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大頭老師

2010-02-23 20:43:49

兩種角色看《死亡詩社》


兩種角色看《死亡詩社》
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
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叢林,一片綠沃。百年傳統老校威爾頓的學子們正在他們的船長基丁的率領下,踏進那片生命的叢林,一路並非順風,但孩子方向已經認定,馬力已經蓄足,一路的荊棘不會阻止他們前進的腳步…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中葉的美國,威爾頓學校贏得社會與家長信任的傳統、榮譽、紀律和卓越四大原則,鎖住了每個學子的靈魂。整個校園在嚴謹索然中迎來黎明,送走黃昏。直到一個基丁老師的到來,一切開始了變化。
基丁老師,特立獨行,不安套路出牌。他吹著口哨走進課堂,將學生帶到學校的校史陳列館前,在回瞰過去中認識現在,並以「你們的船長」定位了與學生的關係;他摒棄教科書中用理性分析的方式破解詩歌,罵出那是些屁話,並鼓勵學生撕掉了整個前言部份;他教學生變換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讓學生站上講台俯看籠絡我們的教室;他更鼓勵學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用人之自由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他以隨機的方式引導學生,傾心中所言,做心中之詩…基丁將自己的言行深深滲入學生心靈的深處,於是——
原本附庸在哥哥陰影中的托德,在基丁被除名之後,第一個在校長課堂里站上了課桌,為他們的船長送行。在他純真的眼神中充滿了感激與憤怒;
諾克斯用自己的勇氣與智慧,在自己的相思女友面前陳露心跡,終於贏得了自己的愛情;
尼爾也第一次違背了父親的意願,毅然堅持了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的表演,並獲得巨大的成功
   ……
最大的一筆,尼爾的表演成功卻沒能讓自己那位嚴厲而刻板的父親有絲毫所動,表演結束後,他帶走了尼爾,並警告基丁,少靠近我兒子。也許父親為兒子設計好的錦繡前程,在兒子追求自由的過程消失殆盡。當他決定為兒子轉校時,尼爾堅定的選擇了自殺。
死亡,從威爾頓的寧靜開始,從尼爾家裡的陰森結束。尼爾用極端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獨立的渴求與對待自由的嚮往。在步入叢林的途中他被截獲,身體無法浸入,只有讓自己的靈魂抵達。自殺成了渴望自由的尼爾別無選擇的路徑。
影片從新生入學的歡迎會開始,到基丁默默離開結束。死亡還是死亡!伊始死於傳統,而後死於麻木,死於連生命的消亡都無法震撼的麻木!
影片的觀賞中,我始終無法分離心中的兩種角色:學子一員、為人之師
學子一員:自由與死
如果說電影中的基丁老師是一位偉大的老師,倒不如說他是「自由精神」的體現,是一種思想的化身。當你的思想框陷在一個無形的套子中,當你只能聆聽一種聲音時當你連發篇博文都要經過管理員審核時,你是否覺得你是自由的?當你的教案要被接受檢查時,當你的工資無故被扣時,當你面臨所謂的「必須捐款且有數額規定」時,當你的課堂突然有人扛著攝影機進來時,你是否覺得你是自由的?
自由不能包裹著習以為常的蔽衣,我這樣提醒自己。
可我們真的能追求自由嗎?或許,威爾頓的學子們比我們還要幸運些,畢竟那只是校園,一個在世界版圖中影都沒有的版塊,可我們卻被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巨大牢籠遮蓋。……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我們追求自由的意義何在?即便有了自由的意識,我們將如何在這個世界中生存。達爾文說,適者生存。自由在這個沒有自由的土地中何處落腳?是否會遭遇魯迅先生所說的「碰壁」?在現實和理想的掙扎中,自由總成為祭品,莊嚴地放在了祭臺上,如煙花閃過,在夜裡空留創痕。
