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求愛守則--Rules of Dating

恋爱的目的/求爱守则(台)/恋爱法则

6.3 / 587人    South Korea:121分鐘

導演: 韓在林
演員: 姜蕙姃 朴海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irena

2009-10-12 03:40:19

這部片用來懷念,韓影的下半身題材曾經很妖艷~


片名叫做戀愛的目的,朴海日和姜惠貞也用盡了渾身解數,告訴我們男女之間的交往方式,大可不必遮遮蔽蔽欲擒故縱,想上床、想在一起很簡單,幹嘛沒事閒著你來我往的那麼多廢話。實話說,朴海日在影片中的直白有點讓人心驚膽顫,「你濕了嗎?」這樣的台詞出現在倆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刻實在讓觀者汗顏,但這個火爆的開場也讓隨後的愛情拉鋸戰跳出了慣常路線,滑向了火花四濺的愛情角力中去,不得不說這著實是個,好開頭。愛情片的話,劇情方面其實就沒有太多說法:朴同學看到姜小姐就愛,耍盡一切無賴手段要求姜小姐就範;姜小姐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上床可以,但是總得給我個理由吧,不是因為愛情的話那就乖乖付錢。如此,乾柴烈火就此點燃,一發不可收拾,繼而顯而易見的失控:朴同學下半身得逞之後無法全身而退開始了上半身的依戀;姜小姐更有趣,躺在朴同學的懷裡像小貓一樣安全的睡著了覺。倆人在一起的時刻如此甜蜜而簡單,以致於看到朴同學一臉無奈的問起同樣一臉茫然的姜小姐:「你真的有失眠症嗎?」時,偶的臉上不自覺的掛起笑容。而或許從下半身過渡到上半身的愛戀,本來就不是咫尺天涯那麼遙遠。

實話說,探討男女之事的韓影慣常喜歡走兩個極端:要嘛像純愛電影一樣執著於愛情的願景,死心塌地的非誰不可,通常的台詞是「沒有你我不能活」,裡面全是俊男靚女淚眼婆娑,整個就是一宣傳綠色環保愛情的公益廣告,更貼切或許是韓國肥皂drama的加長版。另一個極端來自於堅持不懈的洪尚秀,在那裡男人完全就是一野獸,每天呼哧帶喘的等待一個女人來一段例行公事的活塞運動,愛情之類的上半身嚮往完全成了狗屁。但是苦笑一聲,想上床和真心喜歡你會不會有如此深的gap以致於不能填平,還是將兩者區分開本身就是有問題的(當然我想在洪導的腦袋裡,上半身這個嚮往存不存在是值得懷疑的)。所以兩個人之間,不管男女如何排列組合,都或許既有下半身的樂趣也有上半身的博弈,單就戀愛這個命題來說,缺了哪一者最後都不能成立。

一直怨念影片結尾部份的生硬轉折,戲劇衝突來的太刻意讓人不爽,糾集男人和女人誰傷害了誰沒有絲毫意義,畢竟兩個人最後手挽手走在了一起,不是嗎?這個時候耳邊突然浮現莫文蔚娓娓道來的念詞:「男人大可不必百口莫辯,女人是在無需楚楚可憐」。確實,愛情就是一瞬間看對眼的緣份,比起一切甜言蜜語是非評判,兩隻的心靈和身體靠在一起就是最應該正視的現實。

當然,說起這部影片就不得不提到影片的男主角朴海日。一直以來他是我認為忠武路上最有可能成為巨星的人物(如果還有另一個人的話,那個人是河正宇。所幸,兩人走的是不同的路數)。具體來說,與同輩演員比起來他將兩種類型片的角色演的出神入化冠絕同類型:一個是耳熟能詳《殺人回憶》裡的嫌疑犯,不多的台詞便演繹出內心豐富的層次,以他當時的年紀和閱歷講實在是驚人;而另一個就是《戀愛之目的》裡的這個無賴男,這個角色讓人又愛又恨無法割捨,如果你覺得這樣的表演並不夠震撼,那你一定是錯過了他之前諸如《人魚公主》或《菊花香》這樣的作品。

8過,看的電影越多就越認可編導的重要性,尤其像在韓國這種資產階級情調特別濃厚、盛產小格局電影的地方更是如此。韓國電影永遠不缺好演員,編導才是成就精品的key,反過來說,沒有編導,演員演出花來這個作品都還是缺陷明顯(韓在林的第二部片子便是佐證)。所以說像韓在林這樣很讓人驚艷的編導,第二部片子就應該更加深入的探討下自己擅長的問題,幹嘛要跟老宋搗鼓出那樣一個片子,怨念(當然我知道,導演有導演自己的追求,或許他在這個題材上黔驢技窮了也不一定,只是怨念)。

最後時間閃回一下到2005年,在那一年年末的青龍獎上,最佳影片中並沒有這部精彩的小品,角逐是在《你是我的命運》、《選擇》、《馬拉松》、《血之淚》和《歡迎來到東莫村》五部影片中展開的。而在表演獎項上,男女主角分別提名青龍獎,但單說男主角一項,同時提名的就有黃正民、李秉憲、曹承佑和柳乘范四個強敵,並且每一個人憑藉提名的作品都屬上乘。聯想到今年釜山以來河正宇憑藉《精彩的一天》不斷封王,真是感慨。實話說現在給小河同學封王未免太操之過急,大環境不好就習慣趕緊拉人上位,殊不知他其實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所以,如果今年年末青龍要還是給他加冕,那,那我就徹底無語啦~

不過,有一點挺像的是,2005年青龍,《戀愛的目的》斬獲最佳劇本,看現在的情形,今年我大愛的《金氏漂流記》似乎也不大可能在其他領域大展宏圖,估計最後也就是個最佳劇本。但個人認為,這不起眼的最佳劇本其實就是韓影興衰的命脈。所以說,難道我以後就只關注一下最佳劇本的走向就好啦?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