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為所應為--Do the Right Thing

为所应为/循规蹈矩/不作亏心事

8 / 112,982人    120分鐘

導演: 史派克李
編劇: 史派克李
演員: 丹尼艾羅 奧塞‧戴維斯 Ruby Dee 史派克李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絕對馮內古特

2010-01-08 06:40:04

想起另一位黑人權威2pac


媒體說2pac死於一場誤殺,又雲乃東西匪幫嘻哈文化衝突的犧牲品,沒人會想到一開始的2pac效應就是一場誤讀,出身黑豹黨家庭的他幾乎是出於一種慣性在「為所應為」,但逐漸他發現自己也不過是大眾娛樂媒體的一部份,說唱只不過是另一種被「沉默的大多數」用以宣洩不滿情緒的工具,而事實卻是誰又都無法改變什麼,2pac日後公開承認了這一點:「我是一個藝人,我只是在做我的工作。」當然這是在他因為過激的言辭與舉動受到公開威脅的時候,意思即是說:「我雖是公眾人物,但我無法為我的語言負責,因為我靠這賺鈔票,而你們也喜歡我這混帳樣。」
最後他死於這種被媒體與公眾『共謀』的公共形象,當然他也不是完全的受害者,他利用當下的社會心理也刻意的這樣塑造了自己。
當艷照門中備受指責的藝人阿嬌試圖向公眾解釋自己「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某種人時,」所以人都沉浸在「假扮清純是私事,但你不能販售它。」的份莫名憤怒中,其實這裡面誰都沒騙誰,你們好哪口我就給哪口,同時我也要吃飯,這就是商品經濟中的利益共贏,要說騙,也只能是所有人騙了所有人。
這是陰謀論的產生,也是誤讀的產生,因為一旦認真起來,你會發現在某個事件的背後各因素間存在著某種普遍的內在聯繫,我們一起導致了他的發生,乃至深究起來誰都脫不了干係,但往往我們只會將問題癥結歸咎在某種導致它發生的直接原因,即一個替罪羊,好讓這場悲劇中其他的參演著舒心地全身而退。
我們似乎在反抗權威,其實是在自尋死路,這是替罪羊的特徵,他們要的『正義』永遠不會到來,因為一開始就走錯了路,他們半推半就地被大眾推上風口浪尖,然後為事後的責任承擔風險。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是系統運轉的基礎,因為讓一個窮人變富的時候,他會發現自己連怨恨的權力都喪失掉了。
這部電影還讓我想起塞林格之所以在《麥田守望者》之後不再出版長篇小說,除了質疑出版方乃至讀者閱讀其作品的『誠意』外,他也想保全自己不被外界影響,在盛名之下不再按慣例出著一本本大家喜聞樂見的東西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