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國民--Citizen Kane

公民凯恩/大国民(港/台)

8.3 / 466,730人    119分鐘

導演: 奧森威爾斯
編劇: Herman J. Mankiewicz 奧森威爾斯
演員: 奧森威爾斯 約瑟夫考登 艾格妮絲摩海德 Ruth Warrick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winkle

2009-12-28 11:01:18

天才又如何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英國聖誕節的夜晚,也如在中國的春節般,除了圍在電視機前也無它可樂。幸好這裡沒有類似春節聯歡晚會似的節目霸主,各頻道並沒有蜂擁推出和平盛世的聖誕讚歌,各類節目仍然按照各自頻道的風格繼續,國家地理照樣放最大工程的節目,而以前沒太留意的BBC五台則將這一晚給了電影教科書中人人必修的經典之作《公民凱恩》的導演,奧森·威爾斯。
   我是在大學修電影研究這門課的時候看的,印象中這部片是在學習電影語言的階段最多提及並分析的,在那個電影剛剛產生不久的年代,這部影片對鏡頭語言以及敘事方式的開拓足令其成為所有自稱電影人的必修教材。但看教科書是一回事,看影片又是另一回事,看片的感覺是這是一部太跨時代的影片,導演的野心與才氣足以與任何一個當代著名導演相提並論,由於該片產自四十年代初而簡直是天人之作。影片對政治及媒體的諷刺之辛辣,對大人物的性格悲劇洞悉之深,其錯綜複雜的敘事方式對當時的觀眾恐怕有些過於跳躍,而使這部多年後的經典在當時成為票房毒藥。
   這次重溫經典仍然為其眩目的鏡頭所吸引,影片的節奏極快,加上多視角的敘事,恐怕即便是現在已經熟識了快節奏影片的觀眾也不易跟上。雖然許多技巧因為之後影片的借用與抄襲已經看來有些陳舊,偶爾溫習一下大學的課程感覺也是不錯的。
  《公民凱恩》之後放了一段導演奧森·威爾斯的訪談紀錄片。我對威爾斯的了解很少,除了知道他是《公民凱恩》的導演,才氣縱橫,卻在《公民凱恩》後便似乎無所建樹。威爾斯卒於1985年,這個訪談應該是他辭世不久之前做的。與世人所認為的那個傲慢而狂妄的導演截然相反,訪談中的威爾斯自信內省而坦誠,他承認自己尚未有過沒有遺憾的作品,甚至都不否認頑固地將他排除在主流之外的好萊塢體制。
   威爾斯自小便是神童,在音樂和繪畫方面都表現出了極大的天賦,從小就沒有聽到過任何批評。然而作為演員,他的年少卻制約了他的發展。他十六歲開始專業劇場演出,因為面相太嫩,只能通過化妝飾演年老的角色。雖然他的實際年齡與他扮演的角色相距甚遠,他難以遮掩的才賦仍然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他的聲音渾厚而極富戲劇性,因此常常擔任電台節目的角色配音。他的才華顯然不僅限於表演中,作為一個藝人,他很早便表現出了敏銳的洞察力和令人耳目一新甚至離經叛道的創造力。在發現人們對從收音機里傳出來的資訊深信不疑後,威爾斯想出一個用新聞口吻播出一個外星人入侵地球現場報導的節目。節目的開頭聲稱,現有緊急新聞報導,接下去用各種新聞語言以及聲效製造出戰爭現場的氣氛,無數的聽眾陷入恐慌之中,紐約市的交通癱瘓,各種趁火打劫的行為發生,許多人以為世界末日來臨而選擇自殺。當一切澄清後,威爾斯便在全美一夜成名。
   威爾斯對娛樂業的操縱能力令好萊塢看到了金光,於是25歲的威爾斯拿到了一份對所有導演來說都是天方夜譚般的合約,在預算允許的範圍內,威爾斯可以對《公民凱恩》有絕對的決定權,不用經過電影公司老闆的審查而直接發行該片。給一個從未執導過任何影片,對電影語言一無所知的威爾斯如此大的權力,在電影史上恐怕都是空前絕後的。而更幸運的是,正是由於知道威爾斯對鏡頭運作一無所知,好萊塢的著名攝影師Gregg Toland找上門來要做《公民凱恩》的攝影。Toland的理由是這樣他有更多的創意空間,並告訴威爾斯所有關於電影攝影的知識全都可以在三小時內說清。於是威爾斯便在Toland的三小時速成班中學成出師,導演了他的銀屏處女作,也是他一生都未能超越的高峰,《公民凱恩》。
