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變形金剛:復仇之戰--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堕落者的复仇/变形金刚狂派再起(港)

6 / 429,952人    150分鐘

導演: 麥可貝
編劇: 艾倫克勞格 艾力克斯寇茲曼康特
演員: 梅根福克斯 西亞李畢福 喬許杜哈明 雷恩威爾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en

2009-06-26 02:20:42

於是《變形金剛2》還是要在影院看


《變形金剛2》(以下簡稱《TF2》)的零點首映,UCG觀影團組織了史上規模最大的集體行動。21人捧場的記錄,估計得到《變形金剛3》上映時才有被打破的可能。對於該片的觀影感受,多哥的劇透版影評基本上還是挺有代表性的,而Gouki則更直接地表示,接下來要儘快再看一遍IMAX版。

至於本刀,我的直觀感受如下:

這是一部教科書式的好萊塢商業電影,場面火爆、情節跌宕,三分鐘一個笑料,五分鐘一個火爆場面,全片幾無冷場——當然,前提是《TF2》說的是變形金剛們的故事。而這一切,都已經值回票價了。

不過談到所謂人文價值、劇情邏輯、意識形態,當你嘴裡塞滿爆米花時,對著別有用心的質疑者來一句:「Who care?」,看著對方錯愕的眼神,那感覺其實也挺爽的。

本以為少年時痴迷變形金剛的一代人,對影片應該表示整體上的認可,但今天和一個年齡相仿的老兄聊起來《TF2》,他上來第一句話「《TF2》真爛!」,如當頭棒喝,還是把我給砸蒙了。

具體一聊,原來此公最不滿的竟然是片中關於變形金剛們的一些設定,如機器人會魔法是讓他最無法接受的。而金剛們文戲太少,幾乎全部淪為配角,則讓他覺得影片該改名為《魔戒之山姆送粉記》。

平心而論,他的這些看法的確也挺中肯,墮落金剛老前輩在金字塔頂舉起法杖那一刻,本刀也是被小雷了一下,但隨即釋然了。畢竟「墮老師」是以變形金剛們的祖先十三賢人之一的身份出現的,不管這種文明是基於何種形式的生命,在其社會發展的初期,巫術是必然會出現的東西。

當然,要想理順這個思路,我們首先要擺脫「變形金剛是五面怪在生產線上製造出來的量產化的機器人」這一既有認識。理解不了這一點,那你就只能和那些考據派的「真TF飯」們一起去怨天尤人吧!

認真,你就輸了!這句話用於解答《TF2》是否「忠實原著設定」的疑問,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至於變形金剛們的戲份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大膽的推測。

《TF1》在全球範圍內的巨大成功,讓美國當局驚喜地發現了又一個展示「美國精神」的絕佳平台。別告訴我你覺得美國強大到根本不需要這樣幹,金融海嘯爆發前,美國可能沒必要這樣,但現如今,美國精神正在遭受經濟衰退失業劇增等的嚴峻考驗。在這個時候,已經夠煩的老百姓們,在影院基本上再也看不得什麼鬧心事兒了。

那這會兒什麼最對觀眾的胃口?顯然是以「自由、團結、博愛以及個人英雄主義等等」為賣點的美國主旋律電影。而這也正是好萊塢最擅長的類型之一,而說到把握和拿捏此類影片的能力,導演麥可·貝(以下簡稱麥老師)更是一等一的好手。既然萬事俱備,那大家自然一拍即合——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得到了美國軍方的大力支持,大量的現役戰機和坦克以及軍隊成為影片的道具。觀眾們在電影中所看到的那種美軍形象宣傳片式的鏡頭,也充分佐證了這一點。

軍方下足了本錢,麥老師肯定要投桃報李——於是,曾經在《TF1》中單槍匹馬即可掃平美軍基地的霸天虎戰士,在《TF2》中竟然成了艱難掙紮在M1A2戰車炮火中的可憐蟲。

當然,你可以說這些當了炮灰的霸天虎是剛剛孵化出來的菜鳥,他們的失敗是因為嚴重缺乏戰鬥經驗。但不可一世的大力神,在電磁軌道炮的進攻下一擊即潰,已經將事實說得很清楚了——任你恐怖份子再狡猾,也鬥不過我們英勇的美力堅戰士!

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簡單來說就是,在面對霸天虎這一外星恐怖組織的襲擊時,如果要突出人類的抵抗,那機器人們的戲份自然會受到影響,不管你是狂派還是博派。

換個角度,從主創們的角度來看,讓人類來擔綱主角,比讓機器人來演還是要省成本得多。電腦特效再牛B,炸個金字塔航空母艦啥的沒問題,用來充分展現機器人的喜怒哀樂,還是會有些力不從心。畢竟,大黃蜂那種「傷感如尿崩」式的澎湃表演,出現一兩次還能算個不錯的笑點,但要都這樣處理,整部電影將完全陷入失控。

實際上,就戲份還不算太少的擎天柱、大黃蜂、威震天和紅蜘蛛幾個來說,我感到眼前出現的幾乎就是當年動畫片中的人物。當然,或許是為了彌補觀眾對「邪不勝正」的期待,雙刀雙槍版的擎天柱比上一集要英勇善戰得多。

特別值得一提的威震天和紅蜘蛛,這老哥倆的對手戲幾乎就是當年動畫中的翻版。一個狂妄自負野心膨脹的恐怖組織首領,一個時刻想著篡權的奸佞老二,實在是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歡樂。

記得有一個鏡頭是F22狀態的紅蜘蛛極帥氣地在金字塔上空甩出一條優雅的弧線向螢幕左上角飛去並出畫,緊接著半秒鐘後,鏡頭沒轉,彷彿受了重擊的他狼狽地摔回到金字塔尖上。接下來便是威震天的一頓怒斥,這組鏡頭讓我笑到肚子疼,彷彿回到了兒時的電視機前。

「這集拍得感覺像看動畫片一樣!」記得在從影院返回的路上,同車的雷電小朋友如是說,而這也是本刀在觀影結束後的感受之一。弱化到純爆米花級的劇情、形象鮮明到全面臉譜化的人物、再次挑戰視覺極限的機器人「肉」搏,這些無一不是讓電影變得更「沒內涵」的元素。

但我們不妨再換個角度,除了通常商業電影的元素,《TF1》的成功要素是什麼?懷舊和創新。懷舊在哪裡?那些塵封在觀眾記憶中的角色們。創新在什麼地方?在於對變形金剛機體的全方位重新演繹(別告訴我說你看《TF1》時發現擎天柱不再是小時候那個高大全的英雄)。

《TF2》其實仍然是這個思路。只是,在視覺衝擊力的邊際效用遞減前提下(還記得《TF1》時,擎天柱在山姆面前變形的那一幕帶來的歡呼聲吧?《TF2》時,複雜數十倍的大力神進行組合時,都沒有讓觀眾們HI到這個程度),創新之路已經越來越難走時,如何更有效地發揮懷舊的作用?

麥老師們估計拍了幾天腦袋,想到了一個辦法——乾脆咱就按照當年動畫片的思路,加點新角色、加點大場面、加點笑料,來搞一個真人動畫片吧!這個辦法不高明,但目前來說,效果還不錯。起碼在片尾紅蜘蛛勸威震天撤退時的那場,我的確看到了那個在當年動畫片中永遠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的威震天。

總的來說,作為《TF》三部曲的第二部,《TF2》基本完成了任務,商業成績應該不用擔心。如果調整好心態,就當自己回到了那個「姑娘雖好,但不如變形金剛好」的少年時代,那麼,你一定能在這部影片中得到充分的觀影樂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