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山楂樹之戀--Under the Hawthorn Tree

山楂树之恋/山楂树/

7.1 / 2,292人    114分鐘

導演: 張藝謀
演員: 周冬雨 竇驍 於新博 李雪健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綠山牆的安妮

2010-09-16 09:25:02

愛如初見


《山楂樹之戀》對我來說是催淚彈,因為我永遠喜歡那些單純美好的愛情故事。
看電影之前我只聽人們說這是史上最純潔最悲情的電影,其他一無所知,沒看過小說。
去年兔子給我推薦過這本書,但是我沒看,因為我覺得這本書的文字方式我可能不喜歡。
雖然並沒看過,但是對那些近似於網路小說的語言,校園化文學,時尚輕飄的文字不耐煩。
沒看過一本書就這樣感覺,實在是太武斷了,但是有時候我很相信自己的直覺。
看電影的時候,我覺得我要買這本書來補課,我可能會喜歡的吧。

當知道今天能看到電影的時候,我很激動,因為有期待。
對張藝謀,不管有多失望,他都能給人帶來驚喜,文藝片他太擅長了,起碼畫面很美。
如果是白天看,我絕對一個人去,但是晚上,還是約個人一起去吧,路上比較安全。
話說看這部電影合適的人選還真少,不想和會說風涼話的人一起看,太煞風景了。

於是給一個也不會喜歡也不會詆毀的人,可是她說沒興趣看電影。
為了誘惑她,我說這可是史上最純情的電影,她說對這種假的東西沒興趣。
我問她那想看什麼,婚姻保衛戰,還是金婚之類,她說起碼金婚看起來比較貼近生活。
我知道我錯了,大錯特錯,我不該找一個熱愛現實生活的人看一個不切實際的愛情電影。
現實太陰暗,我必須用一些幻想來調和一下色彩,不然沒法繼續下去。
這麼多年來,總是在用一些虛幻的東西來充實自己,和現實拉開距離,才能夠平衡。

最害怕看反映當代人婚戀的影視劇,會很沮喪,強調了現實的無情,加深了那種絕望感。
更願意看武俠片,不管是大情大義,還是小情小愛,都和現實拉開了距離,感到安全。
文藝片有時候和武俠片的意義是一樣的,讓我在一種純粹的美好中忘掉一切。
可以是傷情的,但是就連悲傷都那麼雋永,沒有欺騙和醜惡,只是美好。

這也就是我在《山楂樹之戀》這個電影中感到的東西。
本來以為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故事,會有太多的時代烙印,被現實拆開之類的。
但是沒有,雖然說迫於現實分開了一段時間,但是現實沒怎麼參與他們之間的愛情。
每當我為他們捏一把汗,恐怕那種絕對的美好被人撞破,被詆毀的時候都化險為夷了。
還好,沒有那些醜陋的東西橫亘在他們之間,只是死亡,但是死亡也阻隔不了愛。
死而無憾的愛情,永遠都是初見的感覺。

有一些畫面很美,比如過河的時候,雖然就連我都會笑場,但是一邊笑一邊很感動。
還有在河邊玩的時候那些水花,那陽光般燦爛純粹的笑容,還有那個白襯衫,都那麼美。
還有騎自行車,他們隔岸做的那個手勢,都特別打動我。

之前我看到有些人嘲笑過電影中的「純潔」,認為是無知什麼的,百般諷刺。
看完電影之後看到和菜頭說:《山楂樹》這種所謂純愛故事拍出來的純愛電影,讓人始終感覺到慾念湧動,不可遏制,但最終歸於自我壓抑,顯得十分的SM。
我不認為單純無知有什麼不好,更不認為這個電影慾念湧動不可遏制,也沒有自我壓抑。
還有人說這個電影意淫什麼的。我只能說境界不同,沒法欣賞和交流,只能相互沉默。
那些時尚直接的年輕人,可能不太欣賞這樣的含蓄吧,因此失去了一種美好的情懷。
性愛有它特別激情極致的美好,可是沒有感情墊底,直接赤膊上陣,還有什麼美好可言。