也許,與尼爾一樣,死才是唯一獲得真正自由的途徑。當那顆子彈穿過尼爾的頭顱,我們是否該像托德那樣嚎啕大哭,為尼爾生命的停止悲傷?或許他已經找到了自由的真諦,找到了自己真該抓住的東西了。或許他在某個地方嘲笑為他悲傷的同伴了吧!那群努力反抗,卻沒有發現這條路的同伴吧,或許該羨慕他吧。或許吧!或許。
                         為人之師:思考與引導
帕爾默說:優秀教學不能被降格為技術,優秀教學源自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善。作為一名教師,基丁的言行我們不能簡單的移植,那只能降格「技術」。從整個影片看,我看到這個「語文」老師帶領學生走過得歷程:閱讀、思考、表達。
閱讀與思考的連結:閱讀,廣泛地獵取;思考,價值地回收。沒有思考的閱讀,是豪吞而不知其味的囫圇吞棗;沒有閱讀的思考,又是生硬而漫無邊際的天馬行空。只有在兩者相互照應下,才能將人思維的力度、質感進行有效的提升。基丁讓尼爾朗讀了那段晦澀生硬的前言後,鼓勵學生撕了它。那「可擦可擦」的聲音,響徹教室。
掂量那個撕吧!撕是什麼?撕出的是教師滲透思想的勇氣,撕出的是教師毫無保留的責任,撕出的基丁自信與智慧。撕掉的是學生盡心書本的犬儒意識,撕掉的是學生溺於傳統的龜縮,撕掉的是寄生於別處的固定思維。在這一撕而大快地的背後,我們看到一種激越的火光灼熱無比,一聲響亮的呼喚震動耳膜。
必需要指出的是,基丁沒有把一撕變成學生毫無理由的衝動行為。他用富有詩意的語言,感化著學生僵硬的心靈,用充滿質感的春風撫慰每個在場的孩子。他告訴孩子,詩歌不是也不該如此刻板的閱讀。用生活理解詩歌,用情感連同詩歌,他如此告知。學生不是被動接受,做其然,做起所以然。否則,將是灌輸與強給的翻版。
一個課堂教學追求者,不能不看影片53—57分鐘這段課堂引導的典範片段——朗讀自主創作的詩歌:
諾克斯用蹩腳的語言向自己的對象示愛。
基丁:哦,你寫得很好,你觸及到了詩歌的一個重大主題,愛 。同時,也是生活的最大主題。【欣賞與包容】
霍金斯:一隻貓坐在墊子上
基丁:用普利查特(前言的作者)的評分方法,你是第一個得負分的。恭喜你。【風趣幽默】我不在乎你的詩主題簡單,又是最漂亮的詩主題也簡單,想一朵花,一場雨,一隻貓。【鼓勵寬容】只要有新意,什麼東西都可以寫出詩來。只要不讓你的詩太俗套。【方法指導:小的主題,新穎的形式,也可以使好詩】
尼爾:什麼都沒有寫。
基丁:你好像坐立不安。【洞察】
來吧!到前面來,讓我們結束你的痛苦。【職責:以解絕學生痛苦為己任】
你難道覺得你心中的想法全都毫無意義,被人笑話。是嗎?你是這樣想的。【敏感:走進學生內心,才有對話的資本】
可我覺得你心中的有些想法是有價值的。【鼓勵真理:詩歌只有不想寫,沒有不會寫與不能寫】
隨機板書:站在世界的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博識智慧】
咆哮是種大聲的叫喊。
請託德上來,喊出你心中咆哮!
—不僅僅是咆哮,而是野性的咆哮
—不是老鼠—像個男人【以上三句:激情感染】
——這就對了,你身上到底也有野性。【欣賞肯定】
——別下去,看這惠特曼的圖片,他讓你想起誰?別想,快說,想到什麼說什麼?【生成、激情】
——什麼樣的瘋子?不用想,只管回答
——解放你的思想,發揮你的想像力,你可以答得更好,說出第一個跳出你腦海裡的東西,哪怕荒唐透頂。【自由寬鬆包容:對詩歌的理解】
——哦,我的天,你還是有詩人氣質的。好了,閉上眼睛,說你看到什麼?(我閉上眼睛,他在我面前晃動)【鼓勵欣賞】
——很好,讓他動起來!動起來!【智慧機智】(他伸手掐我的脖子)
——好極了,好好極了,基丁鬆開手,任其發揮(他一直在我身邊念叨真理)
——真理就像(真理就像一床讓你雙腳冰涼的毯子)同學大笑
——別管他們,繼續說,說你的毯子。【真的沒有管——專一情境】(你怎麼扯,怎麼拽,打也好,提也好,它總蓋不住我們,從我們哭著降生到我們奄奄一息,它只會蓋住你的臉,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喊叫)
基丁引導托德這段全部是在明快緊張的節奏中進行的。托德從開始封鎖情感的閘門,到最後一吐而快,讓其體驗到作詩的樂趣與成功的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