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玫瑰人生/粉红色的一生(港)/

7.6 / 90,915人    140分鐘

導演: 奧利維爾達昂
編劇: 奧利維爾達昂
演員: 瑪莉詠柯蒂亞 希薇泰絲特 克洛蒂爾德高倫 帕斯卡葛雷果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菇

2008-10-02 04:19:58

玫瑰只在愛中綻放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愛迪坐在海邊織毛衣,導演用短鏡頭拉了一個背影,那時她剛剛接受完記者採訪,記者問她,給女人什麼建議,她答愛。給少女呢,也是愛。給兒童呢?還是愛。回答記者問題的時候她標誌性地伸長脖子,微微笑,皺紋橫生。
    第一次看到她站在台上正式唱歌,手侷促地放在身後,偏著頭,若一個女童般,唱完後,又害羞地笑,無辜地睜大眼睛看著下面鼓掌的人群。你們發現沒有,成名後的愛迪在系統訓練中改掉了手放在身後的怪異姿勢,眼睛也不再無辜地睜大,可是頭,總是偏向一邊的。
    一個偏著頭唱歌的藝術家。好奇或高興的時候總伸長脖子的藝術家。
    她是用靈魂唱歌的,過多地透支了自己的感情。
    電影中愛迪的感情只有一段,就是和拳擊手賽門,兩個在紐約的惺惺相惜的法國人。愛得熱烈,卻不能相守,因為賽門早有妻兒。本以為這就是這段感情最讓愛迪心碎的地方,可現實比想像殘酷,賽門在來看她的飛機上死於空難。愛迪走在各個房間中大喊,尋那一塊臨死前都還掛記的卡地亞表———可是賽門再也戴不上了。從此,愛迪也只能靠打針來緩解賽門之死帶來的巨大傷痛。
    賽門死後多年,愛迪決定接受治療,此時的她被病痛折磨得瘦骨嶙峋,40多歲就宛若一個老人,駝背,頭禿了,並神情萎靡,但聽到那首《Non, je ne regrett》時,感覺整個人又活了過來,大叫著: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人生!歌詞里唱的:不,沒有就是沒有;不,我無怨無悔。好的也行,我欣然接受;壞的也罷,我全無所謂 。
    其實她不過是一個坎坷中走來,歷經磨難的女孩子罷了。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織毛衣,發脾氣的樣子看上去從未長大過。
    影片中有幾幕愛迪怯場的鏡頭。而她怯的那幾場,恰恰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幾場演出,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她的歌唱生涯一步步走向輝煌,這就是藝術家吧,在過程中不斷地懷疑自己,但一旦迸發,就輝煌無比。
    回到在海灘邊被採訪的場景吧,記者問,你禱告嗎?她答,會,因為我相信愛。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十歲的她,站在噴火藝人的旁邊,看到了保佑她的聖德蕾莎。
    愛迪對聖德蕾莎第三次的禱告,希望能繼續留在馬戲團,聖德蕾莎沒成全她,卻讓她和爸爸在街頭賣藝,成全了她唱歌的開始。
    不是每次禱告都能如願的吧。上帝不會那麼偏愛一個人,可是對於愛迪,上帝還是有眷顧的,她的歌聲散播世界,那麼多的人愛她,她織的毛衣,也給了那麼多人溫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