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花與愛麗絲--Hana and Alice

花与爱丽丝/花与爱丽诗/

7.2 / 4,231人    135分鐘

導演: 岩井俊二
編劇: 岩井俊二
演員: 鈴木杏 蒼井優 郭智博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圖

2008-10-29 05:59:14

推薦一篇影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因為好奇那個叫阿福的女孩,從百度上邂逅了以下這篇文章。我覺得她的分析非常細膩而且有慧眼。貼上來跟同樣喜歡這部片子的大家一起分享:)


關於青春的喜劇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e6aed010089kk.html

文 / 張還幻


關於兩人。
 
岩井俊二擅長深入到青春的深處,冷靜而動容地將所有的影像一一描述。這次,主人公是兩個女孩——花,與愛麗絲。她們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在冬天寒冷的早晨穿過雪地去車站乘車上學,在學校她們一起學習芭蕾,她們的笑容水一樣輕易而輕盈地流淌著。春天來了,兩個女孩升入高中,換上新制服,在櫻花樹下追逐嬉戲,漫天遍地全是細碎的粉紅色櫻花,艷麗,嬌嫩,一如她們怒放的青春。

關於花。

一日,花注意到了一個同乘一班車的男孩。沉默陰沉的少年從不曾抬頭顧及周圍,始終沉迷於手中的單口相聲劇本,有時甚至獨自出聲念誦。隨著每天密切的注視,花對少年的迷戀與日俱增,她拿起相機,偷偷拍攝下了他的一舉一動。這是一種怎樣的欽慕?岩井的表述是這樣的——花坐在車站的木椅上,長長的圍巾拖在地上,拿著照相機的手頹然垂在身旁,失神地與面前的愛麗絲對視著。這是年少的愛戀,是最無望的期待,那樣的酸楚、單薄,身陷其中無法自拔的女孩怎能不滿懷惆悵。

進了高中後,花馬上報名參加了少年宮本所在的單口相聲社團,在他回家時尾隨其後跟蹤而行。宮本對手中的書是那麼入迷,低頭行走間撞到卷閘門,轟然眩暈,慢慢倒在路邊。清醒過來,他先是條件反射地念起了每天記誦的《壽無限》台詞,接著想起了自己的名字,想起了面前的女孩是新來的成員——這時,花驟然間來了主意,驚愕地提醒他,他曾對自己做過愛的表白,而既然他的大腦對此並未做出響應,花便一口咬定他喪失了記憶。宮本相信了她。

少女瞬間迸發的靈感將這一事件點石成金,創造了美麗的奇蹟。二人開始繼續先前的交往。他是迷茫的,面對嶄新的女友不知所措,而她努力著,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兩人始終無法達到默契。偶然中少年發現了花的電腦中存儲的自己的照片,對花產生了懷疑。電話中,他的表情一片空洞,喃喃追問花:你到底是誰。花毫不猶豫,又一次把責任推脫給他失去了的記憶,聲稱拍攝照片的人是他的前女友,愛麗絲。

她本打算將少年留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中的,但現在只能向愛麗絲全盤托出,與她假裝絕交,以便由她來扮演宮本前女友的角色。謊言在延續和擴散,一次的謊言之後必定會有更多的謊言來彌補和修飾。但,我們被告知的僅僅事關謊言嗎?事實上,這是對於記憶本身的思考與質疑:記憶,原是可以容人任意扭曲捏造的。

宮本找到了前女友愛麗絲,頻頻詢問從前二人交往的細節,問了又問,不厭其煩。可以想像,一轉眼間整段戀情和其間戀人都消失得不留痕跡,任是誰都不可能就此安心。愛麗絲手起話落,隨便指向身邊任何一樣東西都能信口講出一件又一件典故來。少年被這些細微的故事迷住了,漸漸根據愛麗絲的描述構建起了全新的記憶,他相信自己是愛過這個女孩的,那些她所講述的事,他是同她一起經歷的。

花對宮本這個來之不易的戀人盡心對待,但似乎總無法得到同樣的回應,越來越感到不安,尤其對愛麗絲與宮本的交往深感惶恐。花是內心堅定的女孩,她一心一意要得到宮本,想要走進他的生活,每一次意外都能急中生智,任何障礙必定要嘗試努力解決。對此,愛麗絲羨慕地說她,「不管怎麼樣都能很直接地表達」。


關於愛麗絲。

愛麗絲的父母離異,跟隨著母親一起生活。她表面比花活潑開朗,但內心中卻有許多的空虛和恐慌。年輕美麗的母親在快餐店遇到女兒,向身邊男友介紹說是鄰家孩子,並將她喚作花。花,你好,你好。母親燦爛笑著,一遍遍問候,暗示著女兒。花,再見,再見。母親似乎咄咄相逼,愛麗絲丟下飯菜轉身逃跑。