看完電影回家路上,和沒看電影的朋友聊到這個電影,他說看過介紹,沒興趣。
朋友說有人問馮小剛電影說講是六十年代人的愛情,現在的八零後,九零後能理解嗎?
馮導說,只要是真摯的愛情,不管什麼年代都能打動人,能被理解的。
我沒看這個視訊,不知道原話怎麼說的,反正就是這意思吧。
我覺得提問的人真是太腦殘,這麼說那些古典名著都該焚燒了算了嗎?
愛情向來是文學永遠的主題,人的感情永遠是相通的,只不過價值觀在不斷變化而已。
人們一路走一路丟棄那些最美好的東西,因為缺乏,才會被那些看似虛幻的故事感動。
就像《鐵達尼號》《廊橋遺夢》給人的感動和嚮往。

為什麼總是這樣簡單的東西能打動人心,最淡泊的境界讓人嚮往,卻最難達到。
或許因為那都是秩序之外的東西,得到之前需要先放棄現實中擁有的和想要的那些。
也就是俗世中的成功和幸福。可是很難,幾乎沒有幾個人願意放棄,能夠放棄得了吧。
舍,才能得。而那些誘惑都是很難割捨的,因此,夢想往往永遠只能停留在嚮往中吧。

我愛這個電影,因為它成全了我對一種純美的感情的堅持。
我說的不是脫不脫衣服的事情,脫與不脫不是問題,問題是是不是用愛情來脫。
即使老三脫掉了靜秋的衣服,即使靜秋懷孕了,這還是最純真的愛情,屬靈的愛情。
你可以嘲笑我的感動,你可以嘲笑我掉的眼淚,但你不可以嘲笑愛情本身。

說了這麼多似乎都和電影無關,那再來補充一點吧。
開頭的相見沒演好,這是個一見鍾情的故事,可靜秋還沒見到他感情就出來了,有點早。
除了這一點,其它的表演還不錯,如果稍微少一點羞澀就更好了。但是也難免羞澀。
竇驍的表演無可挑剔,喜歡他的樣子,笑起來那樣陽光,一舉一動很瀟灑,一點都不裝。
嚴肅的時候又判若兩人,讓我瞬間錯覺那不是一個人。
還有兩個小孩簡直太可愛了,靜秋的弟弟妹妹,那才是小孩子該有的樣子。
美中不足的是兩位媽媽年齡似乎有點大,那個年代人都是早婚的。
還有就是醫院那段情節的畫面,一點沒有美感。
李雪健演的很好,讓我消除了對他原有的那一丁點的反感。
可是孫海英那個友情出演實在沒有必要,換個人不好嗎?

看靜秋他們排練的場面突然感動,再也沒有哪個年代人們能有那樣單純的熱情了。
有關台詞,有的聽起來是有點傻的,但戀愛中的人,不就是傻的嗎?
再怎麼清醒怎麼現實的人,也有變傻的時候。或許,那才是一個人最可愛的狀態吧。
那些層層盔甲武裝起來,沒法變傻因此免於傷害的人,看到這麼傻的人有何感想?
午夜夢迴的時候,是否也會為自己脫不掉盔甲,心無法去掉設防而悲哀掉淚呢?
我喜歡聽那些傻話,我不相信誰不愛。
當人們嗤之以鼻之後,偶爾還會記起來吧,會渴望再次聽到的吧!
他說:等你愛上誰了,你就知道世界上有那麼一個人,你寧可死,也不會對她出爾反爾的。
知道自己要死了,他對不知真相的靜秋說:你要活著,只有你活著,我才會永遠活著。
事實上,人們最終都是藉由別人的愛和記憶活在世上的。

這個電影,建議仍然相信愛情,仍然嚮往一種單純美好的感情世界的人去看。
很簡單的劇情,很動人的情感,很唯美的畫面,很永恆的記憶。
我為我還能被這樣的故事感動而感到慶幸。我對不能體會這種愛情的人深表同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