。
   五、在鄉村的某地,激情被召噢,儘管歌曲有些懷舊。
   感:激情一點即著,即使媒介是那麼微不足道。
   六、「性、飢渴、嫉妒,是常人無法擺脫的三劍客,可是我擺脫了。」
   感:人本性慾望的醜惡該如何擺脫(倘若你認為性、飢渴、嫉妒是醜惡的話,至少我不這麼認為)?當你全心致力於探求人生觀價值觀,致力於信仰的完善,致力於自己的追求,那麼你便心無旁貸。若還是無法擺脫,只能說明你投入地還不夠——當然,這一點很難做到。
   七、物慾橫流的世界,令人眼花繚亂,你需要的是冷靜自己的靈魂,捫心自問,我的靈魂感到自責嗎?
   感:聖人每日三省,省的是什麼?
   我們常常列出一堆清單陳列自己的罪過,我們陳列的是什麼,為何陳列,是把罪過陳列出來,似乎反省,實則炫耀自己品質的醜惡、聰慧過於常人嗎?反省變得形式化,對自己的敷衍,是對自己反省承諾的一個報告。捫心自問,我的靈魂感到自責嗎?
   九、音樂與信仰的關係。神遊,自由的感覺愈加強烈,冥冥之中感到上帝注視著我。《自由之歌》為上帝而唱。
   音樂是一種言辭,我可以離開女人,但我離不開言辭,音樂是一種宣洩工具,音樂包括各種資訊,歌曲讓我忘記死神。音樂,就算各種膚色不同的人,都可以感覺到同一種感受,在乎我們,因為人與眾不同,用心聆聽,音樂是一種信仰。
   歌手的代名詞,為什麼去流浪。捫心自問,什麼是自由。(流浪,)我只想改變自己,我憧憬前方將會發生什麼。
   I』 m not there, I』 m gone.

附:這篇感想寫得很零亂,也就是看過這部影片後的一些瑣碎想法,大家勉強湊合著看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