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心魔 [2009]--At the End of Daybreak

心魔/AttheEndofDaybreak

6 / 319人    94分鐘

導演: 何宇恆
演員: 徐天佑 惠英紅 黃明琴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風之影

2010-04-20 22:43:06

《心魔》:愛與佔有的悖論和悲劇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剛剛揭曉,在最佳女主角的評選中,之前一致被看好的惠英紅最終憑藉《心魔》中的出色演出毫無懸念的獲得這個獎項。之前的台灣金馬獎評選中,她已經憑藉這一角色獲得最佳女配角的獎項。在兩大華語電影節中都能憑藉同一角色獲得大獎,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這位當年憑藉「打女」角色獲得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在年齡日益增長的情況下演技日益精進的一種肯定,同時也是對於她在這部影片裡出色演繹的一種肯定。
這部由馬來西亞、香港和韓國共同出品的影片背景設定在馬來西亞,講述一對青年男女因戀情失敗而最終走向毀滅的故事。不過,這個簡單的概括並不能準確的表達本片所要表達內容。作為一部年輕導演的片子,本片似乎有太多的野心在內:關於家庭教育,關於未成年人感情萌動的探討,關於青少年的犯罪,還有校園暴力,以及對於母子親情的表述等等在內的諸多內容,使得本片最終看起來還是顯得有些顧此失彼,支離破碎。總體來說,本片的品質遠未達到佳片的高度,水準一般。本片的導演是馬來西亞華人,影片未開拍前的劇本創意就已經獲得肯定,本片的開頭字幕上明顯的列舉出了這部影片獲得的多國電影部門的資金支持。總體來說,對於一名年輕導演來講,影片雖未到達預期中的高度,不過潛力倒不容小覷。
整部影片的風格在前後有著比較明顯的變化。影片的前半部份主要以男女主角的生活為主線,已經二十三歲的德仔與離異多年的母親相依為命,卻愛上了年僅十五歲的還是學生的盈,二人偷吃禁果,在享受著所謂美好的「愛情」。這一部份里,影片的風格更像一部探討青少年早熟和對於性萌動意識的危險的社會問題的影片。影片中少女盈的父母被設定為對於女兒只關心學業而對於心理問題過於淡漠,有一定的說教之嫌。影片刻意安排了一處相對比較細緻的盈在商店偷內衣的情節,其實是在暗示少女對於自身的表現慾望和渴望得到肯定的一種心理。在那單調的學生服下,掩蓋不住的是一種自我的覺醒和渴望,可是,這一切都被自身的父母所忽略。對於德仔來說,和母親長期的相依為命的生活造就了他對於母親的依賴感,卻由於年齡的日益成熟而在心理上渴望擺脫這種依賴。不幸的是,他與女朋友之間的年齡差距決定了他依然難以獲得心理上的轉移的滿足,最終還是不得不依賴於自己的母親。這種心理也決定了德仔的心理狀態的不穩定。影片開始的第一個鏡頭就是德仔用滾燙的開水燙死了籠中的老鼠,畫面有些過於殘酷,和徐克當年的作品《第一類型危險》的開場時年輕的女主角用尖針插入老鼠身體一樣令人瞠目。不過這二者都是為了表現主人公的心理扭曲的事實,雖然畫面殘忍,倒也直白深刻。德仔雖然能在肉體上從盈處獲得暫時的安慰,卻因為二人並不能真正的相互理解而感到痛苦。
影片從盈的母親發現盈所藏的避孕藥開始,急轉直下,整部影片的進程就像影片中整件事件的發展一樣,開始失控,直至最後的完全失控。盈的父母繼續著在影片中的負面形象,打著保護女兒的旗號對德仔及其母親進行勒索,最終釀成慘劇,五名少男少女走向毀滅。影片中,德仔在事發後完全暴露了其軟弱和對於母親的完全依賴,最終在發現盈的不可依靠後完全失控,成為殺人犯。影片在後半部份具備了一定程度的黑色電影的風格,表現了一個完全失控的事件和最終的慘劇。在一個青少年犯罪的外表下進步探討了對於人性善惡的批判和探討,以及對於少男少女生存狀態的關注。應該說,本片的導演的社會責任感還是比較強烈的,這部改編自真實犯罪案件的影片所要表達的一個主題就是對於青少年的關注和對於社會一部份道德問題的批判。
