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8 / 975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箏

2009-12-30 05:30:26

錯過的生活


就像青春期的孩子永遠無法明白自己所追求的獨立還是單薄脆弱的那樣,即便是三十歲的人也無法完全明白長輩的人生感悟,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經歷,也造就了那些難忘或無奈的選擇,而這些選擇就是通往不同終點的十字路口,不到最後那一刻,你永遠無法知道在前方等待自己的結局。昨天和父母談了一會兒關於他們從前生活的往事,這些現在看來頗有些有趣的話題當年對於他們來說卻充滿很多我無法體會的辛酸和不易,但一切都過去了,無論是什麼樣的結局。

我雖然誕生在七十年代,但並沒有這種刻骨銘心的經歷,無論再怎麼清貧,但家人總會盡最大的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寬鬆舒適的環境。其實我一直很感慨那個年代,我們的父輩們被特殊的政治環境而影響,永遠地錯過了原本應該華麗多彩的青春時光,那是人的一生中最該意氣風發的時間,而他們再沒有機會像今天的人一樣盡情享受,這大概就是《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令人感觸最深的地方。

老葉就是從那個年代走來的人,年輕的時候從繁華的上海到東北紮根,她對上海的感情是不難理解的,無論是海派清口周立波,還是普通的上海本地人,他們骨子裡所流淌的優越感都十分明顯,因為在這座繁華的都市中有太多令人嚮往的東西。就我個人而言,雖然曾在那裡度過自己的童年,但並不完全的留戀,因為我討厭那裡的氣候、交通,更重要的是一些處世方式。但我不得不承認在自己剛回到故鄉時,一度非常不適應,經常時不時就會拿貴陽與上海來比較,當然那時的我根本無法了解二者還沒有可比性。

老葉在鞍山時已經是年輕人了,為了生存,她心不甘情不願地嫁給了一個工人老粗,她知道那不是愛情,只是悲劇的時代所造就的畸形婚姻,所以當回城指標下來後,她毫不猶豫地辦理離婚手續,隻身一人帶著手提箱而去,走的時候連頭都沒有回一下。她是孤傲的,因為她從沒把東北當作自己生老病死的地方,那裡只是人生中一段過渡的插曲。

很多年過去了,步入老年的老葉逐漸感受到孤獨如影隨形的吞噬,儘管狹小的陽台上種滿茂盛的植物,房間裡的小鳥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但這種來自內心的孤獨並不是轉移注意力就會消失的,她缺少的是親情的慰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西化的老式公寓裡,到處流淌著鮮明的濃墨重彩的色調,簡陋的房間中裝飾得井井有條,典型的上海風格——無論本身生活如何,展現給外人的永遠都必須是光鮮模樣。為了填補生活裡的空虛,老葉用了很多辦法,找兼職、幫妹妹帶孩子、黃昏戀、請保姆……每次經歷都充滿各種意外的小插曲,期間發生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然而沒有一個選擇給她帶來真正的安慰,反而令她愈加無奈。她嘗試了這麼多,唯獨從沒想起遠在東北的家人,她並不是沒有親人,但他們都不是上海人。無論在哪個年代,這種優越感一直沒有改變過,她至今仍對鄰居宣稱自己的女兒在洛杉磯。

老葉認為自己是獨特的,是正牌大學的高材生,是懂得生活品質的,還擁有很多格調高雅的愛好,但歲月無情,這些曾令她引以為傲的特點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而她仍沉醉在自己幻想中。當初自己多麼自信的英語卻成為家教失敗的藉口,原因是英式發音已經不流行了;內心所堅持的做人素質在現實中已徹底淪落,成為被人漠視的日常百態;邂逅同樣熱愛戲劇和文學的同齡人,一場期待的黃昏戀卻成為空夢傻事……每每看到她的遭遇,不得不讓人為之唏噓。她錯了嗎?我沒看出來。她不幸嗎?但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選擇。老葉那麼努力地想過好自己的日子,為自己已經不多的人生營造出一段屬於城市的後現代生活,但嚴酷的現實卻屢屢拒絕她微小的夢想,在一連串的打擊下,她內心的痛苦終於暴露出來:「如果我只有二十歲,你騙騙我我還可以再掙回來,但現在你是在絕我的路呀!」幾十年前,當她提這箱子匆匆奔赴上海時,或許以為自己找到了新的方向,但直到現在才發現自己還是一無所有。

