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國之見龍卸甲--Three Kingdoms: 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

三国之见龙卸甲/见龙卸甲/

6.2 / 5,645人    102分鐘

導演: 李仁港
演員: 劉德華 吳建豪 洪金寶 狄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天不會亮

2008-04-06 10:35:21

圈圈——《見龍卸甲》觀後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沒有看影評,只是在sina的主頁上看到了這部電影的上映,就匆匆去影院買票。出發前,問了一下QQ,其實心裡知道她應該看過了。所以也是在問她前已經買好票了。下面回到電影。
     我不想從史實的角度去追述該片,我想導演給我們要展現的也並不是史實;我不去從故事的情節去追述該片,因為情節在這裡已經不重要了。這確實是我欣賞的那種影片,至少能和我最近一直悟出的想法不謀而合:人生得意去盡歡,有花堪折直須折。
     影片的線索就是一個圈,影片的故事仍然是一個圈,影片告訴我們人生本是一個圈。子龍的夢從鳳鳴山開始,子龍的夢在常山,當然有著比他更強烈夢想的是他的大哥羅平安,然而等他們都快失去尋夢的能力時,他們從夢中醒來,發現世上無所謂常勝將軍,原來大家只是走了一個圈子,夢始於圈子的起點,夢終於圈子的終點,這就是多年執著追求的結果。
    影片用很多圈圈向我們展示著道教的最高境界——無為。首先看看那張疆域地圖吧,那是一個需要花一輩子才能走完的圈子,不幸運的人還未走完可能就會中途夭折,有幸走完的人走完後終於發現其實終點就是起點。子龍為什麼要三軍,因為他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從鳳鳴山出發,最後又回到了鳳鳴山。可是天下太平了嘛?是的,天下還是不太平。再退一萬步說,即使天下太平了又能怎麼樣,天下將來還會不太平。羅平安的夢正如影片開始說的:「男人不僅胃口要大,夢想也要大」。其實他的夢想並不大,就是四個字「衣錦還鄉」。他花了一生,走了一個大圈,也沒有實現,最後甚至用出賣朋友的手段去實現。但真的快實現了,他也明白了,給自己既定的夢想即使實現了,人也並不快樂,一個人耗盡一生所追求的,得到時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曹纓也有一個夢,這個夢仍然起與鳳鳴山,然後她要完成爺爺一輩子未如願的夢,活捉趙子龍。實現這個夢的地方又回到了鳳鳴山,終點又回到了起點。為了這個夢,韓德的四個兒子死了,韓德也死了,影片沒有在結尾告訴我們她是否實現了她的夢,但卻告訴我們無論這個夢是否實現,她都不是快樂的。影片最後用一個史實給出了答案:三國統一了,最終勝利的不是魏,不是吳,更不是蜀。
    其實影片中,導演要告訴我們的趙子龍的終極夢想,並不是天下太平,而是回到常山和那個玩皮影戲的女孩一起度過一生。我不知道如果他們真能在一起,是否真的會一生都快樂,我想也很難,但至少在離開常山那段依依惜別的日子裡,若能多待幾天,那幾天肯定是快樂的。這也就是我想表達的,當我們在完成人生這一大圈時,感覺快樂的時候,我們寧可立刻就去抓住它,即使那樣的快樂只是一瞬間,也比我們把它放到遙遠圈圈終點去等待很有意義。也許我們走不到圈圈的結尾,其實走到了,我們也會發現,圈圈的終點其實就是起點。不同的是,等到走到時,時過境遷,快樂已非我們當初想像的那樣美麗。
    也許以上所說的不是導演的本意,只是個人的感悟而已,但這並不要緊。這漸漸地指導著我的生活。人這輩子就在給自己畫圈,小的時候,我們要讀重點的高中,以為進了重點高中,一切就美好了。後來發現其實這不是終點,僅僅是新的起點。接下來我們又迎接一個又一個終點就是起點的時刻:高考,大學、研究生、工作。然後是房子、車、結婚……我們不斷地欺騙著自己,其實快樂並不是在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獲得的,快樂往往僅存在於我們每天最平常心的時候,做著和目標無關的最平常的事。給自己畫圈的結尾所獲得的也許僅僅就是一個「花圈」。因此我越來越驅使自己:如果今天你覺得這樣開心,你就去做,而不是想著「要以後怎麼樣,我們就好了」。我不相信以後,我相信現在。就想愛情或者誓言一樣,只要現在是真誠的,那就夠了,至於以後,什麼都會變,我們不該責備任何人。
     道教的無為也可以說是不積極,但我開始喜歡這種不積極的態度。積極了,就有了目標,或者說是理想,是那個在起點等待我們的心中的終點。這個終點越遠大,過程給別人帶來的痛苦就越多。在這部影片中,也能看出來,子龍為了走完這一圈,身後留下的是屍橫遍野;曹纓為了走完這個圈,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和韓德父子以及無數將士的鮮血。這也是我漸漸接受道教無為的原因,只要自己快樂,只要能給身邊人帶來快樂,為什麼一定要積極地做著讓人家覺得很風光、讓自己到頭來很痛苦的事情了。其實人的一生就是從何處來,到何處去,在神經還能接受刺激時,給它點美好的刺激吧。不要為了那些不確定的未來再去爭奪了,那才真正是「浮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