不過,影片還有更深層的目的和意義在內。影片片名「心魔」,本身表達的就是對於影片中人物心態的一個概括。尤其是在表現德仔母子關係問題上,是本片重點刻畫和探討的一個主題。惠英紅所飾演的母親因丈夫的背叛而獨自撫育兒子成人,巨大的生活壓力之下沾染了酗酒的惡習,但是對於兒子,卻是關懷備至。影片中的德仔已經二十三歲,卻仍舊被母親當做小孩子看待。在一定程度上,如果說德仔年幼時是母親生存下去的心理支柱的話,那麼成年之後的德仔在無形中充當了女性依賴的角色。而且隨著日子的流逝,這種依賴已經無形中變為對於這種男性角色的一種佔有慾望。影片中母親給兒子理髮的這一細節將二人之間的控制與掙扎的關係表現的非常隱晦,卻又是明顯的暗示。對於德仔來說,已經成年的生活卻依舊生活在母親的陰影之下,想極力擺脫,可是自小對於母親的這種依賴卻使其無力擺脫,才出現了影片來時的「滾水燙老鼠」的極端手段,來反映其有些許扭曲和苦悶的心理。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論,每一個男人都有「戀母情結」,對於德仔這種對於母親依賴性極強的男性來說,可能更為深切。不過同樣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論,兒子對於母親的感情依戀直到他找到自己的女人後才最終完成轉移。可是,影片中德仔的悲哀在於,他和十五歲的盈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做到「心靈相通」,影片開始不久二人在房間中「我們怎麼了」的疑問和德仔反覆的「你們女仔總喜歡問人家回答不了的問題」等話語都在明顯的暗示兩人之間的隔閡。對於盈來說,和德仔在一起僅僅是為了擺脫父母家庭的壓力,而德仔更多的是渴望愛情,來擺脫母親的陰影。不過,二人的差異也決定了這場戀情最終的悲劇。兩人的戀情暴露後,盈很輕易地就放棄了德仔,可是德仔卻因此失控,最終殺死了盈。這種結果也反映了兩人對於愛情的認識和追求的不同。德仔的這種難以稱為愛情的戀情最終讓他在心理上擺脫母親依戀的努力宣告失敗,之後的盈的父母的步步威逼又使得他對母親的依賴進一步增強。不過,對於德仔而言,這種增強更多的是一種恥辱,所以才出現了他在撞球室裡因朋友的一句「自己承擔責任」的話而暴怒的情節。在這種急於擺脫和表現自我意識的痛苦心理和衝動下,最終德仔情緒完全失控,釀成悲劇。
對於母親這一角色而言,雖然影片中的母親沒有過多的干涉兒子的戀情,卻因那種潛在的佔有慾望而對於兒子形成巨大的壓力,最終是兒子精神崩潰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於兒子而言,對於母親的這種依賴在潛在也是一種佔有,卻又在暗中極力擺脫,在戀情失敗後難以面對對自己的失望,最終走向極端。不過,在潛意識裡,這種對於母親的完美想像和依賴仍舊難以擺脫,同時在遇到與自己心理反差極大的事件選擇的更為極端的處理方式。影片最為讓人動容的情節發生在母子互毆的場景上,德仔因難以接受母親的所謂骯髒掙錢方式而對母親大打出手,其實這是深愛對方的母子二人在內心矛盾的極端外在表現,更是對於對方失望的一種極端處理方式。這種「因愛生恨」的強烈衝突的表現方式,既是一種悲劇,又是一種無奈。至此,影片片名中的「心魔」已在母子二人身上表露無遺,甚至造成二人以相互傷害的這種極端形式來表達內心對於對方的佔有慾望和深切依賴。
應該說,本片的飾演兒子和母親的兩位演員,表現的都非常出色,在劇情較為鬆散的情形下,演員用自己的表演撐起了整部影片。當然已經獲得多項大獎肯定的惠英紅更值得讚賞,將一位不僅外形邋遢,而且嗜酒如命,卻對兒子深愛有加的母親演繹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在表現對於兒子的名為關愛實質卻有著極強佔有慾望的複雜情感時,還是非常深刻。影片最後一幕是本片的一個亮點,也是惠紅英最為出色的一處表演。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