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我不在那儿/巴布迪伦的七段航程/身不在此

6.8 / 61,168人    135分鐘

導演: 陶德海恩斯
編劇: 陶德海恩斯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凱特布蘭琪 李察吉爾 希斯萊傑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芷寧

2009-12-12 10:05:31

《我不在那兒》:是誰or誰也不是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芷寧寫於2008年1月3日)
    人還健在,就給拍了別具一格的傳記片,而且還深怕解讀的不夠,找了6位演員分別詮釋此人的不同人生階段以展現其豐富的人生歷程、獨特的內心世界和靈魂氣質,恐怕這種特殊待遇非鮑勃·迪倫莫屬了。
    早在2003年,曾自不量力地打算為鮑勃大叔做個生平足跡專題,卻被來自香港的大老闆以「如今的年輕人誰還關心鮑勃·迪倫」為由給否了,然而給迪倫這位擁有隨心所欲哲學觀、神秘藝術氣質以及最具時代先鋒精神的老人家做個Cover,一直是本人未了的心願,故而在看影片《我不在那兒》(I』m Not There)時,心情有一點點不平靜。
    不似其他傳記片,不了解其生平的人也能通過傳記影片了解一二,《我不在那兒》彷彿是拍給鮑勃迷或至少是知道鮑勃生平的人看的,同時鑒於這部影片拍攝手法新穎,特別就影像技術和影片的藝術性而言,加之6人分試一角又形態各異,更有性別年齡的差異,片長還不短,不太了解鮑叔的觀眾很容易給看暈了,不僅有可能興味索然,還有可能越看越迷糊,所以建議時間緊且對迪倫沒什麼興趣的人可以不看,這也是這部在結構立意、拍攝手法上創意頻出的影片註定要付出的觀影代價。
    影片採用了一種近似人物事件摘要的手法將鮑叔一生按時間順序串聯起來,編劇兼導演托德·海因斯向來善於「獨闢蹊徑」(以其所拍卡朋特傳記短片《超級明星》為例),此次在這部其導演的第七部作品中,他將這位堪稱教父級搖滾大師的人生拆分打散而後又有機銜接,以6種演繹方式來解讀剖析鮑勃的心路歷程和精神核心,有主觀成份,也有猜測成份,更有合理化的推論,而該片原名《我不在那兒,一部關於迪倫諸多猜想的電影》似乎更能說明緣何採用了這種獨特的創作手法。海因斯曾表示:「多年來,鮑勃·迪倫從來都拒絕自己以往扮演的角色。他不斷地前進又不斷地否定自己。我的想法就是用不同的演員扮演同一個人,用差異來詮釋這個永遠在路上的人。」而海因斯在接受《娛樂週刊》採訪時所說的話似乎更能解釋其創作理念——「電影從他的生活中汲取素材,6位鮑勃·迪倫會站在一起告訴我們,鮑勃·迪倫到底是誰。」而現實中的鮑勃究竟是怎樣的?他可能是所有人,也可能誰也不是!
