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東京物語--Tokyo Story

东京物语/东京故事/TokyoStory

8.2 / 41,056人    136分鐘

導演: 小津安二郎
編劇: 野田高梧 小津安二郎
演員: 笠智眾 東山千榮子 原節子 杉村春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陸支羽

2010-08-07 18:32:12

最偉大的「宅男」大師:小津安二郎和他的23所宅子


撰文/陸支羽

謹以此獻給小津,以及那些熱愛小津的孩子。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櫻花開得燦爛,一個人留在這裡,我只感到茫然,想起秋刀魚之味。殘落的櫻花猶如布碎,清酒帶著黃連的苦味……」——折錄自小津手記。
好多年以後,我們重又在文德斯的《尋找小津》中看到那疊裝幀素樸的劇本手稿《秋刀魚之味》,而小津的攝影副手厚田的清淚,就像一罈苦酒,盞杯而泣。
小津的片子適合在空氣清澀的午後宅在房子裡品賞,那濡濕而潤朗的風塵,從北鎌倉肅寞的光景中傳出,而小津的「無」字碑就像一葉沉默的舟楫。
列車呼嘯著駛過小鎮,太陽底下晾曬的衣服開始有了酥軟的味道。平山盤坐在木地板上,就像N年後的笠智眾坐在文德斯的鏡頭前,他搖著老太婆留下的蒲扇,抬眼望向遠山,他說,我應該對她好一點……繼而,是大大的沉默。
有時候難得靜下心來,就拿出小津的片子來拭一拭灰。而後久久地沉默。抑或學著父親笠智眾那般長長地嘆息。亦曾經兀自念想,親愛的小津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宅男」吧。終身不娶,卻兀自伴著老母親生活了一輩子;即便是拍電影,都始終足不出戶地固守著那迷宮般的宅子。除了拍火車。
於是,冒著被卡夫卡或普魯斯特的擁躉們群毆的代價,此時此刻,我唯愛孤獨的小津和他的那些沉默的宅子。
那麼多年以後,摯愛小津的文德斯還會否靜下心來重溫小津的電影呢?或而,他也一樣耐得住寂寞;或而,有一種重溫更傾近於心頭的奠念。
不會再有小津了。也不敢有人再成為小津。

固然,以下推出的二十三所電影「宅子」並非小津的所有,小津還有太多半成的小宅不曾為我們所見。也罷,從大的層面而言,其實小津一輩子亦只建過一所宅子罷了。

——————————————————————————————

小津安二郎電影的風格定律:

1,低角度固定機位。
2,避免破壞畫面平衡和穩定感的搖移。
3,正面拍攝人物,反對失禮誇張的非常規角度。
4,節奏緩慢。
5,充滿東方的智慧和幽默。
6,固執地反對寬螢幕。
7,喜歡窩在宅子裡取景,極少外出拍攝(除了拍火車)。
8,笠智眾是小津電影裡永遠的父親。

——————————————————————————————

第一所「宅子」:《我出生了,但……》(1932)

「宅」之語:

小津曾一度捍衛默片時代,至終卻沒能拗過時代的脈衝。有人出生,有人死去。小津的生活縱使再平淡,亦有著不可觸碰的苦澀。台灣的侯孝賢亦是藉由了小津的這份情懷,才能如此洞徹人心。——陸支羽

劇情:
 
小職員搬到城郊,豈料山雨欲來,大人與小孩世界各自上演不同的權力遊戲。新來的一雙小兄弟給小鄰居欺負得眼淚漣漣,後來借用別人的武力做了小霸王。小兄弟目睹窩囊的父親扮小丑取悅老闆,氣上心頭罵了父親一頓,然後絕食抗議。暖熱飯糰最後送到兩張小嘴裡,一家人和氣收場,小孩上了生命「寶貴的」頭一課。大人虛偽,莫非真的有道理?
這是一部令人懷念的默片時代的傑作,是日本電影史上光輝的一頁,也是生活流喜劇作家伏見晁留給日本影壇的最後一部作品。此片用喜劇的手法來描寫小職員的生活狀態,導演通過孩子們眼中的父親和孩子們對大人世界的不可信來描寫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揭示了過去日本電影不曾觸及的人生的最深刻的東西。此片即不用淡入、淡出,而採用一個場面一個切換的蒙太奇手法,是小津作品鐵的原則。本片是日本名片200部之一,獲1932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第一名。——Mtime

