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二十四城記--24 City

二十四城记/24城记/二十四城故事

7.1 / 1,363人    112分鐘

導演: 賈樟柯
編劇: 賈樟柯 翟永明
演員: 呂麗萍 陳沖 趙濤 陳建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策爺

2009-04-27 04:46:13

零落成泥碾做塵,二十四城花香盡---關於電影《二十四城記》


題記: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嗎?顯然不是,賈樟柯的重復和固執顯露無遺,觀眾對他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更多的東西,而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小標題。可這又是一部實驗性比較強的電影,它讓我思考一些關於即時美學和戲劇美學的互補價值。

關於賈樟柯的即時美學:
與眾多第六代電影人一樣,賈樟柯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步入影壇,在創作實踐中,為了個人歷史與整個中國改革歷史雙重真實的需求,他採取了疏離或者靜觀的表現手法,戲劇性大環境的省略,畫面縱向深度的開掘,長鏡頭的運用,含蓄安靜的表演方法以及具有較強實感的音畫配合等等後來對於年輕一代的中國電影人影響深遠並頂禮膜拜。
謝飛導演說電影學院30年培養了兩個天才,一個是張藝謀,一個就是賈樟柯,相對與張藝謀,賈樟柯在世界影壇的學術性地位還要更高一些。從《24城記》來看,電影將即時手法和戲劇表現做了一個大膽的結合嘗試,姑且不說效果好壞,單從形式上是值得鼓勵的。雖然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偽記錄片,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去表現,或者是賈樟柯的江郎才盡。
有人說看完《24城記》,開始對賈樟柯審美疲勞了。賈樟柯像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 賈樟柯像個玩泥巴的鄉下孩子,身上永遠帶有濃濃的泥土味,他的特長就是捏泥巴,捏好了拿到城裡給人看,有一個城裡人覺得他捏的不錯,就買了下來,小賈一看捏泥巴可以賺錢,就回家繼續捏,捏好再拿出來賣。買他泥巴的人為什麼會喜歡他捏的泥巴呢?難道他捏的泥巴很有藝術價值嗎?沒有,P都沒有,人們之所以買他的泥巴,是因為他們小的時候也都捏過泥巴,小賈捏的泥巴喚起了他們對兒時的回憶。
這話說的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從一個藝術表現者的角度去評價賈樟柯,他的電影是毫無美感的,因為他缺乏藝術家對形式的想像力。所以他不可能像張藝謀一樣,哪天能成為奧運會開幕式的總導演。而且賈樟柯對於自己電影的環境表現手段過於單一,都是將散落的個人安排在一個變化中的小生活圈子內,比如三峽地區的拆遷戶,山西某縣城,一個主題公園,以及被改制的國營工廠等等諸如此類。從內容上看無非幾條簡單的敘事線索,然後貫穿前後完成他對當下變化中中國的歷史幽思和對勞苦大眾命運的同情。
《三峽好人》曾經讓我眼前一亮,影片中的一些隱寓性的表現手法同他的即時美學結合和非常好,是充滿才氣的作品,但是《24城記》則過於回歸平淡了。可以看的出來,童年在山西小城的生活經歷對賈樟柯的導演美學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但藝術畢竟需要提煉和開拓,張藝謀的優勢在於能夠不斷改變自己,從文化反思的經典美學到流行美學都被他運用的相對成功,但是賈樟柯卻很難做到這一點。
當24城落幕的時候,我不希望賈樟柯也落幕,也許真正的大師一輩子只拍了一部電影,那就是他全部的靈魂和才華的貢獻,就像偉大的小津安二郎。但是歷史的縱深則是需要被人不斷挖掘的,一個人童年時期的意識落成永遠承擔不了歷史大變化時期的精神提煉。所以,賈樟柯想要超越自己,應該必先超越自己的童年,站在更高,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問題。
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華。關於賈樟柯導演,我希望若干年後,還能聞到芙蓉花的香味,而不僅僅是謝幕後的飄香逝盡……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