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新超完美告別--Death at a Funeral

葬礼上的死亡/葬礼上的死亡

5.7 / 47,289人    92分鐘

導演: 尼爾拉布特
編劇: 迪恩克雷格
演員: Keith David 洛麗塔黛薇 彼得汀克萊傑 朗葛萊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anys ┇┇ 蓄鬚專用

2010-08-21 02:20:51

美式幽默的死亡


比起原版高質的英式幽默,翻拍的差太遠了!
帶著紳士風度的冷靜與自嘲,這哪是好萊塢流水線能仿製的!
原版的每個角色都有戲,包括廖廖幾語的牧師都好笑(為了趕時間,最後語速快過中國好聲音·華少)。
而此片裡儘管明星眾多,但是和演同一角色的英國演員一比,高下立現——美國演員只是打醬油純搞笑而已。

此外,作為翻拍片,情節完全拷貝了原版,幾乎沒有多少有益的創新,反倒連退數步。說得好聽點叫「忠於原作」,難聽點就是「注水山寨貨」。大家族的錯綜複雜、勾心鬥角、暗流湧動,變成了毫無顧忌、直抒胸臆式的插科打諢。但是連台詞都差不多照搬,就有點過份了,真不知道這樣的翻拍有何意義!

對於這樣以群戲為主的電影,如何把握和平衡每個人物,很考驗導演的功力。原版各角色的出場有條不紊,同時性格特徵交代得一清二楚,觀眾得以迅速地入戲。比起來,美版的人物匆忙匆忙就跑出來了,親屬關係都沒說清楚,又切換到下一個場景,看得我一頭霧水,還得靠重溫原版來理順人物關係。
比如宅男醫學生的出場,原版用了近十個鏡頭包括一個長鏡頭來表現他製藥、電話販藥、解釋藥性的過程,簡潔明快地表達了他的身份和藥瓶的來歷;美版只是簡單複製了他穿內褲開門的情節,三兩個鏡頭就打發了,而且其中還包括他打電動遊戲的部份。使下面非常關鍵的嗑藥情節交代不清,醫學生的性格也沒有涉及。這恰恰是好萊塢的習慣,以為拍幾張打遊戲、居家內褲裝的畫面就能反應出宅男特點。但是人物的塑造可不能這樣點到即止和臉譜化,宅男和宅男也不盡相同。原版用流利的長鏡頭和連續的台詞顯示出,這是一位如魚得水地遊走在醫學生和自產自銷的居家毒販之間的學術宅男。這為之後他因為自己的藥瓶闖大禍而焦頭爛額形成反差,笑點頻出。顯然,美版不是立足於講好故事塑造人物,而是只摘取內褲等等噱頭來作戲。導演、編劇用不用心,於此可見一斑。
或者再看看結局。原版從高潮(大兒子發飆致詞)到結局,再短短兩個場景就完成了,乾淨俐落。第一個場景:兩個兒子你來我往三句對話顯示和解+大兒媳加入引出叔叔吃了「安定」;第二個場景只有5秒鐘:叔叔裸坐屋頂喃喃自語「Everything's so FUCKing green!」——The End。而美版則囉嗦得多:先是晃到主屋外景,再兜回室內數十個回合的和解對話(還包括告別、看湖人比賽等本土化的廢話),然後堂而皇之引出香車美女(黑蘿莉),大兒媳加入又親又抱(突然親切地嬌嗔不忍分別),二兒子委瑣地奔向美女+美女媚笑;最後場景切換,大兒子媳婦曖昧耳語、也準備造人大戰(很囧的創新情節),才終於引出叔叔吃了「安定」!至於最後叔叔也用了三個鏡頭兩句台詞,包括一個毫無必要的面部特寫,結束全片。真是冗長得無以復加。
從上可見,翻拍版極好地避開了原版的優點和特色,發展出些許無關的小情節和大量美式垃圾幽默。並且該詳的減,該略的加,活生生把一部基礎優良、群戲精彩的喜劇搞成了不疼不癢、專攻下三路的A貨拼盤。

除了編導的問題,演員也是失敗的根源之一:他們基本上都是個性出演,但大多和角色不匹配,反而導致所飾角色個性模糊。也就是說,Chris Rock還是那個Dogma里尖嘴猴腮的尖嗓子快板,而不是忠厚持家的大哥;馬丁 Lawrence還是Big Momma's House裡的搞怪變性警察,而不是心懷隱衷的暢銷書作家(原版只有他和一美女聊天的一幀畫面,新版居然加戲變成色情狂、幼齒控!);Zoe Saldana還是那個Avatar星球的藍血女,而不是夾在嚴父弱夫之間左右為難的待產婦;Luke Wilson還是一慣的六邊形賤客嘴臉(The Family Stone色男二弟,My Super Ex-Girlfriend裡的傻冒男友,Henry Poole Is Here的腦殘先知,Blonde Ambition的豬頭上司),而不是力圖追求真愛卻不明所以的脫線痴心男;詹姆士 Marsden還是那個傻傻的小白臉。所以我們看到的不是角色,而只是演員自己,或者說某些「明星」。
只有一個演員沒有換人——引出主要矛盾的侏儒Peter Dinklage。可惜,就是這個角色,也沒有達到原版的水平,只是增加了更多的肢體戲和諸如「我犧牲了許多來讓他快樂」等更露骨的台詞。作為一個特型演員,兩次接演同一個角色,估計他還真是缺錢得很。

改編唯一優點,也許只是從白人變黑人,可惜完全沒有演出黑人家族的特點;
改編唯一亮點,也許只是全裸者更帥更養眼,可惜也是尊男花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