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我不在那儿/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身不在此

6.8 / 61,168人    135分鐘

導演: 陶德海恩斯
編劇: 陶德海恩斯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凱特布蘭琪 李察吉爾 希斯萊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丁

2009-02-06 23:12:12

怎麼能從小眼兒出來呢


——簡評《I』m Not There》
    文/老丁
    
    有說迪倫是被拍傳記片最多的音樂人,當然這種說法沒有人去確切考證,況且也並非不是,因為迪倫自己人還健在,還遠不到蓋棺定論的時候。但可以確定的是,之前的迪倫傳記片普遍沒有什麼影響力,之前馬丁·斯科塞斯拍的《No Direction Home》只能算是人物紀錄片,但為什麼之前那麼多人的拍攝甚至編排成舞台劇都只能以失敗告終,也許是迪倫不像貓王或者麥可·傑克遜一樣擁有龐大的大眾票房號召力或者商業價值,還有大家肯定都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共識——迪倫實在是太難拍了。
    迪倫在流行音樂上的革命意義已經彪炳史冊,有關他的歌詞的文藝意義也幾乎成為一門「顯學」,多少次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並且就在幾個月前還被授予普利茲獎,但美國的傳媒界卻幾乎眾口一詞——不是迪論需要普利茲獎,而是普利茲獎需要迪論,他早已經成為一個標籤化的人,一座豐碑式的期待形象,一個凌駕於大眾之上的精神偶像。而他個人後期與外界的相對隔離,他成名之後對記者的若即若離,以及他自己卓越的個人保護意識以及能力,都讓「迪倫」這個符號被嚴重界定,但迪倫這個人又是一個非常不想自我界定或者被外界界定的人,這種虛虛實實的在場和不在場讓迪倫成為影像的最佳素材,也是最難觸碰並且最難表現的鮮活樣本。
    好在世界上不只有迪倫一個聰明人,在音樂上,在文學上,在政治態度和生活理想,不同的領域有各自的卓絕人士在維繫著生命倫理。領域之間有共融和互通,比如一切文學都是人學,所以迪倫也就並非不可表現,一種合理合適的影像,體現一個音樂人的生命歷程在越發顯得珠聯壁合。有鬼才導演之稱的托德·海因斯就是一個聰明人,這個在《Velvet Goldmine》(絲絨金礦)已經可見一斑,還有一層意義,據說之前好萊塢過去10多年已經準備了大把的銀子等著迪倫點頭授權,但迪倫最終只認證了《I』m Not There》的版本,並向托德·海因斯的劇組送上祝福,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看作是迪倫和托德·海因斯兩人的通融。
    一直被看作是噱頭的多人分飾一角其實並非沒有先例,早前就有一個音樂劇在表現同樣偉大的約翰·列儂,不同膚色不同性別不同國家用了9個演員來體現列儂一貫主張的「世界大同」。和托德·海因斯自己也承認,從《I』m Not There》還在醞釀的時候,他就早準備好了跳出《Ray》和《Walk the Line》的套路,用一種氣象萬千的張力來呼應迪倫,所以克里斯汀·貝爾、希斯·萊傑、理查·基爾、本·威士肖等人的面孔才浮出水面,而在茱麗安·摩爾等一乾女演員試鏡之後,在確定由影后凱特·布蘭切特中標,熟悉電影的人會會心一笑,因為單純從選角這一項,就可看出托德·海因斯慧眼獨具之外絕對有譜。
    望眼欲穿之後,影片先在威尼斯收穫一個評委會大獎和凱特·布蘭切特的最佳女主角,這幾乎是意料之中的事,金獅輸給的是張藝謀做主席的《色,戒》,但大家都已經不太在意。略為在意的是凱特·布蘭切特在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中敗北,大家也都知道,是屆奧斯卡,凱特·布蘭切特是最為風光的女明星,這些都是題外話。而真正影片開始的時候,迪倫首先是一個叫伍迪的黑人小孩,抱著把寫著「法西斯」的吉他到處遊蕩,好感立即又來了,因為大家還都知道,是誰真正影響了迪倫,而伍迪·格斯里才是「迪倫」這個符號真正意義上的父親。隨後克里斯汀·貝爾扮演的民謠歌手傑克,以及那個叫約翰的「再生基督徒」,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迪倫後期對基督和福音音樂的熱衷;新生代傳奇的希斯·萊傑扮演的擁有和迪倫一樣的婚姻生活的羅比,一個因為私人生活面臨分崩離析而被受糾纏的丈夫和父親;理查·基爾在錯亂的時空中高深莫測的老牛仔,隱喻因為摩託事故而從公眾視線中遁離的時段;本·威士肖版本的阿瑟因為一直迷戀19世紀的法國詩人蘭波而一直在闡述自己的主張和懷疑人生;更為驚艷的當然是凱特·布蘭切特,黑白影像,現實和超現實交織,亦真亦幻,陰鬱並且細膩,表情飄忽閃爍不定,脾氣古怪不著四六,分明就是在英國巡演和《Don』t Look Back》時代的迪倫,在汽車裡和艾倫·金斯博格隔窗對話的場景惟妙惟肖,坐臥的姿勢和彈吉他的背影都讓人叫絕……