——————————————————————————————

第二所「宅子」:《非常線之女》(1933)

「宅」之語:

唯看過《東京物語》的孩子恐怕永遠無從想像小津亦拍過如此別有風情的黑幫片。——陸支羽

劇情:

拍完《開心地走吧》事隔三年,日本人對黑幫愛情片熱潮未減,小津再碰這個類型,心態和技巧已別於從前,人物感情轉趨複雜與悲情,畫面一景一物的安排盡見巧思。延續前作角色,講黑幫大佬與一好一壞兩女人之間的情仇,但這次黑幫與壞女人同給好女人吸引過去,黑幫最後亦沒有離棄壞女人。也許為了增加劇情說服力,小津找來田中絹代做女主角,壞女孩果然惡得含蓄,有時更會楚楚可憐。可惜絹代剛演過深入民心的《伊豆舞孃》,壞女人形象不給當時觀眾受落。小津將黑幫片類型玩得出神入化,不少人覺得這是他默片巔峰之作。——Mtime

——————————————————————————————

第三所「宅子」:《心血來潮》(1933)

「宅」之語:

從本片伊始,草根的喜八勢必常常出現在小津的案頭文稿中,像一個沉默的影子。——陸支羽

劇情:

本片是「喜八三部曲」的頭一部,描寫了草根小人物同叫喜八身上發生的故事。喜八身兼母職,與兒子富夫住到東京貧民窟,可他的衝動性子卻叫富夫吃盡苦頭。喜八不自量力愛上漂亮女孩,失戀後又借酒消愁,弄得一家人好不狼狽。富夫生病了,喜八愈搞兒子病得愈重,治好兒子自己卻欠下一身的債。——Mtime

——————————————————————————————

第四所「宅子」:《浮草物語》(1934)

「宅」之語:

「喜八」的悲苦宿命無法不令人哀婉嘆息,那亦是小津電影中淡而不傷的悲慟氣質。——陸支羽

劇情:

「喜八系列」的第二部。我們的主角終於離開了東京,卻仿似沒腳的鳥兒,居無定處。喜八領著流浪戲班來到小鎮,卻碰上連綿下雨天叫好不叫座。他天天跑去偷會認作侄兒的私生子,情人知道了很生氣,差使女藝人色誘他兒子。喜八最後解散了窮途末路的戲班,也認回了親兒,但他還認了命,不敢留在一個叫「家」的地方。——Mtime

——————————————————————————————

第五所「宅子」:《獨生子》(1936)

「宅」之語:

極為精緻的生活樣板戲。母親的目光中開始有了東京城的影子,陷入困窘的兒子卻兀自懷念起北鎌倉的鄉村。——陸支羽

劇情:

故事始於鄉間螺絲工廠,在那兒工作的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送到東京上學。十年過去,母親首次往東京探望親兒,以為他出人頭地,卻發現他才不過是與妻兒住在破房子裡的夜校窮教師。母親難掩失望,卻還慶幸兒子是個好人。兒子卻說:「但願我沒來過東京。」
該片導演是日本的電影巨匠,被稱為「最有良心」的導演小津安二郎,他尤其是以「家庭」電影而著稱,這是他第一次深刻地追求生活的悲哀的值得紀念的一部有聲電影。
小津一直堅持走默片路線,這部片子是他走向有聲片道路的過渡作品,保留了他許多作為小津形式主義藝術固定下的一些東西,如極力控制聲音簡練台詞;喜歡用石油桶、晾在竹竿上的衣服等有道具的場景進行過渡。此片曾被選入日本名片200部,獲1936年電影旬報十佳獎第四名。——Mtime

——————————————————————————————

第六所「宅子」:《淑女忘記了什麼》(1937)

「宅」之語:

自《獨生子》成功以後,小津終於釋懷,開始進一步執力於有聲片的嘗試。——陸支羽

劇情:

小津開始全情投入有聲片,剪接、配樂與人物對話靈活運用,交織出前所未有的活潑節奏。時子這個有錢人家的太太給嬌寵慣了,丈夫小宮勉為其難聽她的話,她卻渾然不覺。年輕侄女作客小住,和小宮一起背著時子花天酒地,後來更慫恿小宮掌摑太太以振夫綱。
一部輕鬆幽默小品,小津戰後描寫家庭的喜劇筆觸,可追溯至此。縱使為順應戰前時勢轉寫有閒階級,揶揄卻是不留情面的。聲響製造的喜劇效果,小津影片少見,直可媲美法國喜劇大師積·大地。小津終生沒娶,寫夫妻感情也是少有的,變奏的《茶泡飯之味》成於戰後,情懷已大異。——Mtime

——————————————————————————————

第七所「宅子」:《戶田家兄妹》(1941)

「宅」之語:

未曾看畢小津的這一部「宅子」,卻兀自念想到些許「喜八」的影子,小津猶還在他那熟悉的模版中猶然地前行。——陸支羽

劇情:

《我們要愛母親》的變奏,故事同以父親逝世做起點,但鋪陳出另一種感情與關懷。戶田家一家之主猝死,老妻還來不及哀傷,便要面對更巨大的變故。家道中落,任性的小兒子跑到天津工作,母親領著最小的女兒輾轉寄住其他兒女家中,結果不是跟媳婦不和,便是給女兒責罵縱容孫兒。母女倆最後躲到海邊破屋,小兒子歸來目睹至親的窘迫,怒斥兄姐大逆不道。——Mtime

——————————————————————————————

第八所「宅子」:《父親在世時》(1942)

「宅」之語:

縈繞於黑白影像中的禪味,無法不令人暗自神傷,甚而難以釋懷。——陸支羽

劇情:

本片是小津早期作品《獨生子》的變奏。描寫相依為命的兩父子,一直在鄉間生活。父親原是一名正直的好老師,但因一次意外,導致一位學童在學校郊遊時溺亡,終於他引咎辭職,並隻身遠赴東京尋找工作,留下兒子一人在鄉間就讀寄宿學校。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兒子長大後,首先到先台讀大學,及後更在秋田謀得教席。他終日冀盼能和父親共聚天倫,可惜卻仍未如願。兒子在入伍前,要到東京驗身,終於能和父親住在一起,可是父親卻在這時突然病危。子欲養而親不在,總叫人唏噓不已。
影片著力講述了一對父子間的感情糾葛,沒有濃重筆墨,節奏舒緩平穩,卻自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導演小津安二郎採用的是低角度固定攝影,不改變拍攝位置和焦距,不用疊印、淡入、淡出等手段。同時他十分講究畫面構圖和剪接,鏡頭的長短是固定的,其獨特的手法運用在不同影片中,對於刻劃人物、揭示劇情起到重要作用。本作品曾入選日本名片200部,獲第三屆日本電影雜誌協會十佳獎第2名,第一屆日本電影獎、教育推薦觀摩影片。——Mtime

——————————————————————————————

第九所「宅子」:《長屋紳士錄》(1947)

「宅」之語:

同樣是相似於早前的「喜八」題材,喜歡走老路的小津多麼固執地可愛啊。——陸支羽

劇情:
    
小津戰後復員回來,不欲隨波逐流拍攝民主宣傳片,於是尋回喜八的創作老路重新上路。那些美好年代儘管已成過去,但貧民窟的小人物血肉依然。鄰居這天在街上撿來孤兒,覺得雜貨店老闆娘是照顧他的最佳人選,便使計把小孩弄去她家。老闆娘討厭孩子,初時惡形惡相,但小孤兒生性憨厚,冰冷最後給溶化了。
小津以悲憫的幽默筆觸寫戰後孤兒問題,在他眼裡,貧民窟和睦的鄰里關係是個理想國。現實中的東京貧民區早給炸彈夷平,片廠搭建的幾家房子彷彿流沙幻影。同類題材再沒有出現過,小津自此亦差不多以每年一部影片的速度,從容不迫的創作。——Mtime

——————————————————————————————

第十所「宅子」:《風中的母雞》(1948)