在一次意外後,老葉住進了醫院,病榻上的她感受到寂寞的無助,終於向遠在鞍山的女兒求助,而從前的往事讓女兒倍感憤怒,母女情分冷淡得猶如路人。每個人都會衰老,除了默默忍受,她還能再說什麼?或許這就是自己註定要付出的代價吧。整個過程中,她沒有流一滴眼淚,自尊也好,愧疚也罷,她都把自己的心境藏了起來,再也沒了從前的美好幻想。

凌亂的房間裡是她帶不走的家什,曾經在陽台上熱烈綻放的花朵全部枯萎,生機勃勃的鳥兒都送了人,面無表情的老葉漠然地跟著女兒踏上北上的旅途,從她臉上你看不到任何痕跡,彷彿行屍走肉一般,或許在離開上海時,心就已經徹底死了。

北方的天空,灰白,雪花永無停歇地不斷降落,老葉拖著蒼老的軀幹在簡陋的房子裡生活。與上海的居住地相比,雖然同樣不是什麼高檔住宅,但差異卻是令人震驚的巨大,除了單調的灰,再沒有其他顏色。每天清晨,她一個人忙著做不完的家務,丈夫把漱口水吐在地上,她走過去把它拖乾淨;女兒和男友在身邊吵鬧打架,她彷彿沒有看見,就好像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忙碌,再沒有其他目標。自從回到鞍山後,就沒看到老葉說什麼話,更別提什麼共同語言,生活就是——活著。

為此刻的老葉而悲哀,但她畢竟回到了自己的家。諷刺的是當她一個人時,她那麼愛笑、愛情調、愛說話;而當她與親人團聚後,笑容已凝固、情調已消失、話語已絕跡。影片最後,她和丈夫到早市賣東西,她默默打開飯盒,掏出一個饅頭就著菜吃,沒有表情,沒有眼淚、沒有笑容、沒有語言……什麼都沒有,看得讓人心酸,我正暗自揣摩著她可能的心情,卻已升起片尾職員字幕。

這,並不僅僅是一部講述上海人的電影,也不是一部關於東北人的電影,而是走過那個時代的中國人的電影,他們的精神和生活被政治而扭曲,從而徹底迷失了自己。普通人有錯嗎?沒有,但大家都被迫為生存而遷就,最後各自導演出情節不同,主題相似的悲劇生活。對於不了解上海和東北生活的觀眾來說,電影可能會給人以美化前者醜化後者的印象,但這並不是故事的主題,或許導演想通過這種反差給觀眾巨大的心靈衝擊,從而強化老葉內心的失落感。不過對於東北生活的描述的確令人吃驚,雖然我最北只到過大連,沒有發言權,但我相信電影裡所展現的東北絕對不能代表整體。

許鞍華十分擅長講述普通女性的生活故事,《女人四十》和《天水圍的日與夜》都是令人難忘的佳作,而被我忽略良久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再次讓人體會到小人物的人生,影片除了講述老葉的心態,還展現了其他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平民生活,他們的遭遇甚至比姨媽還要悲涼,很多台詞都充滿隱義,細細回味令人感觸頗多。斯琴高娃憑本片在香港金像獎中問鼎影后的確名不虛傳,她不著痕跡的演出令人無限回味,而周潤發、盧燕、史可、趙薇、方青卓的表演也非常飽滿,為整個故事注入了真實的生活氣息。

電影前半段充滿喜感,而後半段你卻再也笑不出來,只感到深深的沉重。從上海回到貴陽已經27年,我早就習慣了故鄉的一切,對她的感情已成為生命的一部份,外出時也會不自覺地進行比較,或許這就是人的習慣吧。忽然又想起上海,那該是自己的第二故鄉,儘管每年都回去看看,儘管如今的發展日新月異,但對她最揮之不去的印像似乎還停在八十年代,這種心態是不是和老葉有相似之處呢?我卻不清楚了。

太深刻的問題不想去探究,我只知道這部電影打動了我,深深地打動了我。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