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粉红色的一生(港)/

7.6 / 90,915人    140分鐘

導演: 奧利維爾達昂
編劇: 奧利維爾達昂
演員: 瑪莉詠柯蒂亞 希薇泰絲特 克洛蒂爾德高倫 帕斯卡葛雷果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嘩啦啦

2008-04-05 02:59:09

《玫瑰人生》:飛吧,飛起來


香頌是法國通俗歌曲的音譯兼統稱,誕生於世界公認的黃金法國時期。法國香頌的味道因為法語發音的委婉和寫實華美的歌詞而形成獨特魅力。香頌歌曲從上世紀初開始流行,30年代開始風靡法國,又因為電影的發明而傳入美國,更徹底的被廣為流傳。在現代流行音樂和搖滾時代尚未來臨之前,法國香頌相當於重量級流行音樂之一而影響幾代人。

說實話,當知道《拯救大兵》中決戰來臨前瀰漫在廢墟上空的婉約女聲就是「玫瑰人生」這首歌后,才發覺 「一代香頌女王」 伊迪絲琵雅芙的強大號召力;法國香頌在如今依然備受高雅人士偏愛,不禁更為琵雅芙的坎坷人生所敬佩感動。與琵雅芙的輝煌事業相比,這位傳奇歌手的人生幾乎是平民的,也是孤絕的。她的生命彷彿只為普羅大眾歌唱而來,而在人生之初和之末,卻始終飽嘗著孤寂和無望之感。

導演奧利維埃達昂用一個集中琵雅芙生活剖面並層層遞進的組合體來表現這部傳記電影。奧利維埃達昂把持了傳統傳記電影線性結構的根基,融合大量閃回畫面與回憶片段,發掘了一種一環緊似一環的情節鏈條。這條高密度的人生之路適度恰好,通過種種煽情技巧和敘事留白,不僅延續了傳統敘事的清晰性,剔除了易枯燥的弊病,更通過人物命運的遙相呼應而產生明顯、強烈的戲劇性。

 

不曾想為這部電影竟然兩次流淚,竟然很痛快,竟然很釋懷。一次是琵雅芙第一次跌倒在舞台上,另一次是她的最後演出。

之所以她身體已經不行了,卻依然站在舞台上飾演那個光彩照人的小雲雀,不僅是她對事業的熱愛,而且出於對命運的忠誠。也許,一無所有的她最清楚舞台上的那個歌者才是她的光芒所在,才是她能夠實現的那個自己。在燈光下,她用天賦和努力共同搭建完美,她才能感受到另一個自己的真實存在,才能戰勝命運一直以來對她的苛刻和偏移。琵雅芙並不是忠誠於體制的人,她只是忠誠的追逐人性中的美好。

在即將不久人世的最後演出中,強烈的歸屬感和個性中的意志力得以讓她徹底區別於他人。她依然需要站在聚光燈下,願意用完美嗓音打動聽者。然而這是最後的演出,她自己固然不信她的現實,但誰都清楚這是絕別,是一種無法直視的殘酷。病入膏肓的琵雅芙固執的站在麥克風前,使命和宿命、無畏與傷悲、死亡和生命都在舞台上歌唱。就因為如此,那種隸屬於偉大的光芒才能照亮人性中的黑暗。這個瞬間,並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

 

琵雅芙的前半生幾乎是一條流浪狗的生活寫照,後半生則是與命運抗爭的典型濃縮。貫穿其一生的,就是她「小雲雀」一般天賦的好嗓音,上天只給予她這份生理上的饋贈。這唱紅世界的歌聲,不僅為世界留下了瑰寶,也為她自己的坎坷人生形成了巨大保護。她身體裡張揚的某種精神與她天賦的美妙歌聲根本不同。看過琵雅芙的經歷,才明白這個存在著眾多外在、內在缺憾的女性為何光彩依然照人,為何可以感人肺腑。

如果一個常人經歷過小琵雅芙的生活,很難相信她還能能得到上蒼的眷顧和青睞。天生醜陋,生活在喪失關愛中。母親瘋了,垮了,父親自私。在妓院裡度過童年,關係最好的是一名年輕妓女。後來,在馬戲團中過著幾乎無語的日子,直到那次讓人震驚的街頭賣唱,從而變成了街頭藝人,以此為生。終於有所轉機,少不經世的她只能面對夜總會老闆喪命後留下的麻煩。

如此經歷,相信不會有人還要求琵雅芙可以是淑女,可以迴避毒品,可以不任性,可以高貴如出身名門。誠然,成人後的琵雅芙依舊有著數不盡的壞毛病和臭脾氣。她脾氣暴躁,氣質惡俗,吸毒酗酒,剛愎自用,喜怒無常、與有婦之夫相戀,視朋友的關心於不顧。如此等等,都是成名後、舞台下的她。可是,這樣品行的一個女人又怎會始終有全世界聽眾的追捧和眾多朋友不離不棄的陪伴呢?

 

琵雅芙的偉大之處在於她不停歇的與命運抗爭的態度。無論還是小女孩的她睜眼重見光明時、小小的她站出來引吭高歌一曲、少女時期為餬口站在貴族街頭賣唱,她從來沒有為自己的種種不堪的悲慘人生躲避過,痛苦過。上天僅留給她一副好嗓子,卻讓他生活在喪失被愛中。然而,琵雅芙做到了不為命運所戰勝的境界。她用唯一的潛力和無懼的心態成就了自我,並不斷的前行。這樣的人站在山呼海嘯的舞台上,反饋回來的就是某種力量。其實,這種力量同她賣唱時的勇敢和投入完全相同。

一個人勢必會遭遇命運的不公,可能先天不足,也可能後天不良。而對於殘酷現實的洗禮,重要的是不要跌倒在生活中任憑靈魂徹底死去。琵雅芙能夠做到的並與眾不同的是:她坦然接受命運的殘酷洗禮,並無畏於所帶來的一切悲傷。相反,她可以利用自己少少的天賦作為戰勝命運的砝碼,也會堅持在自我昇華的力量中對抗現實,並且她成功了。

一切正常的人是不是真的有這種勇氣、耐心和毅力。因而,當偉大的一代香頌女王即使時日無多依然堅持在舞台時,你得到的答案不是關於虛榮和商業化的感受,而是真的會憑藉你的所見為之感動。一個人,有愛、有堅持、有對自己的專注、有對世界的忠誠,就可能戰勝命運的悲慘。

 

法國演員馬里昂歌莉婭通過外形的大幅修正以及精湛演技神似一般的重現了琵雅芙的生涯。歌莉婭將 1.8米的身高和漂亮容貌一併毀掉,成功的將角色神經質的精神世界以及那種赤誠的熱愛之心表現得淋漓盡致。詮釋這個複雜角色的確很難,不僅是早期的公眾人物,而且擁有極端的精神世界、相當純樸的內心以及複雜的人生經歷。A的表演絕對讓人信服,進而被深深打動。

 

《玫瑰人生》是法國人的電影,有著與《放牛班的春天》相同的溫情味道。這種戲劇性有著法國式的浪漫情懷,有著濃厚的法片人文底蘊。雖然在整體敘事上過於用力,削弱了寫實風格的真實感,但味道依然。《玫瑰人生》其實在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每個人都要尊重自己些微的優點,讓它變成潛力。這樣做的話,很多痛苦的根源就會離你越來越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