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國之見龍卸甲--Three Kingdoms: 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

三国之见龙卸甲/见龙卸甲/

6.1 / 6,693人    102分鐘

導演: 李仁港
演員: 劉德華 吳建豪 洪金寶 狄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哈囉

2008-04-18 21:35:02

《見龍卸甲》:雄性荷爾蒙過剩


    雄性荷爾蒙過剩

    這不像是部好片,而是幼稚的動漫,如果我們衡量好片的標準是,樸實,細節細膩,有歷史縱深感。事實是,我們對《三國之見龍卸甲》苛刻了點,或者說,在這部影片面前,我們必須換上另外一套觀影標準,比如說它華麗的視覺,出品方說,為了更有效率地展現那個遙遠年代戎馬沙場的時代氣質,的確有必要把影片打扮得氣勢磅礴恢宏,它要對得起觀眾,想想看,用同等高的票價去看一部沒有劉德華和Maggie Q主演的低劣小片,會讓我們覺得委屈甚至沮喪。
    沒錯,魅力依舊的劉德華在《三國之見龍卸甲》里,扮演英姿颯爽的趙子龍,即使趙子龍在電影的後半部已經到了駐枴杖的年齡,我們很快看到,衰老的他為了劉備的未竟事業,帶領同生共死的兄弟們,北伐曹魏。他年少得知,忠心報國,有過精彩的一生,他為報效國家承擔的責任和贏得的榮譽,他作為普通人同樣渴望的愛情和家庭,劉德華如此評價趙子龍,「他是一個很傳統的人,家庭觀念很重,趙雲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樣,像神一樣,其實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如果故事依次展開,直到劉德華遇上仰慕他的女人,並且如我們所願,與之展開浪漫的戀情,那麼這基本算是合格的電影——有視效,有兄弟情誼,有美女,更重要的是戰爭場面,劉德華在接受採訪時特別提到兩場鳳鳴山之戰,「打戲大概有一半,重點放在兩場,一次是我從這裡殺出去救阿鬥,另一次是70多歲打了退休前的最後一仗。」
    但是很遺憾,創作者並沒有表現出「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趙子龍,那個被我們寄予厚望的女人,後來只在趙子龍的回憶中閃過一次,從此銷聲匿跡,「家庭觀念」更是無處尋覓,有的話也僅是出現在影片最後的一兩句或許煽得你熱血沸騰的台詞中,而「打戲大概有一半」恰恰暴露那據悉1.8億人民幣製作資金的由來,和故事的極端傾斜——打鬥是影片的唯一主角,很暴力但不黃,是這部雄性荷爾蒙過剩的電影最大的特點。它用統計學的理論,對一些常規而相當簡單的鏡頭做了隨機處理,結果呈現在你面前的戰爭場面花哨還似乎複雜,卻相當現代,頗有《神鬼認證3》的雄風卻不及後者的十分之三。的確,Maggie Q的出場咄咄逼人地把這種現代引向一個時髦的境界,歷史在她面前不吃香,讓人寬心的是,在我們翹首以待了很久之後,這個在《虎膽龍威4》里走路屁股一扭一扭的摩登女郎,終於被趙子龍挑下馬,亮了一個動作,看上去非常酷,但也僅此而已,若以60元票價衡量的話,虧了。更多的時候,這位混血的女人都是在彈琴,偶爾眼淚汪汪,她跟劉德華的密集性特寫是影片的賣點之一,畢竟觀眾不是來欣賞服飾刀槍的。
    但是,顯然創作者用心良苦,為了讓故事更精緻,看上去更撲朔迷離,有擊中觀眾心扉的力量,加上懷舊的成份是必需的,於是我們看到在結尾的鳳鳴山之戰,一邊是趙子龍的暮年悲壯,一邊是他對當年壯績的甜蜜溫習,一些傷感卻似乎撼人的台詞及時冒出——「我們都靠記憶活著。」「我要到戰場上找回記憶。」等等。它們想表達什麼?個人英雄主義?「我為自己而戰。」愛國主義?「蜀國萬歲!」「魏國萬歲!」似乎也挺迎合當下一些狹隘的民族主義憤青們日益高漲的精神需求。不要忽視,「統一」是影片最大或許是唯一的主題,可惜沒有得到應有的闡述。
    對不起,表達不是這部電影的任務,事實上,畫外音沒能有效地彌補段落過渡的缺乏,後者已然表明,故事梗概式的跳棋講法是《見龍卸甲》的特點,一句話就能說清的故事始終伸展不開,或者如影片中的人物所言:「原地踏步」,一個半小時的電影就兩個字:打、殺。事實是,創作者也不想貿然伸展,如果他不想違背製片的意願或者得罪某些觀眾的話,想想看,總有些可樂的美女俊男,進漆黑影院不只來聽趙子龍他老人家那駭人的「哈哈」大笑,或者受複雜敘事的折磨,要複雜的買張大衛·林奇的DVD《內陸帝國》。若是誰能在走出影院的時候流露哀傷的情緒,值得敬佩,如果這位朋友同時因為《見龍卸甲》而對電影的未來抱以希望,值得敬佩。最後一句話是引述一個美國佬說的,當然,原文不是評說《見龍卸甲》的,如果是,那就了不得了。

                                                原載《國際先驅導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