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Wednesday

2008-07-17 08:45:38

《滅頂之災》:是失手的,還是故意的?


M導演喜歡在自己的電影中客串一下軋一腳是出了名的。在上一部《水妖》里,他給自己設計的是一個戲份滿多的類似先知的角色,算是過足了戲癮。在這部《滅頂之災》中,似乎是看不到導演還滿英俊的臉,沒弄錯的話導演這回客串的是個不曾露臉的角色——在電話中糾纏、追求女主角的「喬伊」。不知道這樣的收斂是不是也影響到了電影,導演想要表達的,由於在表達的方式以及過程方面的有所欠缺(當然也可能是故意的一種選擇),有點像是在自說自話,在觀眾的共鳴方面也沒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滅頂之災」的「災」,是一股自然的力量,是花草樹木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而對威脅者能做的唯一反抗。這和我們平時說的「自然界的報復」等等之類在概念上有些不同。平時我們說的強調的是人類犯了錯誤而遭到懲罰,而在電影裡並不是糾結在對錯上,強調的是一種生物的本能,無論是人類的影響還是自然的反擊,都是出自生存和自我保護的本能。
「災」是如此,而讓其變成「滅頂」的狀況,就是人類的問題了。人類作為地球上擁有最高智慧的生物,自詡為「主宰」並因此而變的傲慢愚蠢,不僅有意無意的忘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的不為人知不可解釋,而且那種原始的對威脅的敏感和提防也在退化。在電影的開始部份,就由那位講科學的老師說出了可能存在著不可知的力量,做了預示式的警告;而到最後付出了代價,卻還是將先兆當作偶然,沒有行動只等著災難的再次來臨。

人類在面對災難躲避災難的時候,還暴露了其他問題。社會的體制、組成迅速的失效瓦解,人群的聚集也沒有增加力量反而更容易招來橫禍,人被孤立變得脆弱。這也是導演對人類現狀另一面的思考,人類社會的發展壯大,也隱含著互相依賴性增強的問題,一個環節出現狀況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在這個問題上,導演還給出了另一個極端的呈現。躲在黑暗的屋子裡殺人自保的人以及自給自足的不與外界關聯的孤僻恐怖老太太,他們相較外界的「退化」狀態,也並不是一種面對社會問題時的可取的選擇。
人類無法分割就涉及到如何聯繫在一起的問題,包括資訊的交流和心靈的溝通。當災難來臨,人之間的聯繫一方面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比如通過個人通信工具,還有就是依靠象電視電台這樣的權威性甚至具有指導意義的大眾傳媒,不僅是資訊的交流獲取,更有尋找精神安慰和信念的意味。導演是很關注平日裡日益被忽略的人心靈的溝通的,他特意安排了一場男女主角在面臨威脅時只能通過聲音交流安慰的戲。在那樣的特定狀況下,除去了干擾除去了浮躁,人又回歸單純簡單,重新擁有了最強大的武器——愛(從基因派的觀點來說,這也是一種本能的表現)。

上面是對導演想傳達的內容的個人體會,下面說說導演傳達的方式,這會影響到傳達效果的好壞。

首先要反映問題藉助的是人類自身的恐懼。當不可知的災難襲來,能具體看到的感受到的是受感染者的失控——自殺。讓一個活生生的人在轉眼之間無預告的自我了斷,夾雜著未知和死亡的恐懼,是相當震撼的。但當觀眾知道了這樣的方式,繼續的自殺不會達到效果的累積,哪怕它方式各種各樣。另外在分級方面,影片是以不妥協的R級登場,但卻沒有特別突出的畫面及內容的衝擊,不能不說也是遺憾。
在整體效果方面,電影海報中的那種黑雲壓陣一觸即發的氣氛,在電影中倒並不多見。這也可能是電影的思路和海報的宣傳本來就不一樣。電影沒有在特效方面下大功夫,要的是點到為止而不是撲面而來的感覺。

還有的重點就是人物了。在電影中,大多數的人物都是走個過場而已,出現逃跑死去,或者出現就馬上死去,看慣了一般劇情片會有被一次次打斷的感覺而無法投入(但它又不像類型片——恐怖、功夫、色情等等——那樣,會提供其它方面的補償,或者說在這電影裡補償不夠)。即便是從頭堅持到尾的男女主角,也會讓人看不出什麼因果來。
於是,從人物的設置上就顯出整個影片的一些端倪來。在《滅頂之災》中,人物及人物關係不再是戲劇性的,而是帶有象徵目的的;或者人物只是完成電影的客觀工具,並不需要人物本身的光彩來豐富電影,只是不需太多感情色彩的載體而已。想到類似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法國導演布列松,當然人家是早已名留青史的大師了,而M導演也未必是走這一路數。

《滅頂之災》,是繼《水妖》之後,導演在個人電影理念上更進一步的作品。我的這個看法,還是有不小的猜測成份,導演以前的作品在某些方面實在讓人印象太深了。《滅頂之災》引起的反響有些太慘了,不知道導演今後的走向會如何,能否消除成見且更顯自己的特色,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