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09-12-22 02:04:23

好萊塢電影的嶄新時代


用「開啟好萊塢電影的嶄新時代」來總結《阿凡達》,我想並不為過。

這部卡梅隆耗時4年半製作,總斥資接近5億美元打造的《阿凡達》不僅開闢了電影3D技術的新天地,其帶給人的視聽感受也是劃時代的。它將一度被家庭投影和藍光高清DVD狠狠衝擊的電影院們終於拉回到了影迷視線的焦點,一個電影史上的新紀元就此開啟。


愧而為人,傲而為人

《阿凡達》的故事圍繞一位戰鬥中負傷而下身癱瘓的前海軍戰士Jake Sully展開,他決定替死去的同胞哥哥來到潘多拉星操縱人類基因與當地Na'vi部族基因結合創造出的 「阿凡達」 混血生物。Jake的目的是打入身高九尺、身後長尾,藍皮膚黃眼睛的Na'vi部落,說服他們自願離開世代居住的家園,從而使人類能在SecFor公司的帶領下砍伐殆盡該地區的原始森林,開採地下昂貴的「不可得(unobtainium)」礦石。

這共162分鐘的故事裡有探險、挑戰、愛情,有大爆炸大冒險大動作,也有熟悉的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有欲擒故縱的傳奇劇式套路,並非完美。儘管如此,《阿凡達》情節本身的動人之處也足夠餘音繞樑。這份動人,來自於劇中儘管有些臉譜化,卻又真實得可怕的正反面人物對比。頭號反面人物上校Miles Quaritch是鷹派軍事打擊力量的代表,身先士卒驍勇善戰,那真是男人中的男人,菁英中的菁英;但與此同時,他對一切外來文化物種都傲慢拮據、食古不化——這與美國曆史上著名的戰爭狂人柯蒂斯·李梅將軍和「越戰推手」的馬克斯維爾·泰勒將軍何其相似! 而只追求商業利潤最大化的SecFor公司經理Parker Selfridge儘管思維單調定勢,在目睹Na'vi人家園之樹焚燬時依然表現出了一絲難得的憾意。主人公Jake是在劇中發生人生觀世界觀轉變的「開眼」之人,其天真流露與心靈成長的經歷之動人自不必說,但比較天人合一的Na'vi公主Neytiri,還是後者的生命力更流光溢彩,就跟她生活的潘多拉星一樣,生機盎然,比野草還要頑強。

當劇中上校Miles Quaritch稱Na'vi們為「野人」,Parker Selfridge叫他們「藍猴子」時,我腦子裡揮之不去的則是《出類拔萃》一書中美國政府菁英口中的東亞「黃色小人兒」;是中東的「恐怖份子」,是拒絕拆遷破壞社會和諧國家建設的「刁民」「賤民」。隨著人類「天下萬物皆為我有」的貪婪觸角一點點伸入那麼美麗的Na'vi家園,就好像我們自己的足跡在這個星球上不顧後果的肆意擴張一樣,「愧而為人」是我能發出的僅有慨嘆。但當我隨著Jake的眼睛去觀察體驗那妙不可言的潘多拉瑰奇世界之時,跟著他體會重生、愛情、尊嚴和救贖,又不得不為身而為人的這份執著深感驕傲。我們複雜、矛盾,罪孽深重;但同時也單純、脆弱,希望永存。

這樣的感覺與看完《泰坦尼克》之後很相似:明知是好萊塢的俗套,但為其情真意切之極,依然感動得無怨無悔。


技術革命

今年早先體驗過《死神來了4》的3D效果,不甚滿意。畫面縱深分層,與三維立體畫效果類似,但並無身臨其境的現場感。

《阿凡達》開場僅幾分鐘,真正身臨其境的效果便立時出現。Jake Sully從飛船的休眠倉中醒來,置身失重狀態的宇宙飛船,為了表現Jake的懸浮,此時鏡頭同位滾動,而觀影效果則是螢幕焦點靜止,座位上的人——我自己——在飄!Jake成為「阿凡達」混血生物進入潘多拉星原始森林之後,那些豐富多樣的草本植物似乎就在人鼻子底下,觸手可及;Jake第一次看到一片倒置傘狀的巨型多層紅色花朵時,那些陽光般伸展的針葉花瓣幾乎就覆蓋著前面觀眾的腦袋,伸伸脖子說不定你也能碰到。更不用提那些漫天飛舞的「靈魂樹」種子,它們像雪花,又像海洋中透明的水母,環繞著電影中的人物,也包圍了螢幕前的每一個人,讓你屏氣凝神,讓你目不暇接,讓你徹底迷失在潘多拉星的奇幻迤邐世界中無法自拔。