「宅」之語:

有人說,這部電影的片名,是小津眾多電影中最具詩味的一部,我亦兀自擇想起劉亮程的《風中的院門》。——陸支羽

劇情:

故事以一對身處戰時的夫婦為中心,一直等待著參戰丈夫歸來的妻子獨力支撐生計,生活困苦。為了支付兒子的醫藥費,妻子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被迫幹了一次賣淫的勾當。丈夫歸來之後,妻子坦然的如實相告,卻令丈夫非常生氣,大感羞辱氣憤之餘,更大打出手,將妻子強暴了。——Mtime

——————————————————————————————

第十一所「宅子」:《晚春》(1949)

「宅」之語:

女兒出嫁了,父親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裡削蘋果,突然覺得很憂傷。——陸支羽

劇情:

紀子與喪偶的父親相伴,情願錯過婚期;父親不願耽誤女兒的終身幸福,謊稱自己要再娶。紀子信以為真,終於決定嫁人。婚期日近,父女倆最後一次結伴旅行去到京都。回來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冷清的家中只剩下父親一個人。
此片是日本電影巨匠小津安二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津的作品一貫格調淡雅雋永,看後使人感到回味無窮。而小津最具代表性的低位攝影法、黃金分割置景法、超現實主義的黑白對比等獨特的藝術特徵都在這部作品中充分表現了出來。
該片主題仍是以小津一直所關注的寫父母與兒女之間的關係和感情為主線,影片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他通過對平凡生活的描寫,來展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歌頌人的善良本性。此片被列為當年十大最佳影片的第一位,,併入選日本電影名片200部。——Mtime

——————————————————————————————

第十二所「宅子」:《宗方姐妹》(1950)

「宅」之語:
 
正是從《宗方姐妹》開始,小津揭開了其高峰時期的序幕。——陸支羽

劇情:

宗方兩姊妹經營酒館,姐姐節子的丈夫三村失業,靠妻子賺錢度日,兩口子生活極不愉快。妹妹滿里子知道節子的舊情人回來了,鼓勵姐姐離開三村再續前緣。
小津電影中的司葉子換成了成瀨巳喜男高峰秀子,原節子換成了溝口健二的田中絹代,真有點稍稍的不適應。高峰秀子過份刁蠻少了司葉子的清純美麗,田中絹代過度僵硬沒有原節子的溫和柔軟。
《宗方姐妹》是小津的中期電影,小津安二郎的創作高峰基本上都是在晚期,因此這部電影中沒有出現晚期那種父輩與後代之間的關係,以及父親嫁女的劇情模式。本片中小津把視角重點放在了兩姊妹的感情生活,而父親的作用似乎並不十分顯眼,只能說笠智眾作為小津電影的父親形像已經初露端倪,那個溫文爾雅,和藹而帶著微笑的父親深刻的表現在螢幕之上以致十幾年如一日。儘管有時候只出現幾個鏡頭,但是笠智眾所扮演的父親形象穩如泰山般的定住小津電影的陣腳。
小津電影子乎沒有提及愛情的,本片中所講述出來的遺憾愛情故事也是很多愛情故事的一個翻版而已,電影最後的回絕也是小津電影中常見的人情常理,就像《秋日和》中秋子拒絕了別人,還有《東京物語》中年輕的紀子甘願守寡,小津電影中的女人所表現出來的忠誠是日本根深蒂固的道德觀念吧,或許也是小津對自己母親的尊敬之情。——Mtime

——————————————————————————————

第十三所「宅子」:《麥秋》(1951)

「宅」之語:

女兒與父親的精神角力,像一場淡澀的風;小酒館裡的宿醉,又牽繫起多少個日夜的焦慮與念想?——陸支羽

劇情:

