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書--Black Book

黑皮书/惊惧黑书/黑色名册

7.7 / 80,660人    145分鐘

導演: 保羅范赫文
編劇: 保羅范赫文
演員: 卡莉絲范荷登 沙巴斯帝安庫克 桑霍夫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yzw

2009-02-09 22:16:34

黑白雜糅的人性創造出的歷史,也不會是那麼黑白分明



週五晚上,和老婆看了場電影《黑皮書》。

本來首都電影院裡有場梁詠琪的見面會,本來漏魚之網想去近距離見見梁詠琪,結果被老婆毫不留情地槍斃了,憤而言之:「梁詠琪有什麼好看的,劉德華見面會看看還差不多!」

事實上,老婆大概忘了,在殘奧會期間,我和老婆近距離見過劉德華,老婆當時嘆息道:「劉德華也老了!」

好在《黑皮書》是部不錯的電影,至少好過梁詠琪主演過的所有電影(周星馳的百變星君除外,對周星馳漏魚之網有偏愛),雖然此片中的男女主角我都不認識。

《黑皮書》不好歸於哪個類型片:二戰片?戰爭片?愛情片?人性片?懸疑片?好像都沾點邊,漏魚之網猜測也許導演有側重人性關懷的一面。

不是說戰勝的一方都是正義的,也不是說戰敗的一方都是邪惡的。列寧同志教導我們: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於每個個體而言,的確也是如此,具體人物要具體分析。

將某個具體的人劃到某個共性的團體中,這是大多數時候、大多數人非此即彼的思考模式。他們從沒想到過或很少想到過:他們認為的邪惡的對方中,也有自己這一方的人,甚至也有自己的影子。

有人說,二戰就是兩匹頭狼率領各自群狼的群毆,關鍵看誰的意志堅持到最後,歷史證明了史達林這匹頭狼看起來更堅韌、狡猾、驍勇些。

這麼比喻有一定的道理,可問題是,史達林這一方贏了,就證明史達林這一方就更富有正義一些嗎?歷史在二戰後不到50年的時間裡(如果從赫魯雪夫算起,那就不到15年)證明了,史達林的模式比希特勒的模式好不到哪裡去,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說這麼多的意思,當然是印證影片《黑皮書》中的一些觀點。《黑皮書》的地點背景是荷蘭,時間背景是二戰即將結束時期,人物背景是德軍和抵抗組織,故事背景是營救、掠奪與欺騙。

當然,導演沒有用巨大的戰爭場面去構造一個看似高尚、宏大的體系,甚至沒有用常規的、非黑即白的形式對每個人去判斷。他把歷史事實近似還原,把價值評判空間留給觀眾,這無疑是高明的、誠實的。

因為,導演知道,聰明、善良的人無需別人告訴他,誰是正義的、誰是邪惡的或者誰應該是正義的、誰應該是邪惡的。雖然這個結果也許遲到一些時間,但歷史終將會是公平的。

但也存在一種可能性,這一切只是漏魚之網對歷史和人性的良好期待。

也許,黑白雜糅的人性創造出的歷史,也不會是那麼黑白分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