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逃殺2:決戰天堂--Battle Royale II

大逃杀2:镇魂歌/BattleRoyale2:Revenge

4.7 / 17,933人    Japan:134分鐘 | Japan:155分鐘 (director's cut)

導演: 深作欣二
演員: 藤原龍也 前田亞季 前田愛 忍成修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七原秋

2008-05-01 07:32:21

我看大逃殺


  這一系列電影,不能簡單的按照類似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或者枯嶺街少年一類的電影來解讀,它並不著重於表現所謂的殘酷青春殘酷成長之類大多數日本電影所通常要表現的主題,。因為深作導演此時已處於癌症末期,他斷不會用最後的時光來拍攝一部傷感的小資電影。

  雖然他有談到少年與成人的對立,但如果我把這看成是一種象徵。
成年人像徵強權政府,少年則代表人民。

  基於以上觀點,我對這兩部電影所要表達得意思的理解是:大逃殺一主要表現的是人們在強權下生存的狀態,而大逃殺二主要討論的是對抗強權所採取的手段。

  所謂BR法,不過是強權政府所推行的強權政治的一種誇張的表現,這其實是:統治階級為了追求生產力最大化,一味的強調優勝劣汰,而刻意淡漠感情。人類的尊嚴在這種政治下一文不值。人民不過是政府的工具甚至是玩具。

  七原秋也在大逃殺一中是人類尊嚴的象徵,他即便是在「只能活下來一個」的情況下仍然不放對朋友的承諾(保護典子),人然對陌生人給予信任,這些人類最高貴的情感並沒有向強權所制定的殘酷的遊戲規則屈服,所以他們是戰勝了BR法(因為活下了兩個人)。

  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如此強悍,大部份青年人的尊嚴任在受BR法的踐踏,所以,覺醒的人們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解救其他的人,這種措施的就是推翻強權政府

  於是有了大逃殺2

  單憑幾個人是無法推翻一個政府的,他們所能採取的唯一做法便是恐怖襲擊

  通過恐怖襲擊,引起動亂,使人民感到切膚之痛,並將之轉化為對政府的仇恨,從而引發更大的動亂最終釀成革命。

  七原秋也就是這麼做的。

  但是這麼做至少有三個致命的錯誤

  1. 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剝奪他人的生命,強權政府沒有,七原秋也也沒有
  2.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力。選擇革命也好,選擇麻木的生存下去也好,沒有人有資格替他人選擇。你的目的是解救我,但是我未必情願被你解救。
  3. 也是最致命的,就是這種活動很明顯是非人道的,比起慢慢蠶食人權的強權更易引起人們的憤怒,容易成為政府轉移入民注意力的渠道。
比如大逃殺2中那個誇張的老師,他是恐怖活動的被害人,他的女兒(or女友?)在七原組的襲擊中遇難,他並為因此而仇恨政府,反而成為政府的爪牙,他代表了大多數人,這樣的話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恐怖活動的意義。

  七原秋也是矛盾的,他參加過大逃殺,到過阿富汗,他最了解被強權蹂躪過的人們的生活狀態,他知道有種東西比直接剝奪你的生命更加殘忍,所以他不惜用非人道的方式來反抗強權,他也知道這種做法的最終結局是失敗,但是他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深作也給不出,所以只能給予其希望
  
  在電影中的表現就是,秋也和拓馬殺出重圍並成為戰友,這樣往復,雖然是暫時的失敗,但從長遠看來,一隻革命者的隊伍在慢慢成立
有很多人對2的反感主要來源於秋也拓馬憑藉一隻ak 一隻手槍即可殺出重圍。
  
  請注意,這是一部電影,修辭中有一種手法叫做象徵。
  
  我只說到這裡其餘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理解能力差者看到一部無聊的槍戰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