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The Postmodern Life of My Aunt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ThePostmodernLifeofMyAunt

6.9 / 789人    Canada:111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許鞍華
編劇: 李檣
演員: 周潤發 斯琴高娃 趙薇 盧燕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atrix

2010-04-12 22:30:19

鞍山人看《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註:本文原文於2007年8月4日發表在本人部落格,因原部落格被封,只能重發。本文現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07d64e0100h4zi.html。


    這部集結了周潤發、斯琴高娃、趙薇等幾位著名演員的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由於有部份是在鞍山拍攝的原因,早已經被鞍山的報紙渲染得無以附加。我又隱約記得報紙上說影片中少不了很多鞍山人熟悉的「鞍山標誌性地區」,也都是比較繁華或者比較現代化的地區,所以也就產生了想去看看的好奇心。某天在學校呆得鬱悶,去學校看電影時看見了《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預告片,當時本來就思鄉心重,再加上一個帶有三星電子廣告牌子大樓的鏡頭被我認定為是鞍山站前某處時候鼻子突然一酸的感動,更加劇了我要看《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想法。

    因為報紙上介紹過的劇情我都忘的差不多了,我以為整個電影都是在鞍山拍攝的,所以對開篇出現的那個怎麼看都不像鞍山火車站的車站、滿口上海話的「姨媽」、街上隨處可見的關於「蘇州」的招牌(鞍山什麼時候出現的「蘇州一條街了?)和感覺從沒見過的鞍山市景根本摸不著頭腦。還努力說服自己,「姨媽」一定是當年來支援鞍鋼建設從上海來到鞍山的。但是當滿街的上海話出現的時候我才「暴汗」地明白,原來故事的發生地之一就是上海... ...
    看完片子之後,比較讓我啞口無言的就是導演許鞍華這個三歲就離開了鞍山的鞍山人對鞍山形象的描繪。我順便查找了一些關於對《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評論,一般來說,雖然也有批評的聲音,但是中國其他地區的觀眾還能有些正面的評價,不過到了東北人這裡,尤其是鞍山的觀眾可就不買帳了。鞍山人紛紛站出來指責許鞍華的《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是在侮辱和詆毀鞍山與鞍山人的形象,更有甚者多難聽的話都說出來了。許鞍華把鞍山塑造成那樣,我作為一個鞍山人自然也看著不舒服,但是實在沒有可什麼大驚小怪的,電影本來就是藝術,藝術必然包含片面和誇張,要是完全活脫脫地把現實搬過來,那就是家庭DV自拍而不是電影了。只是對於影片中關於鞍山的部份,我一個鞍山人不得不進行一下必要的說明。
    電影中把鞍山拍得一片破敗與蕭瑟,灰禿禿的彷彿一個快被廢棄的城市。如果非要說鞍山沒有電影中出現過的地區,那是胡說,但是那畢竟是一小部份,不是鞍山的全部。說實話,即使片中的上海也被拍得不怎麼樣,尤其「姨媽」居住的地區,按照網上某些觀眾的說法就是「跟農村差不多」——落後的地區在哪個城市都有。當然,城市不是這麼比的,任何城市最落後的部份可能都一樣落後,但是最好的地方肯定不是一樣好,上海肯定比鞍山好這是無須置疑的事實,但是差距肯定不是片中表現的那樣大,鞍山也不都是電影裡那樣。像電影裡出現的那樣的住宅樓,實際在拍攝《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的時候在鞍山就已經很少見了。導演許鞍華也是千挑萬選故意找了這麼一個地方來拍鞍山的戲。而且鞍山新來的一個市委書記來了之後就計劃拆除了鞍山幾乎所有的舊樓,現在這樣的地方你想找還真找不到!