回到家裡時,愛麗絲繫著圍裙做起了小小主婦。那是凌亂到了誇張地步的家,四處堆滿了衣服和雜物,滿目擁擠。愛麗絲做好了飯等待母親約會歸來,若無其事對母親說:你已經是大人了,戀愛要以結婚為目的,錢不是最重要的。這番告誡初聽令人發笑,但值得注意的是,愛麗絲在低聲說出這些時,始終低垂著雙眼。女兒和母親進行了角色互換,但她並不真的那麼鎮定自若。碰見約會的母親,她心裡當然是亂的,回到家裡卻絕口不提此事,只是一直央求母親一同吃飯。這麼多我一個人吃不完……愛麗絲哀哀央求著,只想和母親一同吃飯而已,她的要求真的並不高。只有在父親的面前她才能做回一個小小女兒,和父親一起吃飯談天,溫順聽著父親的教導。可父女倆是難得見面的,分別時愛麗絲表現得依依不捨,望著車廂外招手告別的父親,低聲用剛學會的中文說:我愛你。陌生的中文從女孩嘴裡說出,生硬而青澀。

她也有過對於愛情的暢想,也有關於未來的期待。走在路上被星探發現,安排到影視公司面試,她欣喜萬分。然而一次又一次,她來到片場,對一切都那麼茫然不解,別人迫切的熱望更加襯托出她的無知和木訥,試拍時她是那麼不知所措,怯懦和不自信。在一個巧克力廣告的中她甚至表現得好像不會吃東西一樣——緊接著是她獨自大口大口吞嚥便當的鏡頭,形成鮮明對比。又一次得到被拒絕的消息,她禮貌接答完電話,不禁失望萬分。有一段鏡頭,她為了消減壓力在大雨中跳舞,從頭到腳遮蓋著厚厚的雨衣,獨自在空地上跳躍,旁若無人,姿勢古怪。女孩心裡大概也和這雨中的空地一樣吧,不是荒蕪,就是空曠。

這樣一個從天而降的少年……他是好友喜愛的人,她是曾經被他拋棄過的戀人……她總是甜甜地笑著告訴宮本,我們從前是這樣做,是這樣說的。越來越多的故事越來越離譜,她娓娓道來,好像真的沉浸在美好的記憶中。她為少年幻想了一段由自己扮演女主角的戀情,謊言太自然太順暢,早已背離了本意。事實上這些全部都是她心裡暗暗隱藏的期待,她是在為自己圓一個遙遠的夢。一次,兩人經過一棵大樹,愛麗絲告訴宮本,那是兩人初吻的地方。突然下起了大雨,兩人躲在樹下,相隔一段距離,各自看向前方,彼此無語。宮本是沉默而將信將疑的,而愛麗絲的神情,則是黯然神傷的疲憊。事實上,在愛麗絲編造出的故事中,她只是不願說出自己被拋棄的理由,這個問題她拒絕回答。她並不愛宮本。她鍾情的是那些隨心所欲編造的故事,是故事中和她相愛的少年。那是她內心始終渴求著而從不曾得到的溫暖的相互體貼……最完美的愛。


關於宮本。

宮本是個平靜,陰鬱,沉默而內向的少年,唯一痴迷的就是單口相聲,然而總是表演得呆板沉悶——相比兩個女孩,他的個性實在是太過黯淡平靜,波瀾不驚。迎頭一撞之後他突然面對了一個奇特而豐富的過去,他好像使出全力也無法接受這驚奇一樣,就好像他每每瞪大了眼睛發出的驚呼,這些太多的意外彷彿超越了他的理解力。他失去的記憶里應該有兩段戀情,兩個戀人,這都應該是他親身經歷過的,但現在面對一切總是無法理解。他不斷去往醫院檢查,對自己的記憶無法釋懷,在兩個女孩之間倍感迷惑,他原本沒有表情的臉現在越發深沉了。他到底愛誰?影片好像並沒有著重詮釋這個問題。岩井說,這個故事是想講述一個關於青春的喜劇。然而他一貫哀傷的風格依然沒有被摒棄,宮本不是這部影片中的主角,他更像是一樣道具,用以擾亂姑娘們原本平靜的生活,然後迅速長大成人。


關於三人。

夏天,三人同往海邊遊玩。因為宮本表現得太入迷興趣,花對愛麗絲已感不滿。在遊戲中愛麗絲拾得紅桃A獲勝,以玩笑為名要求宮本離開花。花對玩笑這個藉口不以為然,激動地衝上去,兩人廝打起來。積聚許久的矛盾終於爆發。

愛麗絲和宮本在公園遊玩,習慣性地又隨口編造,這次的謊言卻是可以被識破的,宮本終於明白,原來根本不存在什麼記憶喪失。愛麗絲先是道歉,終於掩面哭泣。既然在一起的原因已經不復存在,愛麗絲面對虛構的男友,又一次用中文說:「我愛你」,「再見」,兩人自此分手。
花則開始沉默,如宮本從前般沉迷於單口相聲,獨來獨往,時刻在喃喃地背誦台詞。