這種因景緻美極而造成的深切撼動,我只在第一次見到藍水晶般清澈見底的加勒比海水時體會過,只在親歷海底珊瑚礁森林五彩繽紛觸手可及的熱帶魚群時感嘆過,只在觀看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之旅》穿越黑洞的神作時讚美過。在《阿凡達》中,卡梅隆把他親手打造的潘多拉奇幻世界以體驗的方式呈現在了觀眾眼前,這在電影史上絕無僅有。

為了能百分百的表現潘多拉這個奇絕的夢幻世界,卡梅隆使用了三項突破性技術:虛擬攝影技術、表情抓取,和聯合數字立體攝影機(fusion camera system)。

虛擬攝影機技術目前為止還主要用於3D虛擬世界遊戲,比如《塞爾達傳說》系列遊戲,遊戲者控制虛擬世界中自己的人工智慧體,將人物行為資訊即時雙向反饋,人物所處的三維立體環境隨著其動作位置變化即時發生變化。在《阿凡達》中,演員佩戴無數感應器進行「行動抓取」,電腦對抓取的數據直接進行處理,將其所代表的虛擬人物按預製比例直接顯示在監控器上,從而使導演能即時觀測虛擬人物與虛擬電子潘多拉世界的交互效果。

表情抓取指抓取演員表情的電腦圖形技術。卡梅隆在洛杉磯的Playa Vista建立了一個比一般表演抓取工作室大5倍的專門舞台(the volume),安裝了120個固定攝影頭,全角度抓取演員表演的全部資訊;扮演Na'vi人的演員同時佩戴一個特製的帽子,由一部微型攝影機詳細記錄其在表演中面部表情的一切變化。卡梅隆希望藉此傳輸95%的演員表演和麵部表情資訊到他或她的數位虛擬人物身上。結果便是無比逼真的成像效果,觀眾完全無法區別真人與虛擬人物的交互。
(http://www.popularmechanics.com/technology/industry/4339457.html)

聯合數字立體攝影機則是導演卡梅隆和數字攝影技術創新者,攝影師Vince Page共同開創的3D立體攝影系統。此係統使用兩台索尼HDC-F950 高清攝影鏡頭,如同人的左右眼一樣距離大約70毫米同時拍攝,隨著人物距離鏡頭遠近的變化自動調整左右兩個鏡頭之間的距離,並將數據傳回相應的EVS XT[2]成像處理系統進行合成,製造出最類似人眼的立體景深感受。聯合數字立體攝影機如今已被廣泛用於了不少3D電影的拍攝,包括卡梅隆自己使用同一技術拍攝的3D紀錄片《深海異形》。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241532803911842846#)

沒有這三項技術創新就沒有那種身臨其境的潘多拉星體驗,觀眾就不能切身體會那種神秘、迤邐、瑰奇,不能感受身騎龍鳥翱翔的速度、不能領會漫遊夜森林的色彩,不能感知生命之樹的呼吸與呢喃。而這一切的感受都是屬於影院的,是確保故事逼真情感真切的關鍵。


新時代到來

導演卡梅隆在《泰坦尼克》之後沉寂多年,從2005年起著手籌拍《阿凡達》,四年半的時間裡自己研發3D攝影機,搞技術創新。這位早年曾是卡車司機,受到庫布里克《2001:太空之旅》啟迪才走入電影界導演的蟄伏能力實在非同小可。

《阿凡達》的故事整體其實有點像《泰若星球》(Battle for Terra),有點像《天空之城》,又有點像《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和《風中奇緣》(Pocahontas),再或者《第九區》(District 9),同時還透著「圈地運動」、 「殖民擴張」、「越戰」、「拆遷」、「森林砍伐」等很多歷史血案和人類社會現實問題的殘酷影子。這份左派的社會責任感,是讓我在卡梅隆無以倫比的電影技術革命之外最佩服他的一點。電影中特意提到了人類「以恐怖主義對付恐怖主義(fight terror with terror)」和「預先軍事打擊」的野蠻殘忍,這其實針對哪個政府什麼現象,相信所有的觀眾都心知肚明。

畢竟,一部只有技術進步的電影只能停在電影學院的教科書上,卻無法停留在影迷心裡。像Michael Bay的《變形金剛2》那樣的好萊塢電影,再多的技術投入,再炫的視覺效果,再複雜的打鬥場面,也只是一場缺乏真情實感的噱頭,徒增頭痛。而卡梅隆的《阿凡達》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它空前的3D技術,不僅因為它無以匹敵的視覺效果,不僅因為它耗時4年半花費5億的精心鍛造,最重要的是它有良心,它講了真話,它站在資本和權力的對立面,它讓我們審視人類自己。而所有這一切,都必須在電影永遠的「生命之樹」——電影院內進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