    更讓人叫絕的,是托德·海因斯稱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生活中的真實迪倫,更沒有為了電影去採訪或者請教他,只是通過迪倫的唱片和影像資料來接近,一種保持著距離的接近,一種藝術上的邏輯接近,一種斷裂的破碎接近,托德·海因斯自己說:「電影從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6位迪倫會站在一起告訴我們,這個拒絕自己以往扮演的任何角色,不斷前進而又不斷否定自己的人到底是誰。」雖然啟用了不少好萊塢明星,但影片《I』m Not There》還真是拍給迪倫自己看的,拍給迪倫的研究專家和崇尚文藝的知識分子們,因為其中有關迪倫自己的生長背景,有關迪倫生長過程中經歷的垮掉一代、越戰、黑人解放、女權運動等時代背景,包涵了太多的「在場」資訊。對於同時代的人或者研究迪倫的人來說,這些資訊的存在是絕對必要的,而對於一般的迪倫粉絲,或者普通的觀眾來說,就顯得晦澀並且了無生趣,所以托德·海因斯劍走偏鋒,絲毫沒有討好大眾的意思;更難能可貴的是,就是對於那些標榜研究迪倫的專業人士也不啻為一種折磨,龐大繁雜的資訊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斷切換跳躍,在一種措手不及中完成著場景和畫片的轉接,故弄玄虛並且出其不意,不知道下一步銜接的將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這種方式的確相當「迪倫」。
    曾經在美國研究過迪倫的國內樂評人袁越(著有《來自民間的叛逆》,其中有大量篇幅講解迪倫),看過《I』m Not There》影片後曾放言,「我相信國內能夠真正全部看懂這部電影的人不超過10個」,他的意思應該自己是看懂的10個人中間的一個,這種說法還是一種可愛的執拗。其實電影的名字已經是「我不在場」或者「我不在那兒」,懂和不懂又有什麼的界限。因為單純從電影看,這是一部文藝片而非商業片,這是一種以迪倫的方式拍迪倫的影片,這也是之前拍過的林林總總迪倫傳記電影甚至音樂人傳記電影中非常出色的一部。而迪倫自己之所以選擇離開公眾視野,也許正是有那麼多的人想「弄懂他」,弄懂他為什麼一直在變,弄懂他為什麼可以「給時代代言」,弄懂他的音樂和他的歌詞之間到底是在講什麼,甚至弄懂他和瓊·貝茨之間到底有沒有愛情而又為什麼分手。那麼多人想把迪倫這個人神化,神化之後又有那麼多人想把迪倫這個神還原成為人,於是人神之間來回折騰,直到迪倫自己都厭倦了,於是選擇「不在場」,誰知道:「不在場」竟然也是一種「在場」,哲學意義宗教意義上的詮釋紛至沓來。所以不管迪倫自己是不是被拍傳記片最多的音樂人,但肯定是養活評論家最多的音樂人,貓王和列儂沒有活他這麼時間長,傑克遜又沒有像他這樣會寫歌詞。於是就他這樣的差勁嗓子,一個一般意義上絕對的糟糕歌手,讓流行音樂不在只是音樂,從這個意義上說,托德·海因斯拍出來的《I』m Not There》真是善莫大焉。
    「我不是什麼代言人,我只是月光下裸體的舞者」,成名後的真實迪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實在是有趣,有趣到無趣,因為已經被過多的闡釋,被過多的神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闡釋甚至還不如一定要爬到迪倫家房頂上窺探他私生活的行為更為可愛,但是沒有辦法,他自己有這個能耐成為一個能夠「預測風向的人」,即使到了後期躲進小樓,還是有各類的獎項等著頒譽。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無法脫離公眾,就如同作為一個現代人無法脫離現代,一個「在場」的人必須在場一樣。「I』m Not There」出自迪倫一張沒有正式發行的專輯《The Basement Tapes》,據說歌詞中有這樣的句子,「我總是在誘惑面前猶豫不絕/現在誘惑不再跟隨我/但我已不在那裡/我已遠去。」年近七旬的迪倫回首前塵往事也許會萬般寂寞,但其實,從電影《I』m Not There》中,從一干為電影做配樂的Pavement、Yeah Yeah Yeahs、My Morning Jacket、Pearl Jam、Television以及Wilco樂隊主唱全數在列,還有Sufjan 史蒂夫ns和Cat Power,Sonic Youth和Yo La Tengo,老一輩的Willie Nelson以及迪倫多年的好友Ramblin' Jack Elliott……其實大可不必寂寞,聰明人還是大大的有,迪倫自己應該還是可以欣慰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