一週後,學校文化節開幕。花一定要宮本撕破和愛麗絲有關的紅桃A紙牌,兩人在教室裡發生爭執,花絕望離去。

在絕望和疲憊中花來到展覽廳,看到了阿福之前拍攝的女孩子們跳芭蕾的照片,陷入沉思。阿福為花講述《花屋敷》,那是花與愛麗絲相識並學習芭蕾的開始。原來,不只愛麗絲的生活有遺憾和殘缺,花也曾經歷過自閉與危機,是愛麗絲帶她走出了陰霾。花開始重新審視友誼,許久的堅持終於動搖,決定放棄執著。單口相聲的表演終於開始。舞台上進行著拙劣滑稽的表演,花和宮本兩人站在舞台邊上作出場準備。宮本在花背後默默替她繫著和服背後的腰帶,花承認了自己的謊言,並祝福他和愛麗絲幸福。

那是一段很長的特寫,花淚流滿面,一字字泣不成聲,在光影的暗處絕望而艱難地說:「其實,學長說喜歡我這件事,是根本沒有的。」到此,花全部的夢想破裂了。也許她曾經的堅定和執著也只是虛張聲勢,從一開始起她就明白,這一切都只能是個美好的夢想,但她還是盡力去挽留,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傾盡全力想要得到他的愛情,然後慢慢等著失敗的結局最終到來。說完這些後,花被掏空了一般虛弱。這時,宮本慢慢連接埠道:「有的。」花一下驚呆,眼淚再次洶湧而出。

而愛麗絲在又一次面試中跳了一段芭蕾舞,終於被錄取。這是一段很長的獨舞,空落的屋子裡一片片撒進的陽光上,女孩穿著簡單的校服,轉身,跳躍,表情寧靜,長長的髮辮飛舞著,從明亮的窗前旋轉進黑暗處,輕盈靈巧。此刻她與花對宮本獨白時一樣,用心傾訴著,不再費盡心機也不用瞻前顧後,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是她最受矚目的一次機會,讓她在眾人面前盡情表露自己年輕的希望與哀傷,將她之前所有的失落、黯然、沮喪全部彌補回來。而兩人的結局也是一樣,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樣,兩個女孩的故事裡,兩人有著一樣的燦爛一樣的傷痛一樣的失敗一樣的收穫。


影片結尾,花與愛麗絲像從前很多次那樣見面,一同嬉笑奔跑。愛麗絲的照片登上了雜誌,而她已不再在乎。兩人相對一笑,一同快樂地向前走去。


岩井說,在拍這部電影時,心裡始終在提醒自己,這是一部喜劇。但畢竟講的是關於青春的故事,青春則必然包含許多哀傷,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花與愛麗絲》的喜劇性質是從最小處,那些細小的動作來表現的,也是從最大處,即故事的結局來立足的。片中有些十足的喜劇人物,比如單口相聲活動組的負責人、愛麗絲面試時迫不及待要當明星的各種男女等,都是醜角式的,拙笨的。此外,三個主角的一些小動作設計得非常可愛,如花與愛麗絲在站台上注意到不遠處的兩個少年,竊竊評論時,兩個人的四條穿著白色中筒襪的腿在短裙下不約而同伸起,落下,整齊地做起芭蕾動作來;比如宮本表示驚訝時雙眼圓瞪,發出的那一聲「咦」;比如女孩子們一起時的玩笑嬉鬧。至於結局,自然可以說是皆大歡喜,各得其所,是喜劇的。

關於少女的友誼,卻是欣喜和哀傷共存的。花與愛麗絲從一開始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以致於兩人假裝絕交後,所有的女孩勸道:「不可以吵架喲!」第一次產生距離應該是愛麗絲看到花和宮本在一起,花為愛麗絲並未認出那就是站台上看到的男孩而慶幸。第二次則是在愛麗絲被星探發現時,花拒絕前去相陪。應該說,愛情和友情有時候會產生矛盾。宮本一事花始終瞞著好友,即便是在愛麗絲幫忙編造謊言時也只吐露些許。因為宮本是兩人一同發現的,還因為花對宮本始終沒有把握。最讓友情黯然失色的,是花怕宮本識破,要和愛麗絲假裝絕交。最本質的原因還是一種本能,畢竟愛情的特性是排他性的,相愛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世界裡只有自己和愛人存在。

不可以吵架,這句話說了很多次,提到這句話就應該說到那個叫做阿福的女孩子。阿福與周圍的女孩子相比,容貌顯然遜色許多,在許多場合不動聲色出現著。是她親眼目睹了愛麗絲與母親尷尬的相遇;是她最早發現兩個女孩的異常情形;是她笑瞇瞇一次次對她們說著,「不可以吵架哦!」;也是她拍下了女孩子們身著白裙精靈一般在光與影中躍動穿梭的青春影蹤;也是她,用故事為花重溫了和愛麗絲之間無可替代的友誼,終於結束了一切的委屈和不甘,使這個青春的故事如開始般美麗結束。這個女孩子真是有著驚人的洞察力呢,如同一個明晰通透的微笑著的女巫。或許,這是導演特地降臨的一個天使,讓青春實現一個心想事成的心願。

關於青春的喜劇。也許,青春根本就不是一個喜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