   一個二十五歲的導演,第一次執導的影片便拿下了九項奧斯卡獎提名,並獲得四項,包括最佳影片。如果威爾斯不是天才導演的話,恐怕沒有人可以擔得上這個稱號了。和之後大多數威爾斯的電影一樣,他在《公民凱恩》中除了做導演和製片外,還是主演。影片中他的角色年齡跨度很大,從二十多歲到垂垂耄耋,威爾斯之前的演出經驗在這部影片中得到完美的展現。因為身材魁梧,濃眉大眼的威爾斯一生演出的角色都是極具權威的大人物,除了《公民凱恩》外,其實中國觀眾很熟悉的瓊·芳登版的《簡愛》裡面的男一號,羅切斯特先生也是威爾斯演的。《公民凱恩》中他是報業大亨,一個呼風喚雨,將自己比作當代美國的忽必烈的極度自負的人物。他的豪宅名為「上都」,裡面有足夠裝滿十個博物館的全球各地文物,私人動物園中是來自天涯海角的各類珍禽異獸。他操控新聞,全美的民眾都被他弄於權掌中,然而卻因為童年的陰影,一生感情不幸,他的妻子一個個離他而去,而經濟危機襲來,他的報業王國崩潰,在尚未完工的「上都」里,凱恩孤獨的死去。這個人物影射當時美國的報業大亨威廉·蘭道爾夫·赫斯特,而影片悲劇性的收尾令這位現實生活中的「凱恩」極為惱怒,於是他旗下的所有報紙一致封殺《公民凱恩》。而自此後,威爾斯不僅不再有機會像在《公民凱恩》中那樣掌握所有的影片內容,甚至連剪輯室都不給進。
   之後威爾斯導演的作品還有很多,甚至不乏佳作,然而好萊塢的製片商們往往給威爾斯諸多苛刻的限制,極少的拍攝預算和極短的拍攝週期。而威爾斯卻無法放棄令他情迷的電影,每每在惡劣的環境中,仍利用他的驚人智慧創出佳作。比如,在拍攝莎翁經典《奧賽羅》時,劇組剛剛到拍攝地義大利,製片公司倒閉了,所有的戲服都無法到位,威爾斯一面往返於義大利和紐約之間,靠自己其他活賺來的錢養著一大群劇組人員,一方面開片的打鬥場面,威爾斯選擇了在土耳其浴室裡進行,這樣所有的人都不用穿衣服。這是好萊塢歷史上第一個在浴室中進行的打鬥場面,霧氣中影影綽綽的格鬥格外引人入勝,一個為了繞過資金困難而做的妥協,成為了電影史上又一個教科書經典場面。如此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確實是令人讚嘆的。
    然而,用膠片來創作的藝術家,註定了無法像音樂家,畫家那樣擁有完全的創作自由。電影是太昂貴的創作材料,沒有人能永遠自掏腰包,即便是威爾斯這樣的天才導演,亦是一生在製片公司的苛求下鬱郁不得志。需要說明的是,威爾斯從來不想拍大眾看不懂,不愛看的電影,他的作品大都節奏很快,拍攝方式大膽而新奇,而製片商們一次次的將威爾斯拒之剪輯室的門外。自己的拍攝作品卻無法按自己的方式剪輯,威爾斯在訪談中每次提及時都難掩傷痛。他後期的一部較有影響的作品《歷劫佳人》,劇本是在製作商的要求下由威爾斯親自執筆三天趕出來的,剪輯時威爾斯的版本照樣給棄之不理,卻被瑞士的發行商偷偷報給了世博會的影展,並獲得大獎。而且這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也很好,製片商們卻仍然勃然大怒,因為威爾斯又贏了一次。
     威爾斯一生遊走在好萊塢的主流邊緣,除了電影外,他仍然製作了許多舞台戲劇,電台節目,很多時候當缺乏製作經費時,都是威爾斯接下多個能賺錢的零活來貼補劇組。天妒英才,尤其在電影這個對個人主義容忍度極低的行業,再有才華,有激情和能力都無法與這個龐大的機制對抗。所有和威爾斯合作過的人都證明威爾斯並非媒體報導中暴君般的專橫人物,而至今大多數人在提起他時仍認為他就如《公民凱恩》中的凱恩般的狂傲和不遜。近期倫敦上映的影片《我和奧森·威爾斯》仍然將威爾斯刻畫為一個才華橫溢卻控制欲極強的導演。晚年的威爾斯受肥胖症的侵擾,據說是因為心情抑鬱而飲食度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