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2009月球漫遊--Moon

月球/月劫余生(港)/寂寞月影

7.8 / 377,199人    97分鐘

導演: 鄧肯瓊斯
編劇: 鄧肯瓊斯
演員: Nathan Parker (Ⅲ) 山姆洛克威爾 凱文史貝西 Dominique McElligott 凱亞絲柯黛蘭莉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普拉內托斯

2009-11-20 02:54:06

月球,《月球》


  最近比較振奮人心的消息是,NASA說月球上確實存在水。我相信這會是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儘管對當下來說,既不能促進經濟恢復,也不能緩解房地產泡沫。這個發現對科學界而言,倒是能讓天體物理學家們好好重構,至少修改下月球的生成理論,除此以外,月球上存在水這事實,還讓我們距離未來的某個想像更現實了一步。在那個展望里,人類在月球表面建立起了巨大的殖民城市,能供上千萬人居住。之所以說這兩者之間有關係,是因為對於如此巨大的一個城市來說,首要的就是能有足夠的水能維持城市正常的運轉。
   當然啦,建立起一個巨大的城市,首先就要從城市的前哨站開始,這個前哨站可以是一個科學考察站,也可以是一個礦業區。總之,居住在那裡的人不會很多,另外,對於試圖生活在一顆衛星的人們來說,一個用以輔助高AI也必不可少。
   蒼涼的月面,小型的定居點,孤單的人,還有聰明的AI,好了,這就是月球,或者說,這就是《月球》。
   《月球》的導演Duncan 瓊斯據說是第一次執導商業片,而這部電影的成本也僅僅只有500萬美元,這讓我改變了一些看法,本來以為隨著那些國際大導的年華逝去和思維僵化,近期世界影壇除了層出不窮的3D動畫,會進入一個比較蒼白的真空期,可是《第九區》和《月球》的兩個新人導演是如此牛逼烘烘,在第一次上馬時候就得到了 IMDB8.4和8.1的得分!好吧,史匹柏,好吧,科恩兄弟,你們都已經OUT了,時代已經不屬於你們了,至於詹姆斯卡梅隆,消失了十多年還想殺將回來卡梅隆,其實我對你年末的《天神下凡》也不抱有什麼太大的希望,只要別丟臉就行。
  好了那麼請仰望天空中那輪不管你看的見還是因為大氣污染看不見的月亮,讓我們在這個晴朗的冬夜回到月球這個主題上來。實際上《月球》剛開始的時候,幾個 Sam頻繁產生的幻覺加上他和Tess纏綿的夢境,幾乎讓我堅決以為這是部向《索拉利斯》致敬的裝逼片,而高能礦氦-3礦石開採的背後,照著《索拉利斯》的邏輯,也必然隱藏著關於另一種生命的資訊。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然後我卻發現,接下去的劇情怎麼和我想的不太一樣呢?
  原來這片子還真不那麼神神叨叨。雖然有個很《索拉利斯》的開頭,但是片中的內容實際上很實在,不需要像猜謎一樣雲裡霧裡的看,甚至看到影片1/2的地方,我就又猜到了片子接下來的劇情,而且這次可沒有猜錯——所以導演電影下半段「兩個Sam都是複製人,本體Sam早回地球若干年了」的包袱,實在抖的不夠漂亮,但是對一個商業片新人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開始了。
   故事的主題其實老調重彈,How am I?我是誰?用小學時候學過的歸納法來講,就是兩位主角——或者說一位,反正演員只有一個,在劇情的推進中逐漸意識到他們都是複製人,從敵對走向同病相憐或者說惺惺相惜,然後採取合作態度,為不被LUNAR財團抹殺而奮鬥,但是很雞巴可惜的,在對於這個自我認知以及身份衝突的問題的探討上,大概出於商業需求,顯然被大刀闊斧的削掉了無數思想的片段,只留下了看起來很感人很跌宕但實際上沒什麼味道的枝幹部份,或者說,精華可能都在被砍掉的地方。將來如果出導演剪輯版,倒是極力推薦一看,很可能就像《天國王朝》一樣,導演會在剪輯版里狠狠扇電影公司一個大嘴巴。
  另外在這部影片裡,也出現了一些我的確未曾預料到的有趣安排,其中首推對人工智慧Gerty的設定。好像一般在這種脫離地球大氣層,電腦又有模擬人格的設定里,不管是電影《2001:太空奧德賽》還是小說《金羊毛》,都一致的把AI劃歸了「反主角」的一方,因為電腦自體邏輯冷冰冰的理性推算,一個小瑕疵就會導致其難以預料的舉動,是需要的戰勝的無處不在卻難以尋覓的恐怖對手。但是在《月球》里,這個透過顯示屏永遠掛著張笑臉的AIGerty,在讓我幾經懷疑後,卻終於解除了疑心。雖然出於命令,Gerty葬掉過前幾任Sam複製體,但是在LUNAR公司黑幕被揭發之後,也沒有轉變成冷血殺手,反而依然對兩個Sam言聽計從,最後甚至還服從命令銷毀了自己的記憶以保全Sam們,好像在這類片子裡,機器的確第一次這麼善良有人情味,這可謂是阿西莫夫的偉大勝利,雖然仔細想來,Gerty只不過是台沒有生命,單純服從邏輯運算的電腦,但是依然讓人覺得溫暖。
  「We are not programed。We are people。」這句話出現在片末,由複製人Sam對AIGerty道出。有意思吧,很有意思。所以導演Duncan 瓊斯啊,我看好你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