    一開始,鮑勃·迪倫被設定為生活在上世紀50年代的小黑孩伍迪(馬考斯·卡爾·富蘭克林飾演),這是6個人中唯一的黑人和未成年人,代表著鮑勃的童年時期,且伍迪這個名字取得很有意味,大有向鮑勃·迪倫敬重的美國民謠鼻祖伍迪·格斯致敬之意,也有迪倫是格斯精神的傳承者之意。片中的小伍迪很有個性和理想,雖是個小孩,卻滿嘴的國家和時代,一心想當另一個伍迪·格斯,背著和自己身高相差無幾的吉他四處流浪,口中哼唱著30年代的民謠。而迪倫的音樂的確深受黑人節奏布魯斯的影響,並視伍迪·格斯為偶像(具體細節可查閱朋友袁越(此人也叫土摩托、廖福美)所著《來自民間的叛逆——美國民歌傳奇》一書),啟用黑人小演員出演,並以伍迪命名這個角色,其用意昭然若揭——代表鮑勃·迪倫音樂的兩種起源。片中小伍迪吉他上的「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字樣便出自伍迪·格斯那把著名的吉他。
    不久,鮑勃又成了迷戀19世紀法國詩人蘭波的叛逆青年亞瑟(本·韋肖飾演),此段影片以法庭審判的形式呈現,借用了蘭波曾經出逃去巴黎,被當作流竄少年關起來的經歷,以暗示蘭波對鮑勃詩性這方面的激發作用。不可否認,鮑叔創作的歌詞很有文學性,很像詩歌,而詩歌對他的影響非常大——他給自己起的姓氏即來自於詩人迪倫·托馬斯的名字,曾有過氣詩人問鮑叔:「有沒有詩人曾激發你的靈感?」鮑叔回答:「只有兩個人,艾蜜莉·狄金森和蘭波。」
    接著,著名民謠歌手傑克(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登場了,並以一曲《The Times They A-Changin》掀起了前衛音樂的風潮。而由朱莉安·摩爾扮演的女歌手愛麗絲乍一露面就令人猜到她扮演的原型是瓊·貝茨(貝茨和迪倫相識於1961年,是音樂上的知音,所持觀點卻大不同,終各走各路)。此段影片採用了人物回訪加演出畫面重放的形式,講述了曾經的熱血青年傑克是如何隨著時光的流逝和打磨從一位民權運動音樂人轉變成了謙和而平靜的宗教皈依者的,暗指了鮑叔後來對基督教和福音音樂的心繫。不論激情青少年還是溫和中老年,不論憤怒前衛還是寧靜安詳,這種經歷世事變遷而歸於平靜的必然,令人感慨悵然。
    然後是迷失自我、喜怒無常的演員羅賓(希斯·萊傑飾演),在好萊塢拍一部名為《一粒沙子》的電影。他與女畫家克萊爾(夏洛特·甘斯布特飾演,原型即鮑勃的第一任妻子Sara)迅速墮入愛河,婚後生有兩個孩子。這是一段比較私密的鮑勃往事,這種狀態的鮑勃不太為人知,屬於家庭卻面臨著瓦解,受大眾歡迎卻並不快樂,不僅家庭即將分崩離析,朋友也漸行漸遠。
    接下來,最具震撼版的鮑勃·迪倫上場了,許是在鮑叔男人的皮囊下還隱藏著一些別的什麼——在新英格蘭爵士與民謠節上,裘德(凱特·布蘭切特飾演)勇敢地邁出了向電聲轉變的第一步。台上的他激情肆意,台下的他細膩而敏感,陰鬱而孤獨,神情飄忽而閃爍,舉止神秘而離奇,或許正因為此時的裘德是一位處在音樂轉型期的名人,他的力圖改變引發了爭議,他必須接受一些採訪、參加一些活動和時尚派對,回答一些不著四六的問題,這種壓抑無趣的氣氛令他躊躇困惑不安,脾氣行為也越發古怪,或許他自己也不明確想要的發展方向。很顯然,這雖是女扮男裝的表演,但行頭、舉止卻很像鮑叔本人,而那大大的墨鏡、捲曲的亂髮、深陷的雙頰正是鮑叔在《告別過去》時期的經典造型,導演的這種安排似乎頗具意味。