另一個紀子相親的故事,另一個主題與調子。紀子已二十八歲,和父母、兄嫂及一對侄兒同住,大家都操心她還沒找到歸宿,但紀子半點也不介懷。上司把中年的社長介紹給她,鄰居同時向紀子透露很想找她做媳婦,給帶著女兒的兒子續絃。傷透了心的父母覺得女兒只有這些對象好可憐,但忽地湧上心頭的幸福感覺,給紀子做了決定。原節子最出色的作品,她道出幸福況味時面露的一個笑容,為螢幕烙下永恆的女神形象。縱使三代同住的家庭隨著女兒出嫁終於離散,但紀子掛在嘴邊的「幸福」,在小津字典里卻是個稀有的詞兒。
本片為1951年《電影旬報》十大佳片的第一位,並被選入日本名片200部。導演小津安二郞的戰後作品受編劇野田高悟的影響較深,他覺得要做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必須首先是個真誠的、注重家庭生活的人。編劇野田高悟出身於中產階級,,其作品《晚春》、《麥秋》、《彼岸花》、《秋日和》、《小早川家之秋》等都是描寫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的故事。此片是小津安二郞的一部傑作,影片中運用了靜止攝影鏡頭和低視點的表現角度,具有舒緩寧謐的敘事風格。——Mtime

——————————————————————————————

第十四所「宅子」:《茶泡飯之味》(1952)

「宅」之語:

在我想來,茶泡飯之味關涉了太多童年的美好回憶;而在小津眼裡,那唯是一頓坐如針氈的愛情散夥飯罷了。兀自想起成瀨巳喜男的《飯》,其間的光景卻是斷然不同的。——陸支羽

劇情:

妙子漸覺婚姻乏味,丈夫茂吉在她眼裡是個大悶蛋。她喜歡生活享受,他卻偏愛粗茶淡飯。夫妻終於在侄女相親的問題上決裂,茂吉突然遠赴烏拉圭公幹,行前妙子不知所蹤,飛機延誤折返家中,夫妻相見恍若隔世,再度離別前兩人共享了一頓茶泡飯。——Mtime

——————————————————————————————

第十五所「宅子」:《東京物語》(1953)

母親死了,父親還活著,於是,兒女們的疏離與淡漠猶在繼續。——陸支羽

劇情:

平山周吉老夫婦欲前往東京與其他子女相聚。途中經大阪時,與在國鐵服務的三男敬三相見後,直達東京長男幸一家中,兩三天後,老夫妻因無聊而移往經營美容院的長女志子家中,但志子十分吝嗇,只有已故二兒子的媳婦紀子給予了二老熱情的接侍。由於與老友喝酒受到女兒責難,周吉一氣之下回鄉。周吉老太太不多久即因腦溢血病逝,最後與紀子語重心長的話別。——Mtime

——————————————————————————————

第十六所「宅子」:《早春》(1956)

「宅」之語:

小津如此隱晦地借「早春」之名預示了《晚春》中那嫁出去的女兒的殘酷宿命。多麼令人嘆惋的呼應啊。——陸支羽

劇情:

昌子和正二的婚姻像泄了氣的皮球。習慣叫人沮喪,女兒之死也在蠶食感情。昌子正為婚姻惆悵之時,正二卻睡到別的女人身上。二人對質後,正二突然給公司調到鄉間。走還是不走,昌子的心亂了。處理不忠故事,不一定非黑即白,媽媽勸昌子忍,朋友罵正二不該,不是條條大道理,卻是家常道來,更有生活態度。——Mtime

——————————————————————————————

第十七所「宅子」:《東京暮色》(1957)

「宅」之語:

小津信誓旦旦地拍了一輩子家庭倫理劇,卻終究走不出那寂寞得暗影;就像人說的,小津的家庭劇目總是隱匿著殘酷的一面。——陸支羽

劇情:

已出嫁的大女兒沒法與丈夫相處,回到父親的家尋找避難所;未出嫁的二女兒忽然懷了孩子,夜夜到夜店等候負心漢的出現。與父親下屬私奔多年的母親,突然闖進兩女兒的生活,可二女兒打掉孩子後,再沒法承受殘酷的現實。——Mtime

——————————————————————————————

第十八所「宅子」:《彼岸花》(1958)

「宅」之語:

這不是小津的末世遐想,亦不是風清氣爽的精神重構。即便是改編,小津還是一如是初的小津。——陸支羽。

劇情:

