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相至上--Nothing But the Truth

真相至上

7.2 / 33,373人    108分鐘 | Canada:108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洛‧路瑞
編劇: 洛‧路瑞
演員: 凱特貝琴薩 麥特狄倫 安琪拉貝瑟 亞倫艾達 薇拉法蜜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妙荔

2009-07-26 22:55:39

真相的利刃


「A man leaves his family to go to the jail to protect the principle, and they name the holiday after him. A man leaves his children to go fighting a war and they erect a monument to him. A woman does the same thing and she’s a monster. If we back down, what we』re saying, Albert?

Trust a reporter as long as she’s not a mother, 『cause they』ll crack. The truth is, if I had known that writing the fucking story would separate me and Timmy, I would never done it. But here we are, the story’s been published and the path’s been chosen, and there’s no way back.」

 

因為是講述女記者所代表的對真實的追求與檢察官所代表的對國家利益的維護之間的矛盾,所以我對此片興趣很濃厚。看過之後也很喜歡。但由於我對美國司法體制的不了解,因此對於女記者被控訴、被投入監獄,之後出來後再次被投入監獄的這個問題理解得。上次給劉乾坤同學說這影片,讓他回去看過之後給我說說這個問題,至今未有聯繫,因此也就不得而知。

儘管女記者最終被投入了監獄,但至少可以看到的是在美國,個人是可以在國家利益問題上進行公開審判的,至少的至少,還能有所辯駁。但是對比一下,在貴國,遇到觸犯國家利益(其實說白了是黨政利益)的問題時,基本沒有什麼審判一說,直接被國安秘密帶走然後關押是通行的做法。據說七月一日那天,香港還有民眾舉行遊行,有的人是為那個寫了某某憲章的被關押的作者而喊冤的。這裡就不多說這些事兒了,部落格被和諧事兒小,人被和諧事兒大。話說我還想留在喧囂的煙火俗世中多吃兩口美食多看兩眼俊男呢。

影片令我感興趣的還有另一方面的問題,正如開篇的那一段話,這是女記者Rachel對她的辯護律師所說的一番話。非常精闢而發人深省。

Rachel剛剛被關押時,新聞界為其鳴不平,發表言論攻擊政府的行為,為Rachel辯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力量的懸殊漸漸顯現,一個弱小的個人是難以從時間和精神上與強大的政府權力對抗的。可看的戲碼就在此時出現,她開始承受逐漸被新聞界淡忘,丈夫由最初的支持變成主張妥協,孩子也和Rachel漸漸疏離,而丈夫的生活里也開始出現別的女人。普利茲新聞獎題名並未給她的困境帶來多大改變的動力,儘管有著名電視欄目對她重新產生關注的衝動,但這種衝動並非是因為她的報導具有多大的現實意義,而是出於對一個女人的好奇,對她所漸漸失去的好奇,對她眼睜睜看到自己正處在被消解過程中的恐懼、害怕和孤獨產生好奇。新聞輿論本可以起到的推動力量由此發生轉向,她被徹底地拋入了一個無人顧及和理解的境地。一開始或許人們都憤怒都同情,對她的堅持和勇敢表現出最大的敬佩。可是到了最後,人們則變成了對此舉的無法理解,對這個人的憎惡和鄙夷,她的堅持倒成了一出滑稽的、無意義的表演。

一個男人為了偉大的正義做出了犧牲,他很可能被載入史冊,被世人銘記住。而一個女人做出這樣的犧牲,人們往往就會選擇殘忍地關注她的痛楚而忘記施予援手和給與敬意,人們會看到:哦,這個女人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孩子,她承受了放棄家人的惡果,她註定孤獨一生。這樣的語調裡帶著一種不容反抗的強權式思維和隱秘的詛咒。

影片的最後以巧妙的方式交代了Rachel所堅持拒絕透露的線人身份,原來是那位特工母親的女兒。觀眾看到這裡多半會有所動容,倍受震撼。Rachel是為了保護這個小女孩的承諾而選擇放棄自己的可能獲得自由的權利的。我不願意從母性的意義上去理解這個舉動,它令我感動的原因乃是從中同樣可以看出作為一名女性,同樣具備堅韌的品質和高貴的德行。

導演並未清晰地要觀眾去支持什麼反對什麼,也沒有試圖讓觀眾站隊的傾向,他只是呈現:在所謂對事實的追求中,是不是一切事實都是好的,都是無害的?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問題,它需要面對理想和現實的衝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