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七龍珠:全新進化--Dragonball: Evolution

七龙珠/龙球进化/龙珠

2.5 / 79,407人    85分鐘 | 100分鐘 (uncut version)

導演: 黃藝瑜
編劇: Ben Ramsey Akira Toriyama
演員: 賈斯汀查特文 朴孝俊 鍾潔咪 艾美羅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iver

2009-05-18 08:01:20

無根的美國


 看看豆瓣上的評論吧!有人把一整頁的篇幅寫滿了「我操你媽 」。我看了哈哈大笑。很有創意啊。這似乎又證明了那個理論:「審美是普遍的。」這話是康德說的,哈哈。人們對於藝術作品的好壞自有領會,不會把好的說成壞的,垃圾捧上天。真有這種情況出現的話,它一定包含了一個外在的目的。意思就是說,金錢啦,商業啦,等等,種種功利的目的已經進入他了。這恰好是如今很多人的情況。所以,我們的前提是一顆真誠的,對美保持自由的心靈。
  
 所以,我看見你們罵,似乎有那麼一點「心有慼慼焉」的味道。這是我很久未曾感受到的,「他鄉遇故知」的感懷。之所以是「他鄉」,是因為我感到我離開家鄉太久了。關於《七龍珠》,關於那些年少的冒險,那些守在電視機前的黃昏,它們曾是我的家鄉,也曾是我背起行囊離開的地方。我把兒時的幻想與希望,夢想與願望藏在遙遠的地方。又或者說,其實我是拋棄了它們。我長大了,我把自己暴露於人生與世界裡,我唱憤怒的歌,我痛苦地思考著。我至今仍不為我義無反顧的離開而後悔,因為我明白人總要成長,因為我明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總有不同的熱愛與信仰,因為在我離開的時候我就明白,總有一天我將回到故鄉。
  
 那時我看著同樣已經長大的孩子,就像看著漂泊天涯的故人。然後吟一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你們的回憶和感嘆我都瞭然。
 你說每天都盼望著早點放學回家看,晚上6點多的龍珠幾乎成了過日子的唯一動力,和同學討論前一天的龍珠劇情成為了唯一的娛樂。
 我如同歷歷在目。
 你說我們爭執於龜派氣功和龜仙波哪個好聽, 爭執於到底是叫樂平還是牙木檫,還有到現在也無法想像貝吉塔和布爾瑪上床是怎樣的情景...
 原來這些疑惑,我也曾有過。
  
 那些拍著畫片的日子,那些餓著肚子去買一本二毛五的漫畫書的日子,那些擠在小賣部的黑白電視機前的日子,那些在課本上一心一意畫畫的日子……不管我是否經一一歷過,它們對我來說,是「存在」的。
 那些熟悉的名字背後,有太多的故事。那是老友重逢聊到天亮也聊不完的故事,那是令我們魂牽夢繞、滔滔不絕的故事。我最喜歡海德格爾的一句話:「命名,是召喚事物入情境。」那些未曾經歷這個「情境」的人,又怎麼能明白呢?
  
 這一切,這一切回憶,是我們的根啊!它是如此龐大如此深厚,我如何一一訴說?我小的時候曾寫過太多的文字,流過太多的淚。如今,我已不知如何訴說,那許許多多許許多多關於《七龍珠》的故事,它們充滿在生命中的那段日子裡。
 無根的美國人,又怎麼能夠理解呢?
  
 東方的文化一直是一種深深紮根於大地的文化。每一條虬勁而飽滿的根都沾滿泥土的芬芳與溫暖,每一條堅實而隱忍的根都充滿大地的血液與寬廣,每一條穩重而謙遜的根都汲取著大地的平靜與力量。
 而美國人實際上是無根的。因此他們感到浮躁;他們感到不安;他們感到快樂很淺,輕易消散;他們感到沒來由的憤怒。
  
