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0-07-01 07:59:33

台北不等於瑞典,愛情不等於親情


由於沒有世界盃的原因,倒是可以抽出時間來看看「下載症候群」發作後積攢在電腦中的電影,看了看每部電影的時長,結果發現只有《霓虹心》的時長最短,於是也就順其自然的坐定下來

電影一開始的就給人一種非常乾淨清新的感覺,沒有過多浮華的背景,沒有大量語言的鋪墊,也沒有躁動的配樂,只是發生在一個年過40的女人與遠在台北的網上戀人的對話,因為今天是她的生日。
孤獨是可以欺騙的,但是卻沒法逃避,在享受完屬於一個人的生日之後,影片總算出現了一絲溫暖的畫面,外婆以及兒子在生日之後的一天出現,伴隨的是鮮花、蛋糕、以及生日禮物。
美其名曰為了母子之間能夠有更深的了解,實則為了能夠滿足自己的慾望,她選擇與兒子一塊來到台北。母子之間尷尬的語言表白也讓這10幾年的分離顯得那麼直白。
為了給網上的戀人一個驚喜,母親在猶豫中藉著酒興總算是見到了他,但現實卻讓網上虛擬的夢想化成了肥皂泡,在頃刻之間破滅;兒子在意識到母親的自私之後,開始了屬於青春叛逆期的反抗,先是體現在母親身上,接下來開始發洩到台北唯一的朋友身上。
在母子以及朋友之間的矛盾激化到無法收拾的那一刻,兒子的朋友選擇離開,兒子也選擇了離開;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母親和兒子無意識中被捲入了一次意外,通過折騰好心警察、網上戀人,總算度過了意外。
最後一幕,母子以及兒子的朋友在長滿雜草的屋頂享用晚餐,太陽西下灑在台北都市的繁華中,映襯出屬於3個人的屋頂的純淨;此刻,母子情、朋友情瞬間凝固,影片結束。

人其實是一種害怕孤獨卻又缺乏勇氣面對的動物,於是需要能夠找到逃避或者宣洩孤獨的東西,往往在這種情況下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幻也就變得模糊。就像影片中的母親,她對網友的迷戀或許只是為了逃避失去親情的孤獨,兒子對母親的反抗或許也只是為了逃避母親選擇網友而帶來的挫敗感,兒子朋友與母子之間的相處或許也只是為了逃避自身家庭不幸帶來的失落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