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瑪珂德--I Remember

阿玛柯德/我记得/想当年(港)

7.8 / 46,879人    123分鐘

導演: 費里尼
編劇: 費里尼 托尼諾蓋拉
演員: Pupella Maggio Armando Brancia Magali Noel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櫃人

2008-10-03 05:12:11

淺淺的哀愁、甜蜜的回憶——當年事


    
1920年,費里尼出生在一個叫米尼的義大利小鎮。費里尼描述,小鎮有著明晃耀眼的陽光的夏日,有著灰暗森嚴白雪皚皚的冬天,保守的天主教氛圍卻激發了小費里尼無窮的想像空間。這座亞德里亞海邊的小鎮成為了費里尼一生的電影創作中的原始場景。北方小海港的氣息和疏懶隨意的義大利性情瀰散於這部作品之中,70年代已過不惑之年的他以《當年事》一片向故鄉表示了深深的感念。
如果說,費里尼整個導演生涯是一條奔騰翻湧的大河,那麼《當年事》就像是一股緩緩流動,滲入泥土的小溪,滋潤著觀眾的心田。回憶的電影看過很多,而《當年事》是我所感受到最深情而又最不煽情的一部。它讓導演不再是人們心目中那遙不可及的大師,更像是一個離鄉多年的花甲老人,在內心深處遙望著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家鄉,導演像一個謙柔的詩人一樣以詩一般的電影語言向我們娓娓道來一段簡單純潔的童年時光。對於這部影片,費里尼曾經說到:「我覺得我幾乎已經創造出所有的事物:童年,人物,懷舊,夢想和回憶,為的就是能夠敘述它們所帶來的愉悅。」
影片裡獨特的「局外人」出現了,他直接對著攝影機,對著觀眾講述導演描述的人和事。這個局外人在電影中不時的跳出來和對著觀眾隨意的講述,好如朋友間自然的交談一樣。又或參與電影裡歡樂的人群,卻又突然從某個角落跳出螢幕,有些憂傷地訴說已經過去的青春往事。像是電影花絮中的導演和觀眾直接交流,或許他就是費里尼的化身。在緬懷的同時又有些殘忍的告訴你:這一切不過是電影,不過是被著了美麗的外色的不完全真實的青春。我們在回味童年的時候總是難免會不自覺的加入美好的想像。其實,正是這樣亦真亦幻的景像才能捕捉住逝去的那種美好的感覺,才能準確的傳達出導演真實的複雜的感受:淺淺的一縷哀愁,卻又感懷甜蜜的童年往事。
影片以細膩的筆觸勾勒了義大利小城鎮的簡單市民生活,各式各樣的人物:主人公中產階級的家庭,為他父親工作的工人,學校,老師,孩子,妓女,軍官,電影放映員的美國人,街頭賣藝人……沒有大衝突矛盾,沒有大喜大悲。我不讚同那些認為費里尼拍攝此影片的目的是為了展現法西斯下義大利的某種深意。當然,他描述了客觀的環境,有在法西斯統治下的躁熱和悲歡離合,卻沒有波瀾起伏的爭鬥。也不是藉著對童年對家鄉的回憶這樣深切溫暖的情懷去展現所謂的別有用意。某種意義上說,小城與政治無關,與法西斯無關,小城裡的人只是簡單的為自己活著。它就是純潔乾淨的一首詩歌,就如沈從文先生說的有的也只是被一個人一件事牽連出的各人應有的一分哀樂。在迎春的營火民俗晚會上那群歡的熱鬧場面,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那是屬於所有人的歡樂。
一群天真頑皮的孩子們,時而去逗拉手風琴的盲人,時而帶著無比崇拜的眼神看著高高在上的心中的女神——格蘭蒂斯。在教會學校和家長壓抑下的成長的苦悶中對女性的美好幻想,沒有一點不自然和污穢。有一段導演讓主人公在白雪紛飛的圖畫上去追尋美麗的格蘭蒂斯的身影,卻擦肩而過,本身就有純潔的象徵意味。費里尼還用漫畫似的圖景刻畫了孩子們眼中那一個個迂腐的教會學校裡的老師,那一連串令人忍俊不俊的惡作劇。集體合影時用蛤蟆嚇唬前排的女生,在老師眼皮底下溜出教室,胖子寫著令人發笑的幼稚的情書, 令老師暴跳如雷的總發不准希臘音的矮個子同學……雖然滿是滑稽的人物,有趣的故事卻無一不透露出強大的生命氣息。正是這樣的生命氣息讓我們感動共鳴。費里尼就這樣在輕鬆流暢的鏡頭下給了我們對與童年的無限聯想與真實的質感。而這種情感的傳達跨越了時間,跨越了空間的維度,即使幾十年後,即使在遙遠的異域他國,我們仍舊毫無障礙的體會到。單就這一點,是多麼了不起。
對小鎮是全景式的展現,而導演也細緻了描繪了主人公一家的生活和鮮活的迥然不同的人物形象。調皮懵懂的主人公自不必說,他反對法西斯主義的脾氣暴躁內心卻十分善良的父親;經常維護為主人公和父親吵架的勤勞家務的母親;任憑家裡鬧翻天,卻雷打不動吃著手中東西的叔叔;精神失常爬上樹大喊我要女人的另一個叔叔。都是用不多的筆墨卻塑造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通過對具體家庭生活片段的展示,給了觀眾實在的體會,影片的質感也突顯。回憶裡既有大框架,又有小枝條,通過一件件有趣的事串聯,可見導演的駕御架構功底有多高。

