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山--The Hills Have Eyes

隔山有眼 / 血山

6.4 / 183,413人    107分鐘 | 108分鐘 (unrated version)

導演: 亞歷山大‧阿甲
編劇: 威斯克瑞文 亞歷山大‧阿甲
演員: 泰德李凡 凱薩琳昆蘭 凡妮莎蕭 羅勃特喬伊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透明

2010-08-09 23:26:12

其實大家都一起完蛋!


一直想著為某個恐怖電影寫個觀看感,可是由孤寂和自閉所產生的懶惰和厭煩,讓我每次想專心安靜下拉寫點東西的時刻,腦袋都一片空白或者混亂不堪。不知道想寫或該寫些什麼,當然,如果這個時刻可以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捕捉住那些爆發出來的靈感,說不定,會創造出讓自己都大吃三驚的東西來。就好像我現在想說的這部已經在幾個月之前看過一直想寫的恐怖電影:《隔山有眼》!

哈哈,混亂的我混亂的說著以上那些廢話,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把這部讓我期待已久的《隔山有眼》引出來,就好像《隔山有眼》的字幕片頭。

那些真實並且殘酷的核爆炸記錄片斷中,摻雜著噁心醜陋的畸形人畫面,然後再配著懷舊卻溫馨的爵士歌曲,彆扭得讓人有說不出的怪異感。

現在的美國的許多恐怖片都喜歡配著類似的老音樂,不單是因為其中某些電影是翻拍片所以懷舊的原因,而是這類以血腥殺戮為主的恐怖電影配上這些我聽來如「大悲咒」一樣的老爵士樂,的確很有那種因為不協調而產生出扭曲陰森的感覺。就像是血腥版的《愛麗絲夢遊仙境》,雖然是童話,但是卻滿眼看去都是血肉模糊,比平時單看血腥故事更讓人加倍的毛孔悚然。這也是許多恐怖片喜歡採用口愛的兒童玩偶或者口愛兒童本身當作恐怖主角的原因之一,如〈胸罩〉(凶兆),〈鬼娃新娘〉等等。

破壞你心中的美好事物,就是恐怖片導演最喜歡幹的事情,也是像我這樣的恐怖片迷樂意接受的事情,看恐怖片,其實是個自虐的事情,痛並快樂著。

在《隔山有眼》里,導演和編劇們破壞了一個家庭的幸福,讓一個非常普通正在進行全家房車旅行的美國式家庭家破人亡。或者不單是這一個,當那個戴著眼鏡看似文弱的女婿在尋找到巨大的核爆炸坑裡那些廢棄的汽車時,你會大吃一驚,好傢夥,原來已經被畸形人殘殺了那麼多吃飽了沒事專門愛往鬼門關跑的傻瓜。


按照美國血腥恐怖電影的傳統,在血腥來臨之前,都會不厭其煩的囉嗦介紹受害對象的性格和他們之間的關係。《隔山有眼》就在受害對象們慘死之前,就用人物之間的對話和行為介紹這個家庭里,生意人女婿和退休警察老丈人之間的隔閡,小兒子和二女兒的相互不屑等等。反正家長理短的,扯也扯不清楚。如果這是部倫理片,估計導演會讓劇情發展成這是次荒誕之旅,在一切怪異現象出現消失後,一家人終於消除之間的隔閡手牽手站在核爆炸坑前迎接美麗的朝陽了。如果這是部喜劇片,那麼我們可以直接去看老羅(羅賓·威廉士)的新片《休旅任務》就可以了,在劇情上,這兩部電影有異曲同工的感覺,都是一家之長提出開房車去做全家旅行。

電影裡被國家傷害又遺棄的畸形人,是否代表的是不被社會關注的最底層的那幫人。因為這個社會一而在再而三的傷害他們,使他們對這個社會的失望,於是他們像受傷的獅子瘋狂的報復這個社會和在這個社會裡安居樂業的其他人。這有點像拿著富人的錢諷刺窮人的記者同志們常說的「仇富心理」。

退休的老警察則代表了這個社會的執法工具,可惜他卻被畸形人第一個幹掉,綁在像十字架一樣的樹樁上活活燒死。是否暗喻著這個社會腐朽的執法部份是抵擋不了底層人民的反抗的。

焚燒「十字架」本來是褻瀆宗教的意味,可是綁在十字架上的卻是被政府操控的執法者,這裡,導演又想表達什麼呢?

而被畸形人猥褻的兩姐妹,還有老媽和弟弟,則是社會夾層中的另一個群體,不單是指女性階層,或者說是依附在上層社會群體幫助下的群體,他們對抗不了底層人民的反抗,雖然有掙扎,但是最終被底層人民打倒!

本來一直看去挺文弱的生意人女婿在最後的血腥反抗,是否是說,真正能夠控制住底層人民,就是經濟的制裁!當然,這其中是需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而那個偷外套的畸形小姑娘,則是指在底層人民中極度想溶進上層社會的部份群體,他們不想和上層社會對抗,他們只想階層間可以和睦相處,並且自己能夠變成上層社會。只是可惜,最後只能和其他一直抵抗的底層人民一起毀滅。

呵呵~~~就當我以上純屬無聊瞎掰吧。

導演亞歷山大·阿加雖然是法國人,可是他和我一樣,是個地道的美國恐怖片愛好者。他之前的作品〈顫粟〉也是一部比較血腥的電影,說的是兩個女性好友去農莊渡假然後遇到一個無理由殘殺她們的BT殺人魔。也是一部很美國恐怖片老掉牙題材化的電影。但是拍得比較不錯,夠緊張,夠刺激,當年在恐怖迷當中也一片叫好,於是,《隔山有眼》1977年老版的「驚聲尖叫」之王導演:韋斯·克萊文,把新版的《隔山有眼》導演權大膽的交給了阿加。果然,阿加並沒有讓他失望,在電影裡摻入的那些老版所沒有的核實驗而產生出畸形人的劇情,更讓這部電影在主題上得到了昇華。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