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

喜福会/Clubdelabuenaestrella,El/Clubdelachance,Le

7.7 / 18,384人    139分鐘

製片: 奧立佛史東 導演: 王穎
編劇: Amy Tan
演員: Kieu Chinh Tsai Chin (Ⅰ) France Nuyen Lisa Lu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陰謀説@sabisii

2010-11-26 06:50:32

不僅僅是女性


其實,這就是我們目前生活的寫照。
有著頑固中國式想法的父母,大量湧進的西方現代文化,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衝擊,所有的一切造就了有著殘缺性格的我們。

或許二三十歲的中國女性最能對此產生共鳴吧,我懷疑給這片子評分比較低的大部份是男性觀眾。女人是情感動物,女人又是最戀舊最糾結的一群人。中國的女人在傳統觀念里都是要為別人而活的,這種千百年的文化積澱總是揮之不去地左右著很多人的生活,然而,越來越多的知識越來越多的女性自主權讓我們不想受到別人擺佈,我們試圖活出自己,我們用盡全力去和命運抗爭,可是,幸福的人最後有多少。
因為我們其實是在與全世界為敵,與男尊女卑的傳統,與日新月異的社會,與自以為是的男人,與充滿敵意的女人,最後,我們還要不斷的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此刻,我們承認了自己,下一刻我們又猶豫著把它推翻掉。
女人是不是很好笑的?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我們的父母是飽受滄桑的一代,他們中的很多人經歷過文化大革命。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其實是最有理想最有激情的,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雖然這個希望常常是荒唐的),但是當時的現實讓它們不僅不能看到希望的實現,反而打碎了很多原本唾手可得的現實。
所以,當我們出生以後,他們老是想要把我們看做他們在平行世界的影子,他們以為我們可以和他們站在同一個岔路口,然後選擇他們沒有選的那條路走下去。
但是他們忘記了,即便我們可以達到那個岔路口,也並不意味著那個路口只有兩條路可以選。

你看,現在的我們和片子裡的她們多像,那是九十年代初的美國,而我們這裡是十一五進行時的中國。

不可否認的是,母親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著無法取代的影響力。她的一句讚揚,她的一聲責罵,她的一次驕傲,她的一絲失落,輕而易舉的牽動著你的下一步舉動。即使她什麼也不說,你會不會揣測她?她是你的母親,你多數時候對她是愛恨交加的,你想取悅她,可是又覺得她那麼的冥頑不靈讓人覺得不可理喻。
比如我的母親,她很少責怪我花錢多,甚至常常問我錢還夠不夠,可是我總是很羞於啟齒向她要錢,我總是試圖把我的花銷壓縮幾個百分比再告訴她,雖然這樣子事無補,我具體花掉的數目是沒法掩蓋的。
我的母親是個黨員,組織沒有給她任何明顯的好處,可是每次當我對組織嗤之以鼻的時候,她還是會幫黨在我的面前說說好話,我老是喜歡嘲笑她。

女人最懂女人,在母親和女兒之間,總有些舉手投足會相像到讓你沒法分辨。你愛她也好恨她也好,她終究是愛你的,她也許會對你不理不睬,可是在必要的時候她會幫你做主,幫你剔除不尊重你的男人,幫你找到你自己。
可是,等到你長大了,懂得了這些,她可能再也沒法接受你的感謝和回報,也許你能做的只有去找你那多年前失散的、長得如此像你們的媽媽的姐妹。

我想,這是一部以女性為視角為切入點的電影,但它不僅僅關於女性,而是關乎世界上一切情感。

再看看我們現在,那些00後出生的小朋友們,其實也在延續這種狀態,他們承擔的除了父母的期待,還有父母的父母,以及他們所有的長輩親戚。到了若干年後,等我們有了孩子,他們是不是還會重蹈覆轍?我們是想讓他們學我們沒學過的鋼琴,還是想讓他們得到我們沒得到過的自由?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中國式的思想始終在DNA裡的某個片段一代一代傳遞下去,並且不停的與外來的文化進行碰撞。
ROSE對著男友的母親明顯的種族歧視說出「我是美國人」的時候,你有沒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努力的想擺脫某些東西,可是它是那麼的明顯,你的一切言辭都好像藉口一般。

倉促結尾吧,不想寫下去了,最後說一句預言吧,我的有生之年裡,這部片子很可能會始終不過時。   舉報
評論