平山為女兒預訂了一門婚事,女兒卻堅定地要嫁給一個沒什麼家世背景的普通職員。主張自由戀愛並對自己年輕時婚姻包辦深為遺憾的平山卻極力反對女兒的選擇,最終還是無奈地讓步,並親赴廣島為女兒送去晚到的祝福。
影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敘述了父女之間因為婚姻和愛情所產生的矛盾,延續了小津導演一貫的溫情細膩的風格。片中的場景多發生在室內,描繪的也都是老朋友間的敘舊、父親和女兒的爭執這類再不普通不過的事情。然而小津導演將這些生活中隨處可見之情景表現得細緻入微且富有美感,讓人感受到一種親切的氣息,同時體會到在這背後所蘊涵著的深厚情感。這是一部以溫和優美的手法體現現代家庭衝突、反映親情羈絆的傑作。影片在1958年電影旬報評出的年度十佳作品榜上佔據了季軍的位置。——Mtime

——————————————————————————————

第十九所「宅子」:《早安》(1959)

「宅」之語:

小津在電影裡放屁了。於是,親愛的爸爸給孩子們買了電視機。——陸支羽

劇情:

大人生性愛嚼舌,小孩卻偏要直接。東京近郊挨在一起的幾家平房,幾個家庭主婦因為儲蓄合作社的供款不知所蹤,東家長西家短的好不熱鬧。淘氣小兄弟要買電視,父親不依罵嘴多,小孩口吐真言:你們廢話更多。小兄弟沉默抗議,對象除了家人,連鄰居、同學、老師都無一倖免。——Mtime

——————————————————————————————

第二十所「宅子」:《浮草》(1959)

「宅」之語:

東京的浮草,北鎌倉的浮草,及至命運的浮草,多少年後才會被人們重新憶起呢?就像離開小鎮的父親,從一開始就有著小醜的影子。——陸支羽

劇情:

主人公駒十郎是一位流浪戲班的老闆,闊別十二年以後,他又帶班來到小鎮,在悶熱的天氣里,劇團敲鑼打鼓的沿街宣傳,讓我們認識了劇團,也認識了小鎮。老闆剛剛安頓好,就急不可耐的來見他的老情人與不能相認的私生子恭二,在一聲聲「叔叔」里,駒十郎陶醉了,喜悅,寫滿了他的全身。另一邊,駒十郎戲班的情人卻大吃其醋,為報復更指使漂亮的女戲子加代勾引恭二。
駒十郎發現後,憤怒無以言說,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更說恭二的「潛意識」與眾不同,望子成龍之心難以掩飾。影片的高潮出現在結尾,說破了父子關係,卻換來恭二的難以理解,駒十郎收拾心情,再次上路。母親對訊問「叔叔,怎麼了」的兒子說:「如果你想問的是爸爸的話,那麼他又去流浪了;如果你想留住他,那就不必了,你爸爸許多年的都是以這種心情離開這個小鎮。——Mtime

——————————————————————————————

第二十一所「宅子」:《秋日和》(1960)

「宅」之語:

在還不知道小津的年歲里,曾經竊以為這就是生活;直到小津告訴我,生活就是電影本身。——陸支羽

劇情:

秋子的丈夫去世多年,女兒文子考慮到母親的處境,雖然和青年後藤相愛,卻一直為結婚猶豫。秋子丈夫生前的好友間宮、田口和平山三人意欲成全秋子的再婚及文子的婚姻問題,失去妻子的平山亦有意追求秋子。秋子最終決定自己永遠和亡夫在一起,而文子和後藤在經過種種陰差陽錯的誤會後,終於走上紅地毯。
影片出奇的平淡,是任何人都能安心欣賞的影片;能給人帶來歡樂,使人得到消遣,其中沒有不安定的因素。影片對話凝練,幽默,平和,沒有衝突,體現了導演在對話方面的藝術追求,反映了戰後日本平民們安居樂業的生活氣氛。拍攝基本發生在室內,幾乎沒有外景拍攝。母女倆出外旅行,透過窗戶看到奇妙的島嶼,這種視覺憧憬把觀眾帶入了享受美的境界。 本片獲當年旬報十佳獎第五名。——Mtime

——————————————————————————————

第二十二所「宅子」:《小早川家之秋》(1961)

