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三國之見龍卸甲--Three Kingdoms: 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

三国之见龙卸甲/见龙卸甲/

6.2 / 5,645人    102分鐘

導演: 李仁港
演員: 劉德華 吳建豪 洪金寶 狄龍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南牧羊

2009-02-04 20:03:44

雜碎《見龍卸甲》


《見龍卸甲》犯了大忌,因為拍的是趙雲。趙雲在老百姓心中所扮演的角色,近似於萊格拉斯之於花痴女,或者是紫霞仙子之於宅男們——每個人心裡其實都把這個假像對象皮鞭滴蠟了一千遍一萬遍,但就是見不得別人糟蹋了去。

而且不同於萊格拉斯和紫霞,趙雲男女通吃,老少咸宜。就連前兩天太平洋遊戲搞個發佈會,拉出一票80後團隊出來都叫「子龍訓練營」,slogen很有殺氣:「一抹紅纓重定南北」,只是站上台的那些小哥,個個領帶規整,西裝筆挺,著裝映面,顯得老氣橫秋的樣子,哪有當年雲爺白盔銀甲躍出喚「使君」那般英氣十足的光景。

——你看,我也是個著了趙雲道的人,被陳壽、羅貫中、橫山光輝和光榮公司害得很慘。男人談及趙雲,幾乎都不得不在心裡先認個忪。有這樣的心理存在,就是一切批判的基礎,否則——你把趙雲拍成癟三,那我tm認個忪,我的臉往哪兒擱了去?

看這部片子之前,先看豆瓣上的評論,鋪天蓋地的怒罵,但罵的內容其實單薄,無非說不忠於原著(或史實),台詞惡搞云云。知道了這片子的底,滅了高期望,倒是能夠安心買張碟,選一個晚上看完。

故事其實構思不壞,落鳳坡地名的更改也無所謂,羅平安角色的加入甚至是個小亮點——如果寫劇本的人本身再有點文彩,這劇本放到起點去,還能夠受到一次yy眾的眾星捧月。但電影畢竟不同於文字,不僅要有好的故事核心脈絡支撐,其螢幕表現力一定要超越觀眾的想像力平均水準。如果僅僅是與你我這般老百姓的想像力水準持平,那麼導演想拿「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趙雲」來搪塞

——「我就操你大爺……」  

何苦花我的銀子買票進場,來成全你那三流以下的表達能力?



以此來看豆瓣眾的憤怒,其實是對電影未能超越他們想像力的恨鐵不成鋼花了銀子沒爽到的受騙感。但是如此之多的人在不同時間裡,都在表達著大同小異的憤怒。除了證明趙雲人氣之高之外,彷彿也在證明了豆瓣的受眾類型太過趨同。

劉福貴麼,如果把他看作一個演員,他的電影我只買盜版碟。而之所以要買來看,完全是因為他的地位熬到那份兒上,所以要嘛本子不錯,要嘛其他演員不錯——如果《見龍卸甲》沒有maggie Q,而且不是演趙雲故事,鬼才去花十塊錢買張只有D9的盤子。事實當然也再次證明了這一點。這個老偶像,依然只是個偶像,從前是因為面俊,現在是因為勞模。從個人的角度,我該給予他的勤奮以尊敬,但從經濟學的角度,我還是覺得,丫這隻大泡沫不滅,不迎來個小陣子青黃不接的蕭條,香港演藝圈哪能再長出一茬兒的新人啊。

Maggie Q也不用多說,曾經是美人,就算現在已經快要遲暮,那麼這部電影對我的吸引至少也有個「來看美人如何遲暮」。何況Q美人側面扮相依然畫兒一樣的漂亮,片子的效果看上去,跟CG一樣。無甚的新意,但也沒什麼失望,驚艷這種東西,在這部片子裡是不指望了。

 
狄龍的關二爺,比起心目中的老關來說,猙獰了一點,但卻也因此突出了個性,好歹讓人印象深刻。那把二爺刀,做工粗了點,但也沒什麼不能容忍的。

劉松仁的曹操和濮存昕的諸葛亮是驚喜。劉松仁老戲骨,出場自帶戲,氣度透出了造型,曹操的范兒大致也就是那樣吧,至於長相問題,反正誰也沒真正見過。

濮存昕的諸葛亮演得頗好,一開始拔拉著飯碗,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節早期,師爺也就該如此,不與軍卒同嚼粗糧,何以建起三軍效力的最初威望。整體這個濮存昕版的諸葛亮,少了幾分仙氣,多了許多真實。我原本想笑丫說「為撒我這麼帥呢,又要趕下一個場子了」這段話太惡搞,突然一想,沒這種你內心強大到爆棚的自戀,郭敬明何以撐到現在,諸葛亮又何以撐到五丈原呢?
  
認同了這樣的諸葛亮,不代表著認同這樣的趙雲。嚼饅頭做馬仔不代表著趙雲被真實刻畫,這片子少的是《變形金剛》真人版那樣的神采——龍游潛水遭蝦戲的平凡我們都理解,但潛龍騰淵那一刻、存在所有人想像之中,但又超越所有人想像之外的輝煌,無論是在劉福貴那雙毫無神采的眼睛裡,還是大螢幕上展現出來的畫面中,都完全沒有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