 在此沒有貶低美國文化的意圖。只是,它與東方文化的確不同而已,不同到幾乎難以交流。而這又是因為美國人。他們太自大。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只要他們認為是對的,世界就將接受其為對的;他們認為是錯的,世界也將抨擊其為錯的。他們永遠只以自己的方式看問題,他們甚至都不願嘗試著以東方的角度來看東方,嘗試著進入東方來理解東方。於是他們看見的東方,就永遠只是美國式的東方,充斥著歪眼睛大嘴巴的「東方美女」。
 美國人其實是很無知的,他們對世界的了解約等於零。他們的新聞里幾乎全是國內新聞,他們只滿足於看自己的國家。他們對世界漠不關心,因為他們覺得美國就是世界。
  
 他們根本不了解東方。東方的孩子徹夜練功是不會作弊的。你看過小悟空作弊嗎?因為東方的孩子信仰「勤奮刻苦」,東方的孩子心裡埋下了「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東方的孩子深知「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的故事。東方的「苦盡甘來」的吃苦精神,是與千百年來在土地上的勞作緊密相連的。這一點,崇尚享樂的美國人,依然無法接近。
 東方的孩子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在大敵目前的緊要關頭,一定會催促自己加倍地努力。你一定記得悟空在飛船里徹夜地練功。大敵目前,東方的孩子至個人於度外,以天下命運為攸關,哪裡會需要什麼愛情的獎賞才肯認真?
 東方的孩子是不會在生日上丟下爺爺不辭而別的。東方的孩子懂得什麼是孝,什麼是親人的愛,什麼是感恩,他怎麼可能讓爺爺煮好了熱氣騰騰的食物而獨自面對著一桌的冷清?
 東方的孩子是不會想著用功夫追女孩子的。那樣的人不會成為一個故事的主角。在學校受一群人欺負,終於有一天覺得不能再忍,就瀟灑地教訓了他們一頓,順便吸引了愛慕的女孩。這全是美國化。美國化。
 東方的孩子們結伴而行是不需要什麼利益關係的。他們在確認了彼此不是敵人的下一刻就自然地一起上路了。他們熱愛「萍水相逢,邀約而行的」的情懷。他們樂於抒發「不打不相識」的豪邁。哪裡有什麼「條件交換」?你如何想像一個有心機的悟空?
  
 「同伴」這個概念,是根植在古老勞作裡的情懷。一念叨這個字眼,天涯風塵,歲月踏歌的氣息就撲面而來。這在個人主義的美國,又怎能理解呢?他們太過於信奉獨立,以致於「友情」這樣的概念是如此的淡漠。可我們都知道《七龍珠》是關於偉大的愛與友情的啊!這是我們少年時代為之熱血沸騰的東西啊!是友情換回了悟空那顆屬於人類的心,哪裡是什麼「相信自己」這樣美國式的個人英雄主義?
  
 所以我痛恨它把布瑪與悟空幾乎是割裂開來。你以為是兩對情人在那裡擺著為了對稱啊?布瑪和悟空的友情是如此重要。他們在年少時相遇,他們一起經歷過所有危難與化險為夷,他們在一起成長,直到他們都各自結婚生子。他們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他們隨意地招呼、說話,然後在年老時懷念起這麼一個朋友。
 你生命里無論多熾烈的感情,都抵不上這樣一個老友。
  
 或許是我年幼時的偏執,我太過於喜歡布瑪站在悟空身後的樣子。我多麼希望他們可以一直那樣,「趕快去冒險吧,世界是個大寶藏」。
  
 感謝Emmy Rossum,無愧於《歌劇魅影》中那朵動人的玫瑰。她是本片唯一的亮點。我看見她就開始落淚。
  
 那是我曾將其珍藏在心中的畫面:年少的布瑪紮著馬尾辮,手裡拿著龍珠探測儀,睜大了眼睛望著小悟空。天真的小悟空那時比布瑪矮一個頭。他舉著如意棒,一臉緊張。
 那是出現在最後幾頁裡的畫面,鳥山明先生在底下動情地寫道:「很多年前,故事就從這裡開始。」旁邊是長大了的悟空那凝望的側臉。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我捧著這幾頁紙,在陽台上嚎啕大哭。
  
 我們的根里,是世世代代落在土地裡的情感與記憶。這些,美國人又怎麼能懂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