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我不在那儿/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身不在此

6.8 / 61,168人    135分鐘

導演: 陶德海恩斯
編劇: 陶德海恩斯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凱特布蘭琪 李察吉爾 希斯萊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olly Zheng

2009-06-27 18:50:40

人的一生有多少個片段組成---電影需要實驗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不得不說,今年還是看到了一些好片的,可惜這部是去年的。只不過剛好今年在百老匯上映而已。Todd Haynes的片子真是不用說什麼了,就是一個字「好」。和我一起看電影的是鮑勃•迪倫的粉絲,甚至還專門買了口琴來學。觀影過程中還給我解答了很多特別設置的點,使我對此片的理解加深了一步。對於鮑勃•迪倫的生平我不了解,傳記也沒有看過,聽過的歌曲僅限最出名的幾首,還是在英語課堂上聽的。所以想必了解此人的觀眾會更加對這部電影感到認同。

    電影結束我對旁邊的朋友說,這種程度的實驗性質是我剛好可以接受的放入電影的份量,起到了讓觀眾理解電影又不惡俗的良好作用。《I'm not there》延續了《天鵝絨金礦》裡的實驗風格並且更進一層,啟用了6名演員描述同一個人的一生,從膚色到年齡甚至性別都不一樣,和題目《我不在場》呼應的剛好。裡面具體的那許多閃光點我就不一一來說了,相信大家在人人閱片無數的今天也能夠分辨出來。

     這次決定來談談關於實驗手法運用於電影的問題(這句語法真官方)。一般來說我們把電影分成:劇情,記錄,實驗三種,當然近幾年出現了Dramadocu等形式,也只是變體而已。在學校學實驗片時,大家都覺得只是好玩,但沒什麼用,你拍的那麼虛幻80%得靠導演自己解釋怎麼可能有觀眾,最多只能把自己標榜為搞藝術的附庸風雅而已。後來老師說了一句話讓我恍然大悟,他說學實驗片的目的是為了把實驗元素加到電影裡。於是後來用來舉例的片子《迷魂列車》《橡皮頭》等等都成為了我的最愛影片。實驗手法用好了絕對能讓觀眾更加貼近電影深刻理解人物心情,起碼也具有教人眼前一亮原來電影還能這麼拍的欣喜。

    說起實驗手法David Lynch是不得不提的,當然他更加實驗,而Todd Haynes偏商業。《穆荷蘭道》似乎有些過於實驗了,以致於大家看不懂劇情,但David Lynch的牛X就是他什麼都不解釋,讓所有的影評家自己去想,於是在做完這部片子的Research後,我覺得這片子太厲害了,也不知道是本來就有這些意思還是影評家的想像力讓這電影變得更加有意思,然後發現David Lynch其實是實驗了觀影者。

    回到《I'm not there》,一部片子是商業好還是不商業好這樣的萬年難題擱到一邊,不管怎麼樣專業和非專業都喜歡的片子肯定是好片子。音樂人傳記類的片子是極容易拍的惡俗的,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這類按時間順序描寫,整段鋪墊音樂的電影。能在看似無法突破的題材上有所建樹,方可見導演編劇功力。

    昨天Michael 傑克森過世的消息幾乎是所有新聞的頭條,我也寧可相信這不是真的,但是在這樣的年齡結束他絢麗的一生似乎剛好。相信馬上就會有Michael 傑克森的傳記電影出現,我還是希望讓Todd Haynes來展現天王的一生,太擔心別的導演毀了MJ。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