    有鞍山人說許鞍華這樣拍攝鞍山是在污衊自己的家鄉,這實在是一個很搞笑的說法。作為鞍山人,許鞍華有什麼動機來這樣「埋汰」(東北方言,意思有髒、詆毀)鞍山呢?
    其實許鞍華這樣拍電影無非是出於藝術的需要,為了突出一種對比才進行的誇張和片面。其實這一點從片中的「外甥」兩次來看「姨媽」在途中火車上看到的景色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在去上海的時候是夏天,火車經過的地方是綠油油的田野,火車是高級列車,在去鞍山的時候是冬天,火車經過的地方是灰濛濛的工廠,火車居然還漏風!這種鮮明的對比實際上不僅是在影射「姨媽」生活環境的變化,更是對「姨媽」心情變化落差的對比。一看導演安排「外甥」來鞍山的季節——冬季,就知道導演的用意了。「姨媽」此時的生活和心情,一切都像掉入了一片「灰濛濛」的「寒冬」之中一樣。導演也很會安排這個情節,因為北方的冬天其實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片灰濛濛的色調,鞍山這樣的工業城市就更是如此了。順便說的是,「外甥」在來鞍山的列車上看到的景像,那些煙囪和吊車確實是在任何進站鞍山的火車上都能看見的「標誌性」景物,也是最能代表鞍鋼的了。
    但是隨後出現的鞍山則徹底讓人失望,簡直成了一個「三流的、快破產的小破鄉鎮企業」,真正的鞍鋼當然不是這個樣子。真正的鞍鋼非常大,我記得小學時候鞍鋼的面積就應該能佔鞍山市區面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那麼大,現在市區面積已經擴建很多了。我進到鞍鋼裡面也只走了一小部份就感覺裡面已經很大了。最鬱悶的是「外甥」下火車之後到姨媽家的交通方式讓我比較鬱悶——居然是三輪車——還是貨運型的!鞍山還能連計程車都沒有嗎?那鞍山滿街跑的都是鐵野豬嗎?就這一點來看也能知道這完全就是電影追求出來的一種效果,中國知名的「鋼城」能連計程車都沒有?開玩笑呢?
    再說說趙薇扮演的鞍山女孩。就性格上來說,可能大部份鞍山女孩確實比較開朗(東北女生可能普遍比較開朗吧),有的時候也確實有些像電影裡面那樣「潑」(但是據同學說鞍山女孩沒有撫順女孩「潑」),當然電影裡的趙薇本來就是對自己母親懷有「恨」的。
    從穿戴上來看,趙薇扮得有些艷俗,但是確實把鞍山女孩喜歡打扮的特點以一種可以明顯突出特點的誇張化表現出來了。鞍山的女孩確實都非常喜歡打扮,很時髦也會打扮,這個至少在東北地區甚至全國部份地區都是有口皆碑的。另外就是趙薇扮演的女兒,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是穿著上你卻一點都看不出來。在鞍山,從一個人的衣著可能是判斷不出來這個人的經濟實力的。鞍山人市民里有一種潛在的意識就是以一個人的衣著來判斷一個人身份的高低,所以鞍山人確實出現不少有點錢都買了衣服的情況,這也是鞍山強烈商業化的表現(只不過商業化的有些濫俗)——一個如此商業化的城市也就更不可能像電影裡那樣破敗了。鞍山人也不都像電影裡面說的那樣窮,窮人當然哪裡都有,但是鞍山在某些節日商場裡面脫銷的商品和休閒場所永遠密密麻麻的人就說明鞍山人如果沒有錢,那絕對不可能達到這個效果。
