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老皮

2009-12-02 20:43:41

飛份之想


電影原名叫The Theory of Flight,台譯為「飛份之想」;台灣佬很標榜文人氣質的,所以沒有寫錯,是「飛份」,而不是「非分」。
   今年Greengrass的新作「Bloody Sunday」勇奪柏林金熊獎,這會還沒機會看到,高興的是98年的這部「飛份之想」可是我覬覦很久的東西了,最近終於到手。感謝D商。
   Greengrass讓我記住是因為他姓氏的優美。炎熱的夏季,沖涼畢,備好飲料,端坐細賞這位英國人的作品,聽著都覺得是享受。
   99年春季,我無意間得到一本介紹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的宣傳冊,製作精美典雅,愛不釋手,細細讀完了包括廣告的每頁。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是個僅限於嘉獎歐洲電影的影展,參賽影片數量奇多,最高大獎為「水晶星」(Crystal Star),而這個獎項可不是開展20多年以來屆屆都能頒部出來的,可見競爭之激烈,當時覺得自己真是孤陋了。回頭看看最近幾年的記錄,獲得「水晶星」的影片名,聞所未聞,自然產生何時能一睹芳容的感慨。這裡面就有「The Theory of Flight」,第一次看見了Greengrass的名字。
  我承認,我淘碟確實是根據記憶,一一細看其英文國際譯名,以獲獎為原則收購的。依賴獎項並不代表泯滅個性,對我來說,大浪淘沙得講究效率,有一批專家在前面幫忙考核,我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追求完美起來會比較方便。順便說一下,傳媒的評論是最不能相信的,我最噁心的幾部電影恰恰是他們盛讚的,例如「燃情歲月」的故作深沉,,例如「燕尾蝶」的裝腔作勢,再例如最近的「缺席的男人」,時代雜誌說它是科恩兄弟最好的影片,實在費解。傳媒只會誤導觀眾人云亦云,害我們有志青年瞎抒情。記得有一次我到一個女孩子家喝酒,夜半時分她突然對我說,我們看碟吧,看「西雅圖不眠夜」,真夠操蛋的。
  說回這部「飛份之想」,真不讓人失望。本片講述一對失意男女的心歷過程,男的感情和財務都出現了問題,而女的是個輪椅女孩,他們偶然的相識相處如果產生感情昇華,是觀眾能夠猜到的老套,所不同的是他們之間如果是愛情的話,連他們自己都很模糊,到了結尾更是凌駕於愛情之上了,所以你千萬別準備傷感一場,為生死戀的故事心潮澎湃。生和死在這裡不是問題,因為死亡都知道不可避免,全片大部份時間是兩個人在研究,如何讓瀕死的女孩及時享受到性的快樂。這本來是個簡單的問題,男主角幫忙就得了,但是他不願意,可想裡面的愛情成份值得商榷。Greengrass強調的是無畏的勇氣(他也是編劇),對未來的態度,以及對凡塵俗物的鄙夷,謳歌的是實踐個人飛翔的理論(The Theory of Flight)。女孩說話口齒不清,因而用語言機敲擊鍵盤以傳達自己大膽的想法,男人計劃搶銀行來付幫女孩招男妓的費用,不斷的商量,不斷的構想,就是沒有一點恐懼。全劇沒有波瀾壯闊的地方,唯在尾聲時,男人終於駕駛他那架一直在設想中能夠飛翔的組裝飛機,帶著女孩飛越倫敦郊外的山丘原野,美極了。The Theory of Flight就這意思,總算展現了它的魅力。
  這就是英國電影,英國電影真的很棒。既不像好萊鎢同體裁電影那樣,聳肩膀擠眼睛地向你一本正經灌輸聽起來很樸素說起來很有語感的道理,也不像法國電影那樣注重個體的理解晦澀得讓人摸不著頭腦,自有一種典雅和大氣,也是一套「飛翔的理論」。
  最美的鏡頭:女孩子死後,男人用那架跌散的飛機殘骸為她作了個紀念碑,昂首離開,音樂響起,螢幕驟亮,攝影機航拍,越過男人的頭頂飛向遠方。眼前是一片的綠。

                               寫於2002年8月4日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