    最後這段彷彿寓意著迪倫對公眾關注的逃逸,看似應照了迪倫遭遇致命摩託事故後,消失於公眾視線的一段經歷。導演將鮑叔變身為隱居在小鎮的通緝犯比利(里察·基爾飾演,在歷史上確有比利其人,屬亦正亦邪類劫匪,很多西部片都以他為主角),隱居山林的比利躲避著追捕,卻無法就此隱沒自己的個性,在弱小遭受欺凌時,他依舊挺身而出,從而再次入獄,又從牢里逃出,重複逃亡之路,當他跳上火車時,發現了一把寫有「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字樣的吉他,暗示著不論怎樣,鮑勃·迪倫都無法放棄他音樂的烙印。
    可以說,《我不在那兒》已非傳統意義上的傳記片,在結構節奏和演員使用等方面都突破了慣例俗套,每段故事都表現了迪倫那善變多樣性格中的一面或幾面,並以出人意料的解讀方式將其人性的多面與身份、角色充分搭配,且分別與不同的主題相契合,配以各個時期鮑勃的音樂作為其內心或行為的註解,十分討巧。
    同時,導演還在影像畫面上做了創新,場景調度大且豐富,色彩也隨所表現主題而做著相應改變,彷彿在迪倫的精神世界和現實生活之間做著不同層面的探求。如在亞瑟和裘德這兩段故事裡,採用了黑白畫面,小伍迪、羅賓和比利這三段則採用彩色畫面,傑克這段在表現回憶時為黑白,呈現現即時又用彩色。當然過於豐富的影像變換不見得各個都用的有效果,如裘德段落演唱會的表演又穿插著非現實的快速剪輯的光影元素,該片原本就繁複冗長,又在這段黑白紀實的影像風格中加入了眩目的MV感,顯得不搭調,從而消弱了這段在精神層面的那種沉思凝神感。
    另外,這部影片充滿了太多的時代資訊,戰爭泥沼、總統遇刺、黑人解放、著名演講、女權運動、音樂革命等等,不少觀眾在看時會覺得有點累,其中,很多彼時美國名人相繼出現在紀實畫面里,也令人分神。有時候,一部影片給予的太多,不一定都好,觀眾既要琢磨6人分飾的同一角色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內心層面,又要欣賞影像場景、光影技法的獨特新鮮,還要辨析上世紀60年代畫面的顆粒感,偶爾在色彩上還須甄別其是在尋覓精神軌跡還是在呈現世俗風貌,2小時的觀看時間,全身心都很忙,雖然這對導演海因斯的粉絲和迪倫擁躉們來說不算什麼,但並不利於影片在大範圍內的進一步推廣。
    就各演員的表演而言,小孩馬考斯·卡爾·富蘭克林的伍迪十分討巧,孩子的身軀大人的思想卻還能做到令人觀看舒服,實屬難得。克里斯蒂安·貝爾最為神似的,也最為真實自然,鮑勃那「鄉下人的口音」、那似被煙燻火燎過的歌喉、那吹口琴時的微微低頭、回答問題時的古怪神情,幾乎令人以為那就是年輕時的鮑勃。而影后凱特·布蘭切特的迪倫則最為形似的,將身處爭議時期的迪倫拿捏的頗到位,表演很有層次感,神秘而蒼白,疲憊又桀驁,放浪且尖刻,有思想卻矛盾,那吸菸的樣子、那摸著下巴鼻子的模樣、那走路的姿勢,宛如鮑叔入鏡。也正因為她的反串表演,令觀眾感覺到這不是主創們在單純的還原或模仿的鮑勃·迪倫,而是探索、尋求、試問鮑勃·迪倫。其他3個迪倫表現一般,理查·基爾不出彩也不掉價,本·韋肖似乎有點過、有點拿勁,希斯·萊傑表演平淡,可在表現鮑勃發脾氣時又有點出頭,如鮑叔對待無聊記者的態度頂多是不搭理冷冷地走開,而非希斯·萊傑表演的那樣像馮導似的罵著「去戰鬥」。其他配角如夏洛特·甘布斯和朱利安·摩爾的演技則一如既往的出色。
    片名源於鮑勃·迪倫的一首並不算出名的情歌,出自《地下室磁帶》,這是一張極具試驗性的私自出版專輯,發行於上世紀60年代末,歌詞大意是男主人公打算離開他愛的姑娘獨自上路。歌中這樣寫道:「我總是在誘惑面前猶豫不絕,現在誘惑不再跟隨我,但我已不在那裡,我已遠去。」
    或許,鮑勃也並不在這部影片中,誰知道呢,或許答案在風中……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6159911_d.html)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