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追擊者--The Chaser

追击者/

7.9 / 46,475人    125分鐘

導演: 羅泓軫
演員: 金倫奭 河正宇 徐令姬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晃

2008-07-01 01:25:03

這才是韓國電影!


    我一直對所有以刑事案件為題材的電影懷有濃厚興趣,這不僅因為該題材天然包含電影兩大要命元素——性和暴力,還因為它決不可能迴避社會現實。性和暴力就像包子皮兒,社會現實是包子餡兒。沒有餡兒的,那是饅頭。

    對此類影片而言,營造真實感,是其能否緊緊攫住觀眾注意力的關鍵所在。這當然是因為刑事案件包含的殘忍暴力,本身就超常態,極容易對人產生直接刺激,在此基礎上,如果你能使觀眾在短時間內相信螢幕上正在發生的是真的,他就會心甘情願地,深深投入其中,一步步地不能自拔。《追擊者》就是這樣的電影。

    開篇處理就很好——夜幕、鬧市、車流,女孩和男子碰頭,駕車離開鬧市進入僻靜小巷……鏡頭乾淨俐落,不僅現場帶入感好,而且懸念誕生自然。
    第一組鏡頭,是平行跟拍駕車的妓女,她打電話(對方其實就是連環殺手池英民),恰到好處地鏡頭晃動、快切,相當漂亮。一般情況下,這個鏡頭也可以放在妓女車外(前車窗或側窗),近距離拍攝妓女打電話,這裡卻選擇中景,目的是有意地拉開觀眾和這次交易以及女受害者和兇手的距離(後面小巷裡的鏡頭也一樣),使觀眾不由自主地自行猜測。

    當我一下子意識到這個故事涉及的是妓女連環被殺案,立刻就想起不久前看的《南方週末》,上面一篇關於武漢性工作者的詳細報導(《南方週末:底層性工作者生存安全調查》),內容幾乎就是該片的中國式延伸。中國境內是否也出現過專門殘殺妓女的連環殺人者,我不知道,因為按照慣例,我幾乎沒有通過正常渠道察看真實案例卷宗的機會,但從80年代遺漏出來的部份案例分析,加之對當代中國社會動盪程度的理解,可以想像,類似案件絕不是沒有發生的可能。
    ——說句題外話的題外話,6月28日發生在貴州的「瓮·安·縣·騷·亂」,本身顯然也是個極好的故事題材,我尤其對事件原點感到好奇,因為疑點頗多。希望日後透露出的資訊,能解釋我心頭的困惑。
   
   《追擊者》很好地處理了真實事件(殺人魔池英民的事件)這堆頭緒複雜的原始材料,並巧妙融入「首爾市市長遭大便襲擊」這一虛構事件,儘管看片經驗豐富的你,一定會感到這多少有些刻意安排,但它對豐富主題確實幫助極大。將一個單純的刑事案件(事實上,刑事案件沒有單純的)放入特定的時代背景——比如我好奇的,翁安的這次少年犯罪為什麼能在極其短的時間內演變成波及全縣的「暴動」,背後的社會原因,其實遠比起點的刑事案件更驚人——來考慮,故事會更有力度,這部電影努力拍出來,也更有意義。
  
    《追擊者》在縫合虛構、真實之間裂縫的時候,採用了一些講故事的基本技巧,其中最大的創造,是虛構了前刑警忠浩這個中心人物,他使影片增加了一條線索。而為了故事的講述更合理(也更煽情),又加入美珍母女,尤其是美珍的女兒,她後來實際上變成了忠浩追擊兇犯的最大一個動機。這種人物設計,正是俺等需要學習的最簡單、最有效的編劇技巧。當然,正因為這條線索是虛構的,儘管編劇絞盡腦汁,你還是會感到,它不如殺人犯池英民的那條線索結實,這種情節上的不完善,正是俺等需要積累的最簡單、最有效的編劇經驗。

    影片高潮發生在小賣部,我的上帝,這令人崩潰的情節,看得人真想逃跑。它完全反好萊塢「最後一分鐘營救」的溫柔做法,把觀眾一棍子打懵在椅子上,太兇悍了。不過以後誰要想借來用,一定要慎重又慎重。

   《追擊者》當然不是無懈可擊的電影,尤其相比《殺人回憶》(情懷、情節、表演、節奏似乎都稍遜一籌吧),但作為一部長片處女作,你不能不對導演羅宏鎮豎起大拇指。心裡絕對是又愛又恨:這他媽才是韓國電影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58a990100acir.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