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紅路--Red Road

红色之路/红路/红色之路

6.8 / 13,320人    France:113分鐘 (Cannes Film Festival) | USA:113分鐘

導演: 安德莉阿諾德
編劇: 安德莉阿諾德 安德斯詹森
演員: 凱特迪克 托尼庫倫 馬丁坎波斯頓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kurillaz

2010-07-26 01:54:47

從紅路走向魚缸


先看的《魚缸》,沒急著寫評論,知道《紅路》也一定是同樣風格的片子,昨晚看完了《紅路》。
總有些電影人有著鮮明的特色,看這兩部片子時,我想起了婁燁,同樣搖曳不定晃動的手提攝影,後來才知道,導演Andrea Arnold她拍片子遵守 「dogma 95」 原則。回想起當年馮小剛的《不見不散》,有一段長鏡頭的片段,還拿出來說說炫耀,那看完《魚缸》和《紅路》,他會不會慚愧?
尤其是《魚缸》最後部份,看得我都驚了,女主角米婭瘋狂逃跑,康納緊隨其後追趕,米婭跑的速度非常快,我驚嘆,攝影師居然能跟住,而且畫面非常平穩。相比那些固定機位牛逼的電影大師,用dogma 95原則拍出的電影一樣可以有精彩的角度和內涵。

劇情是關鍵。女導演對於女性細膩內心世界呈現的非常透徹,人物都是背負著窘迫和痛苦的,生活對於她們來說不是用來享受的而是用來承受的。在平靜的環境裡人物內心的掙扎讓觀眾的心情也被充分牽扯進去,每一個試圖向前的腳步,都會陷入更深的泥潭,抗爭的最終結果就是遍體鱗傷,但又像《紅路》里克萊德面對質問說的:「我還能說什麼?……這種濫事每天都有,這就是生活。」

  有時候事情就是很糟,但也不能放棄生活,未來的路還是要走,人在社會中的角色還是要堅持扮演下去,也許影片叫「紅路」就預示著,生活的道路異常艱辛,也會有人血流成河。而「魚缸」就是「困惑」的代表。

影片的結局都是好的,相比朱麗葉特比諾什的《藍》,《紅路》裡的傑姬顯得很平凡且無力,但就是這樣貼近生活的真實的人,才有我們能從中學習到的堅強,這種抗爭的力量也許不能改變現實,但是在抗爭過後的感悟,值得所有人借鑑。

我深切感受的到導演Andrea Arnold她的野心之大。她的目光殘酷、犀利,將生活里最難以承受的一面展現給每一個安逸地觀眾,讓人坐立不安,不能不為情節的進程而左右心情。
期待她的新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