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與巴席爾跳華爾滋--Waltz with Bashir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与巴什共舞/与魔共舞

8 / 60,500人    90分鐘

導演: 阿黎․佛爾曼
編劇: 阿黎․佛爾曼
演員: Ron Ben-Yishai Ronny Dayag 阿黎․佛爾曼 Dror Haraz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子非魚

2008-06-21 08:48:15

死亡圓舞曲


片名《與巴西爾同舞》(Waltz With Bashir),今年坎城影展的重頭戲,之前我在cinepedia的部落格翻譯了一篇文章,其中就有介紹到該片導演。但那個時候還沒有看片,對人對戲的感覺只能說是霧裡看花。昨天裡爾首映,趕快去電影院佔了座,發現理解起來比較費盡的一部影片。因為我缺乏背景。

容易引起誤解的是片名中的Bashir並非電影的主角,且他在故事發生時已經遇刺身亡,只以大海報的形式遍佈戰火隆隆、千瘡百孔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西區。所以同已死的巴西爾共舞,顯然暗示了一場愈演愈烈的屠殺的發生。巴西爾出生於黎政治世家-嘉麥耶家族(Gemayel),屬信奉基督教的馬龍派(Maronite)。他以其獨到的眼光跟高超的政治手腕,成功將國內不同的政治派別、國際上不同的種族國家召集到一張桌邊,談判協商,讓已經飽經四次中東戰火洗劫的民眾看到了巴以問題最終解決的曙光。由於他基督教的宗教背景,因此得到了美國的認可,並同當時統領以色列軍方的沙龍有不錯的私交,這都是促使巴以和平的有力籌碼。1982年,當選黎巴嫩總統之後僅三個禮拜,巴西爾就遭人暗殺。於是暫時得到喘息的中東局勢急轉直下,隨著以軍開進貝魯特正式宣告第五次中東戰爭的爆發。

貝魯特向來就是暗殺聖地,近年來也是如此,民選的總統或者閣員(年前的Hariri)非常容易成為不同政治派別爭權奪利的犧牲品,因此最近黎巴嫩一反常規,選出一位軍方出身的領袖為總統,總算證實了自由散漫民主也不是萬能鑰匙,鐵腕說不定更能保障和平。話說回這部影片,據說很多場景為求逼真,導演先安排真人出演,最後按照成影的戲份進行映畫。不過作為日漫迷,就其動畫效果來說相當一般,日本那套產業鏈似的製作班底,從來沒聽說還要真人先排演一遍再做動畫效果的,只有倒過來,真人版改編自動漫。其次,如果大夥抱著看動畫片的常規心態來觀影,估計要懵了。這可是一部相當靠對白的片子,法國上映的版本是希伯來語原音,法文字幕。本身情節就是由一段一段的採訪加現實回想再加夢境轉換構成,所以看片的過程相當疲憊。刨去動畫片這層皮,充其量算是一部記錄片,以出品優質記錄片著稱的Arte(電視台,德資,節目在德法兩國都有播放,以節目質優無廣告而聞名)願意投資該片估計也是影片定位所致。

不過該片也不是一無是處,完全沒有欣賞的樂趣,雖然片中的主角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但通過他尋訪的那些昔日戰友或長官的回憶中時時透露出苦中作樂的幽默,還是起到了暫時將人從壓抑中解放出來的作用。有人肯定要問片名為什麼非得是同巴西爾跳華爾茲呢,既然已西爾出都沒出現(沒以肉身出現),與他跳的又是何方神聖?劇中唯一提示片名的一幕,發生在主角經常發夢會夢到的靠海的、有高樓矗立、棕櫚叢生(地中海畔常見的植物)的街道,行動中的以軍士兵遭到來自隱藏在對過高樓上的狙擊手的伏擊,多人中彈傷亡。其中一個戰友建議與其在壕溝里等死,(因為看不見敵人),還不如抱著衝鋒鎗邊朝四面八方都掃射邊跑到與高樓同方向的街對面(這樣敵人就沒法射到他)。這位大膽兒搶了同伴的機槍(他自己只有一挺輕型武器,不能保證生命安全),真的起身衝到馬路中央,如同跳華爾茲般,轉起了圈圈,並瘋狂地向週遭開槍,而在他右側的身後,一棟建築的整面牆上都是巴西爾的巨幅海報,與巴西爾共舞的畫面誕生了。

影片中要尋訪的記憶是戰爭中到底有沒有發生過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屠殺難民營並非以軍所為,而是被害總統巴西爾的支持武裝,但是當時佔領貝魯特的以軍預設了這一行徑,影片中就有反映,以士兵看到了非人道的殘殺老弱婦孺,也未阻攔;長官也互相推託責任,聲稱沒有親眼見到屠殺發生)?導演通過最後穿插的歷史影像資料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然而我個人認為這是敗筆。血腥、恐怖的真實圖像與動畫營造的氛圍銜接過於突兀,讓人反胃。既然之前有用真人拍攝,為什麼導演最終選擇動畫呢,原因很簡單,太多發夢、解夢的場景若實際拍攝很難達到想要的效果,而沒有空間、時間限制的動畫卻可以彌補這一點。而且動畫還可以削弱戰爭呈現的殘酷程度。所以生怕影片不夠發人深省的導演硬是在片尾加上了那麼濃墨重彩的一筆,然下料太猛,起到了反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