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我不在那儿/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身不在此

6.8 / 61,168人    135分鐘

導演: 陶德海恩斯
編劇: 陶德海恩斯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凱特布蘭琪 李察吉爾 希斯萊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晴明君速來降鬼

2008-02-20 02:55:16

像一塊滾石


鮑勃·迪倫自個兒寫了本自傳《像一塊滾石》,頗受好評,全書三部才出了第一捲。歌迷盼了幾年,恁沒繼續出,還不如等這老頭出專輯更靠譜兒。他的書如此受關注,一是其音樂地位,他和貓王,披頭士有點兒美國音樂三聖一般。二是這本書完全就可以算的上美國音樂編年史。

貓王用性感結實的軀體,飛速晃動的馬達臀與揮灑四濺的汗水,外加一把藍調混雜鄉村的嗓子,再灑點不羈的精神范兒,開創搖滾先鋒。英國利物普來的四個小伙子帶點老英國的紳士風格,又帶點痞子風,站台上,梳一溜兒的鍋蓋頭,時尚影響後來的沙宣老師,他們曲風或甜蜜或憂傷,中間還有點神秘宗教風格,拉開了搖滾的大舉登台帷幕。而鮑勃·迪倫單槍匹馬的垮一吉他,嘴巴上叼著一口琴,孤獨的站在台前,一束光打來,游離孤獨,他目光如鷹般犀利,他對台下的美國父母唱到:「天下的父母啊,請不要再對您們無法理解的東西加以責備,您們可知兒女們多希望掌握自己的生活, 您們習慣的生活方式已經漸漸遠去,請和我們一道迎接新的生活!因為,時光正在轉變。」對全世界的男人吼著:「一個男人必須走過多少路 ,他才可以被稱為男人? 一個人得有多少耳朵 才能聽見人們的哭泣? 還得多少人死亡 他才能明白已有太多人死去? 我的朋友啊,答案就飄在風中 ,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中。」瞧,這男人就是如此用歌傳遞那些普羅大眾想說卻沒說出的心聲與時代共鳴。

如果說貓王賦予了美國搖滾約的胚子,那披頭士則給了強健的身軀,但賜予精神力量的卻是這頭髮糾結,眼神深邃憂鬱的游吟詩人鮑勃·迪倫。他對於美國音樂的重要性,是他的多變與時代並進,用咱國內行話叫:與時具進。他唱過傳統民謠,現代民謠,鄉村音樂,布魯斯,反戰歌曲,民歌搖滾,酸性搖滾,搖擺樂,甚至還有美國西部片音樂,只差沒當代流行的hip pop了。

05年就有斯科塞斯給他拍了部記錄片《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可反映不怎樣。鮑勃·迪倫也不置可否,07年又出部關於他的傳記電影《I'm not there》,導演是Todd Hayness,此人是朱麗安摩爾的老公,而朱麗安摩爾扮演了曾經與 鮑勃·迪倫關係密切的傳奇民謠女歌手瓊貝茲,片子出來後利馬評論界好評如潮。

電影噱頭有二,一是六人演出同一角色,一黑人小孩子扮演他從家鄉明尼蘇達抱了把吉他就扒火車出來闖世界,他早期音樂風格是傳統民謠,戴著哈克貝利.芬一樣的帽子,舞台表演老到沉穩,歌聲如飽經風霜的黑人歌手。導演的寓意如此表現他的身心早熟與在音樂方面的天賦。除此外,Heath Ledger扮演了成名後,身陷歡娛場的鮑勃·迪倫 。英國演員本·威士肖塑造了痴迷於19世紀法國詩人蘭波的迪倫,克里斯汀·貝爾在電影中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飾演迪倫——迪倫主張音樂時期以及歌手皈依宗教階段探索福音音樂,那時他剛好出了車禍,或許是身體的創傷引導其向精神世界的探詢與思索.理查·基爾扮演的迪倫則混雜了西部牛仔與嬉皮士,遺世的小村莊,美國開國時期的維多利亞風格彷彿抽離出來,虛擬成其歌曲中消失的世界.

其二是凱特·布蘭切特女扮南裝的扮演鮑勃·迪倫從民謠轉到電子搖滾的時期,影片在此部份用黑白描述.凱特·布蘭切特與詩人金斯堡相遇那段堪稱鮑勃·迪倫附體表演,纖瘦略帶神經質的鮑勃·迪倫在台上與樂隊唱著自己的電子搖滾,而台下的歌迷卻等待悠揚舒緩的民謠,他在舞台上質問:"沒有信仰,沒有崇拜對像你感覺如何?毫無目的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滋味?象塊滾動的石頭感受又是怎麼樣的呢?"民謠與搖滾的結合傳遞了他對當代社會的質疑,此時期的歌詞富有想像力,甚至荒誕不羈.但卻比以往更有力量與直達人心的撞擊.民謠的詞語用搖滾的載體宣洩的淋漓盡致.

電影夢幻與真實結合交叉敘述鮑勃·迪倫音樂的不同階段,個人命運的事件與社會背景的融合,能窺斑見豹的看到美國50年代到80年代的社會演義,而電影中出現的歌曲全部選取了鮑勃·迪倫在此期間發行的經典歌曲,民謠,鄉村,搖滾,風格多樣而曲風優美.但歌聲雖然不是那把淺吟低唱總相宜的滄桑好嗓唱出的,但精神與神韻卻也差不多遠.他坐在從明尼蘇達開出的火車時,用手輕輕的撥弄和弦,誰知道生活真的好像滾動的石頭,是衝向高處還是低谷呢?而"答案就飄在風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