    趙薇在電影裡說的鞍山方言早已經有觀眾笑談其為「北京郊區的鞍山話」。趙薇不是鞍山人,也不是東北人,所以說鞍山話的腔調不標準是很正常的——儘管女演員中也有張靜初那樣說哪裡方言都惟妙惟肖的。只是趙薇說的鞍山話不僅與真正的鞍山話不相近,而且根本就不是鞍山話!就我個人感覺,整個遼寧的方言基本可以分為五大系(無科學及語言學考證):瀋陽—鞍山—遼陽—營口—撫順—本溪系,大連—丹東系,錦州—盤錦—葫蘆島系,朝陽系,阜新—鐵嶺系。其中錦州—盤錦—葫蘆島系方言的尾音都習慣上挑,有些「京片子」的味道,朝陽系的方言應該是河北話向遼寧的延伸,而阜新—鐵嶺系說話尾音一般都有濃重的漢語拼音中「ng」的音,應該是吉林、黑龍江方言向遼寧的延伸,因此只有瀋陽—鞍山—遼陽—營口—撫順—本溪系,大連—丹東系能代表比較「正統的遼寧方言」,其中瀋陽話可能帶有從鞍山方言、本溪方言向阜新—鐵嶺系過渡的特徵,大連—丹東系方言則帶有明顯的「海蠣子味」。就鞍山話而言,我認為很可能不存在真正的鞍山方言,因為鞍山人說話的發音要嘛比較接近鞍山北部的遼陽,要嘛比較接近鞍山南部的營口和鞍山的附屬城市海城。總體來看,鞍山話繼承了該地區不分平翹舌的「光榮傳統」,但是鞍山人的不分平翹舌是習慣把所有平翹舌音都說成翹舌音,而不是像電影中趙薇那樣都說成了平舌音。還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硬傷就是鞍山人一般不說「俺們」,「俺們」一詞是本溪一帶的方言,鞍山人習慣說「咱們」(其實並不是在表示說話人與說話相對者的共同關係,而僅僅是在表示自己)。電影裡面趙薇一口一個「俺們」,鞍山人聽了不崩潰才怪呢!趙薇那句「俺們是從鞍山來的,咋了?」一聽也都能聽出來那絕對不是鞍山方言。鞍山人說「鞍山」一詞不是那個味而且必須是尾音下壓的(個人認為可能是受朝鮮語的影響,鞍山歷史上曾經歸屬過朝鮮)。只有她在發脾氣時候說的「老」字是鞍山確實存在的,鞍山話中確實常用「老」來表示「很」、「特別」、「非常」的意思,當然其他東北方言裡可能也有這個習慣。包括扮演趙薇父親的那個男演員,所謂的鞍山工人,說的也不是鞍山話。只有片尾一個問趙薇父親鞋的價格的群眾演員稍微有點鞍山口音。可以說,《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幾乎沒有鞍山話出現,那裡的所謂鞍山話只不過都是中國其他地區人印象中的「東北方言」而已,不是鞍山話。
    許鞍華一個並非出於故意的藝術表現,結果導致了大部份鞍山人對其的嚴重不滿。趙本山在小品里曾經不止一次地說到自己的家鄉鐵嶺,都是以一種類似自嘲的方式提到鐵嶺如何小或者不出名,結果沒有任何人說趙本山的不是,反而使鐵嶺的知名度在全國大大上升。為什麼許鞍華這樣表現一下鞍山就遭到這樣多的批判呢?可能趙本山提到鐵嶺僅僅是口頭上的,而且鐵嶺的不知名和小是事實,但是鞍山卻是被以一種和事實非常背離的形像被以影像的方式表現出來所以才如此的。但是,一方面我覺得鞍山人應該理解這僅僅是一種藝術手法,而不應該把許導演這樣塑造鞍山的意圖是出於惡意的故意,另一方面,對於這部影片給他人造成的誤解,能盡力解釋一下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跟許鞍華生氣,也沒有必要去跟那些因為這部電影誤解了鞍山形象或說鞍山如何如何的人生氣。因為一部電影而誤解一個地區甚至國家都是常見的,這一點在中國為甚。到現在很多中國人印象中的美國或者歐洲還是那樣要嘛就是繁華得路面流金、人人有錢,要嘛是淫亂無度、犯罪猖獗,要嘛是工作條件都十分憂厚,要嘛是都紛紛失業流落街頭。孰不知這都是對外國電影而產生的印象,真正的西方世界根本就不是這個造型的。要說犯罪率和失業率,中國和美國的統計方法和統計標準根本就不一樣,如果都換成美國的方法和標準,那麼中國的犯罪率和失業率就是要直線飆升了!而西方人裡也不乏來中國之前認為中國人中人人都是武林高手的想法,好在人家糾正的快,不像中國人自己即使面對已有的事實也要以從前的經驗和印象為標準來否認事實的存在,並且以瞞和騙的方法來說服自己事實是錯誤的!這種僅能以一部電影來判斷事實的人,明顯就是一種惡俗的小市民素質,對於這樣的人,也就沒有必要讓他相信鞍山是怎麼樣的了。事實就是事實,事實就擺在那裡,無論你信不信,事實都是如此,事實就是的力量!或許許鞍華錯就錯在不應該讓趙薇說出「鞍山來的」這句台詞,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鞍山的形象。藝術肯定都是源於生活並且高於生活的,但是在《姨媽的後現代生活》裡算是「低於生活」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