「宅」之語:

一如是初的關涉父女之情的家庭生活劇,兀自看到早前的《父親在世時》中的影子。於是,影片中父親的離逝,亦同樣昭示著小津的即將遠離。——陸支羽

劇情:

小早川家三位女兒已長大成人,對愛情也各有際遇,然而都仍需父親照顧,直至他逝世,各女兒開始要面對選擇自己的愛情路。——Mtime

——————————————————————————————

第二十三所「宅子」:《秋刀魚之味》(1962)

「宅」之語:

那一年,有太多人坐在北鎌倉櫻花樹下吃秋刀魚罐頭,以祭奠小津的這部不朽遺作。——陸支羽

劇情:

平山有個待嫁的女兒,但他沒放心上,直到遇上中學老師。老師晚年和女兒一起生活,彼此都不快樂。平山看在眼裡,才開始害怕誤了女兒婚期。良緣終於找到了,但女兒嫁的,卻不是原來的意中人。婚宴後,平山到了酒館,這一回,孤獨的父親醉倒了……
    《秋刀魚的味道》展示的是人到晚年時心理狀態的影片。片中在表現心理狀態是十分細緻和成功的,富有悲劇色彩,但又不乏獨特的幽默情調。這部影片是小津安二郎最後一部作品,從對人生的理解來看,是小津安二郎把自身的體會全部融匯其中的一部作品,把蒼涼的微笑永遠留給了觀眾。本片被列入1962年十佳片的第八位。本片曾被選入名片200部。——Mtime

——————————————————————————————
——————————————————————————————

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

生於1903年12月12日,日本;
逝世於1963年12月12日(日本東京,癌症)

本人影片連結:

「電影城系列」——小津安二郎:

    孤獨一生的小津富有真正的幽默感,他把瑣事簡單地置於我們眼前,讓我們在悲欣之後,見微知著,領率無常,惘然上路。
    他年紀輕輕便熱愛電影,尤其是美國影片。1923年獲親人引薦,進入松竹蒲田攝影廠工作;在父親強烈反對之下,開始擔當攝影助手的工作。
    第一部作品《懺悔之刃》是他唯一的古裝片,他很快便愛上了「現代劇」的題材;一九二九年開始在「庶民劇」方面顯露了他的才華,專門拍攝以日本中下階層的日常生活為主題的影片。早期作品頗受外國電影的影響,尤其是一連串的學生喜劇,以及好幾部警匪電影和通俗劇。1936年開始大量拍攝有聲片。
    他的影片在商業上並不算成功,但影評家對他卻頗為讚賞。1949年與編劇老搭檔野田高梧重新合作,他後來的所有影片都出自野田的手筆。1958年拍攝《彼岸花》,第一次嘗試採用彩色膠捲。五十年代末期重拍了他三、四十年代的心愛作品,像《早安》、《浮草》、《秋日和》分別是《我出生了,但……》、《浮草物語》和《晚春》的翻版。他一生得到不少獎賞,例如五八年以《彼岸花》獲藝術祭文部大臣賞及紫綬褒獎,1959年獲藝術院賞,1961年以《秋日和》獲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1963年被選為藝術學院會員,是電影導演獲此榮譽之首次。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常常是以現代的日本家庭為題材表現父母子女間的愛情,夫妻間的糾葛與和解,孩子們的嬉戲及大人的苦惱等等。因此,這些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現代日本社會的風俗習慣和世態人情。熟悉日本風俗和人情的人自然會對這些影片感到饒有趣,玩味無窮;但在那些對日本習俗全然生疏的異國人看來,開始也許會覺得新奇,但終究不能領會其細膩微妙的含義而感到索然味。
    小津表現的現代日本風俗,不是雜亂無章的隨意描寫,而是通過電影的技巧把他統一在一種出色的形式之中加以表現。即使是外國人對這種形式本身所具有的緊張感、層次感和幽默感也會很容易領會。他熱愛生命,對鏡頭下的人物既是憐愛也灌注無限深情。他的電影繼承了被美國電影所淡忘的一些東西,並把它作為一種日本式的美而予以完善發展。——Mtim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