費里尼用一個葬禮,接著是孩子們心中的完美女性格蘭蒂斯的婚禮結束了回憶。最後一場戲裡,空曠的原野上,只有藍天大地,乾淨美麗,小鎮人離別前,孩子們告別青春的狂歡正在上演,踩車人對著鏡頭告訴我們一切結束了,該回家了。蒲公英像片頭那樣又四處飄灑,遙相呼應。盲人如痴如醉的拉著散別的曲子。預示著一春又一春過去了。淚流滿面的格蘭蒂斯依依不捨同故鄉的人告別,車子在空廓的鏡頭下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孩子們仍舊不捨的追懷著,喊著,卻再也趕不上了,趕不上心中的女神,追不回漸漸消逝的青春了……悠揚的背景音樂里散發出一絲絲的哀愁。如此豐富而蘊涵深意,這就是費里尼為我們訴說的青春,這就是費里尼五十多歲時為自己也為那些已經失去青春的人們舉辦的青春告別儀式。
有人說,費里尼的魔力在於:他那漫畫一般的滑稽可笑的人物群像竟然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他那泥沙俱下的廣闊具有莎士比亞和拉伯雷相似的氣質;他只需調動簡單有限的電影手段,就成就了電影一流的品質。
費里尼曾說:「夢是唯一的現實。」在細細品味《當年事》的時候,我們沉湎於那些甜蜜的青春畫面,卻又為告別了青春夢幻而黯然神傷。這些零碎的片段沒有政治的摻雜,沒有社會的重量,它所記載它所承受的只是一段留在心中的美好,只是刻骨銘心的記憶,只是一顆年輕懵懂的靈魂。就如影片裡那些漫天飛舞的蒲公英,隨風而散卻在某地在某顆心中生根發芽。生生不息,永遠難以忘懷。
我們的青春是什麼?有人這樣娓娓道來:我們的青春是一個與我們朝夕共處,同歌共舞的女子。在她長大成人的那一天,身著一襲潔白的婚紗,被斷然娶走。女子也許並不完美,而這是這不完美才給了我們真實的質感,給了我們親近的可能,才在她離去時留給我們真實的惆悵。在一場寂靜的落雪裡,青春的孔雀悄然開屏,漫天的飛絮中獨自綻放。
沒有別的電影能像《當年事》一樣給予我們狂放的熱情的傷感的青春。年代和國別也不能削弱我們的認同。眼睛在費里尼夢幻的影像里流動,心裡卻不住的在點頭:是啊,這就是我們的青春,就是這樣……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